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牵-发而动全身

2009-03-25张福杰

中国教师 2009年4期
关键词:语感思路课外阅读

张福杰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扩大知识积累、强化能力训练的一个有效途径。如果能抓好阅读教学,将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能带动课外阅读,帮助学生高效地获取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语言材料,又能提高对语言的感悟与运用能力,带动其他语文素质的综合提高;同时也强化了思维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健康个性大有裨益。

一、释“疑”与激“趣”——引发“探究式”与“专题性”课外阅读

朱熹曾经提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方是进矣。”学生的阅读若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其长足发展将指日可待。教学中,我仔细研究了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发现随着知识的丰富与视野的扩大,他们的好奇心大大增强,而且由于绝少畏惧,对什么事情都敢于大胆质疑。针对这些特点,我认为教师如果能将“释疑”作为“激趣”的切入口,必定会激活课外阅读,有力地推动课堂教学。

如教学《木兰诗》这篇课文时,学生对“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两句提出了疑问:既然木兰天天和男子一起风餐露宿,征战沙场,她的身份怎会不被发现呢?在广开言路、各抒己见的课堂讨论之后,我将学生的思路集中到这样一个疑点上:花木兰是否裹过脚?中国妇女的裹脚史又是怎样的呢?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课外阅读,兴趣自然十分浓厚。

又如学习《勇气》一文时,学生对时代背景理解得不够透彻,因而不能很好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我就选择了“二战时的诺曼底”作为突破口,鼓励学生从这一点生发开去,在课外阅读中搜寻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实资料与趣闻轶事,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讨论,增进对作品的理解。学生的视野—下子涉猎到了一个非常宽泛的范围,阅读兴趣得以培养,也提高了阅读效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语文教学的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这一教学思路在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堂释疑、激发阅读兴趣的同时,又能有的放矢,放中有敛,使课外阅读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目的性。学生投身到这种全开放的专题探究性阅读中,必然会有极大的收获。

二、巧“背”与妙“感”——注重积累熏陶,强化语感训练

与以往相比,新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明显增加,这应基于下述三点考虑。

1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进入初一,学生的记忆力达到旺盛时期,擅长熟读、背诵,若能抓住这一时机督促学生进行文学积累,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语感训练的需要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而在熟读成诵的语文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必将得到提高。

3阅读教学的需要

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能促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更好地“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从而完成对作品的把握。

所以我认为,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巧“背”,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妙“感”,从而取得极佳的教学效果。

教背《口技》一文时,我一方面将品读三个场景作为训练重点,鼓励学生从意境的体会入手,在结构的自然停顿、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徐缓、语调的高低变化中读出“宁静-喧闹-复归宁静-响声大作”的变化过程;另一方面,将品读侧面描写作为训练重点,让学生借助想象,模仿出宾客的身体动作、面部表情,进而揣摩出人物的心理。这样既巩固了记忆的效果,又强化了语感训练。

教背《愚公移山》第三自然段时,我先要求学生在感知全文之后分角色对该段进行朗读。熟读之后,再让学生进行情境对话,充分体会智叟一开始的自以为是到最后的哑口无言、羞愧难当,体会愚公的理直气壮、胸有成竹和反驳时的针锋相对、满怀信心,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背诵。学生直接触摸到了作者的思绪,口语表达更准确、到位,分寸感极强,这样就能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借助这种“读中品、品中读”的教学思路,不仅强化了语感训练,而目有力地带动了思维训练。同时,由于要求背诵的多为名家名作,它们在思想境界、艺术造诣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所以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与健康个性的形成都极为有利。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九中)

(责任编辑:刘福才)

猜你喜欢

语感思路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我的思路我做主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语言与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