APP下载

农村初中校长培训应采取的策略

2009-03-25

中小学校长 2009年2期
关键词:校长培训农村

饶 玲

初中是国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全国6万多所初中大部分在农村,“小学‘铁脚,高中‘铜头,初中‘豆腐腰”的俗语映射出初中,特别是农村初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窘境。农村初中教育发展滞后的现状已经成为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农村教育的发展急需高素质的校长和教师队伍。多年的实践证明:校长参加培训是职业成长不竭的源泉,卓有成效的校长培训和校长素质的普遍提高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要实现培训的有效性,关键是要解决培训什么,如何培训,谁来培训,怎样保证培训质量,怎样实现培训目标等问题,这是许多参训校长的心声。围绕以上问题,笔者对来我院参加培训的部分农村初中正职校长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农村初中正职校长专业发展现状、对培训工作的认识、培训需求的状况等,并提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期造就一支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教育理论水平,观念新、责任心强、善管理的农村初中校长队伍,从而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

一、当前农村校长培训的主要问题

接受本次问卷调查的农村初中正职校长共112人,虽然98%的校长都参加过不同形式的培训,但接受过系统培训的校长却寥寥无几。其中任职年限1-2年的9人,占总人数的8.03%,任职3-5年的29人,占总人数的25.9%,任职6-10年的39人,占总人数的34.8%,任职10年以上35人,占总人数的31.2%。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农村校长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校长的参训动力不足

校长培训应当是有效激发校长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性,使校长在培训I中成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创造者,促进校长自身素质全面健康地发展的有效途径。但从调查结果看,76%的校长表示,参与培训的意愿是处于外部政策压力或者能够获得外出考察的机会,而对培训有助于自我成长和指导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认识不足。这表明相当部分校长思想受传统观念束缚,并未树立终身教育观和学习观,没有把校长培训同学校的发展联系起来。

2、校长缺乏教育管理知识

校长是政策的执行者、理念的传播者、行动的先导者,要提升农村教师的素质必须先提升农村校长的素质,依靠农村校长的率先垂范,带动学校教师全面发展。调查显示:校长中教育管理专业毕业的占不到10%。校长缺乏教育管理专业训练,专业理论基础薄弱,虽参加过不同形式的培训,但这方面的知识学习也是零碎的,缺乏系统性,与校长应具备的岗位知识要求相距甚远。

3、校长的教育理念落后

问卷调查表明:多数校长偏重于抓教学管理和教师管理,而自身的教育研究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等明显不足。在办学思想上,大多数校长表现为重硬件轻观念,重实践经验的学习而对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如素质教育、法制观念、民主观念、效率观念、组织文化、情感管理等认识不够深入。

4、现有教育培训模式低效

关于“您认为校长培训存在哪些问题”的调查,校长们集中反映出以下问题:培训观念并未完全改变,多沿用传统培训模式;教学内容有的理论性太强,实际工作中难以用上;培训方法基本还是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研讨和实践的机会不多;教育考察多是走马观花,实际得到的收获不大,等等。可见,培训的实用性不够强,培训改革的力度不够大,引起了部分参训校长的不满。

5、培训师资队伍后劲不足

校长培训质量的关键在教师。但现状却是校长培训缺乏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对农村学校管理有深入研究的骨干教师更少。多数教师长期从事高校的理论教学和研究,缺乏对基础教育现状和当前教师教学实际的了解,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导致理论泛化,缺乏实践的具体引领。因此,培训的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农村初中管理的实际需要。

二、提高农村校长培训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根据对农村校长面临的困难和培训力量的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策略来提高农村校长培训的实效性。

1、准确定位培训目标,强调科学性

培训目标的确立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和校长的需求,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和不同学校的组织目标,校长个人发展目标和知识技能的需求,做到“按需施训”。

传统的观点认为,校长就是要管理好学校,仅凭经验或行政权力就可管理好。而现在则要求校长不仅是学校的管理者,更应该是学校的引领者,校长要有战略眼光、领导艺术和不断创新的能力,要采用以科研促教学、科研促管理的现代管理模式,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据此,农村初中正职校长培训的目标既要针对农村校长的特点,研究农村教育问题,又要提高视点,跳出农村教育看农村教育,体现高层次和高标准,整个培训要体现“农村”特色,保证培训效果。要通过培训活动,全面提高校长的思想政治素质、品德修养、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扩充校长的知识面,帮助校长反思自己的学校管理实践,帮助校长解决在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激发校长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挖掘和开发校长的潜能,推动农村初中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升初中教育质量,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2、精心设计培训内容,突出针对性

培训内容是为培训目标服务的。要实现培训目标,提高校长培训的质量和实效,在每次培训任务确定以后,培训学院都应提前向即将参加培训I的校长发放培训需求调查表,内容应包括:急需解决的困惑与问题是什么,对培训内容和方法上的期望是什么,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可以供大家分享等部分。培训教师根据调查的情况及时了解参训校长的现实需求,并通过集体备课研讨的方式对培训理念以及目标方法达成共识,避免内容上的重复和观点不一致。

关于“您认为校长培训更应侧重哪些方面的培训”的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几位需求的分别是:学校行政管理、教师发展与队伍建设、学校特色建设、教学管理、教育科研管理。因此,农村校长培训应把握校长不断变化的成长需求,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强的培训内容,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确保教育管理理论培训的系统性,要反映当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以利于参训校长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提高理论素养,这是增强培训吸引力的关键。

3、不断改革培训方式,注重实用性

有效的培训方式是提高培训质量的保证。培训应是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学习研究并在培训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不断探索实践并逐步提升能力的过程。由于参训校长知识经验、管理能力、学校特点都有不同,培训I中采用同一规格要求显然是不恰当的。当问及校长“您比较喜欢的培训方式是什

么”时,排在前面的分别是:实地考察、案例教学、专家讲座、问题研讨、经验交流等,可见校长们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较为实用的培训方式。因此,在培训形式上,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应倡导以学员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主动思考、集体研讨;不断促使校长与专家互动,与培训教师互动,与管理实践互动,校长之间互动,使校长们在开放互动过程中体验、感悟、提升。

据此,今后校长培训在沿用理论讲授、外出考察、交流讨论等传统模式的同时,可重点采取以下模式:

(1)模块式培训:根据培训目标确立培训内容,再根据培训内容划分为若干主题。根据模块主题选择相关的任课教师,确定讲座的题目,并由教师分头备课讲授。在备课之前,要从模块课程的任课教师中选择模块负责人,并由其召集所有模块参与教师举行备课会议,由模块负责人根据模块的授课思路,安排授课顺序与内容的着重点,避免重复现象。

(2)校长论坛:校长来自基层第一线,对基层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任务和困难,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思想上的困惑和疑虑都有实际的了解和亲身的感受。可要求每位参训校长必须在30分钟左右的“校长论坛”上担任主角,每位学员将管理中的经验、体会、认识及困惑整理成发言提纲,在全班交流,然后进行现场答辩,请专家或教师点评指导。这种多向互助辩论式的交流既有利于帮助校长将办学经验逐步升华为理论成果,又有利于帮助校长解决一些长期思索未果的困惑。

(3)案例教学:培训教师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选取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典型的真实事例,供学员分析、思考、讨论并做出各自的判断。

此外,基地实习、校本研训、教育会诊等一些好的经验做法,都有助于增强校长受训效益的最大化。

4、努力提高培训教师素质,增强适应性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培训对象需求的变化,对培训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确立正确的培训理念。转变以按知识理论体系培训的观念,树立按需施教的思想,着力针对构建农村初中校长的培训内容。要善于把握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脉搏,紧密联系农村初中教育工作实际,切实把培训理念与工作现实、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融入培训的全过程。其次,从事校长培训的教师,要有较宽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教学业务能力,灵活的教学方法,要熟悉农村学校的管理实务,能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有效指导,提高校长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培训教师到农村学校进行实际锻炼,加强教学研究。重点做好农村初中校长培训目标体系、培训课程设置模式、培训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培训的质量评价等课题研究,有效地指导农村初中校长培训工作,直接服务于培训的改革。第四,建立开放式的教师资源库。完善和充实兼职师资库,把师资队伍扩大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研专家,扩大到高层次经营管理者,实现教师资源共享。

责任编辑:杨雪翠

猜你喜欢

校长培训农村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