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报道如何做出晚报风格
2009-03-24蔡慧
蔡 慧
随着数字时代到来,如何在重大科技新闻报道中突围,成为晚报的一个难题。回顾2008年,“神舟七号”发射升天不仅是展现我国科技实力的一项重大事件。同时,在“神七”报道中,一北一南两大晚报《北京晚报》和《羊城晚报》奋勇出击,在整体策划、微观报道上进行创新,受到读者广泛好评,为晚报在重大科技新闻报道中的突围提供一次成功实践。
精心策划:强调冲击力与逻辑性
由于神七具有极高重要性和关注度,各大报纸都进行精心策划编排,通过增加“神七”版面、NJJⅡ报道数量与频率、设置重要版面位置、设计醒目标题等方法,凸显“神七”议题重要性。《北京晚报》《羊城晚报》在策划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第一。通过策划特刊、号外,形成冲击力。《北京晚报》从2008年9月24日到29日连续发行5份“神气”特刊,每期8到10个版,而《羊城晚报》在每天增加上2个版专题报道的同时,在9月27日首发“神七”号外。内容上,两份报纸针对“神舟七号”动态、难点,疑点、焦点人物进行深^解读,拓展报道深度广度。《北京晚报》五期“神气”特刊视角互异,循序渐进,形成报道强势。而《羊城晚报》的号外《太空24小时衣食睡行忙乐》则体现浓烈的生活色彩,报道太空生活中富有生活情趣的小细节。
两报的特刊、号外十分强调色彩、图片的运用,以求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第二,整体策划突出阶段性和逻辑性,有效引导读者认知“神七”。从报道整体策划上看,《北京晚报》和《羊城晚报》“全面开花,突出重点”,思考角度涉及神七特征、神七发射运行回收、宇航员活动、航天技术等8个方面,但在每个报道阶段又突出不同思考角度,吸引读者注意议题的某部分属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充分体现策划编排的逻辑性。
《北京晚报》虽然没有设置每日主题,但从报道策划阶段看,各阶段突出的议题各不相同,策划体现出较强内在逻辑。
《羊城晚报》的“太空漫步”专题报道,每天设定1—2个主题,根据事件发展设置和读者认知心理,设置“权威解读”“发射直击”“出舱行走”“漫步计”“细释疑”“回家园”几大专题。整体策划体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符合读者认知习惯。
专业解读:设置问题,图解难点
“神七”飞天是我国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采访相关专家,进行解读分析,已成为各大媒体的共识。此次《北京晚报》《羊城晚报》没有片面强调科技新闻报道的通俗性、生活化,相反加大了解释性报道比重。但是,如何在大量解释性报道中脱颖而出,受到读者欢迎?
首先,通过换位思考。设置“问题新闻”。增强解释性报道的针对性。“问题新闻”紧紧抓住读者关注的焦点和疑问,通过记者观察和采访专家,进行深入解读。“问题新闻”因为吻合受众心理需求,大大提高自身关注度。
报道前期,《北京晚报》《羊城晚报》主要抓住读者关心的“太空行走”设置问题。报道后期,两报迅速转变思维,针对读者观看神七“出舱行走”和“返回搜救”产生的疑问,设置问题进行报道。
其次,用序号梳理难点,制作仿真示意图,采用“一文配一图”形式。增强了解读的科学性和形象性。《北京晚报》的《细说出舱三大高难动作》用“难度一”“难度二”“难度三”呈梯级形式,标注出舱行走中三个看似平常却难度很大的动作,条理清晰,读者一目了然。《羊城晚报》的《六大关节点考验神七》用序号和红色的较大字号的段落标题,标注神舟七号的6个关节点,使读者对航天飞行的危险性和挑战性有更具体的认识。
独家视角:同质竞争显差异
如何在同质竞争中显示差异?这就要求报纸必须加以深入思考,求得与众不同、同中见异的视角。
首先,跳出“生活”立足“民用”。从民用视角做好预测性报道。当大多数报纸重复报道“太空大餐新添宫保鸡丁”这样的新闻时,《北京晚报》的《航天食品将进超市》就已经从民用生活角度,指出航天食品在极地考察、登山、旅游等活动的应用前景,以及在解决人们极为关注的食品安全方面的优势。
其次,跳出“焦点人物”寻找“陌生角色”。全面反映航天科研人员的科学精神与执著追求。《北京晚报》除了《英雄出征》特刊推出三位航天员的小型人物专题外,还选取一些“陌生化的角色”作为报道对象,由于这些人物不在读者熟悉的视野之内,这种陌生化的视角反而激起读者阅读欲望。而《羊城晚报》则增加其他人物报道的比重。如指挥卫星发射的零号指挥员郭忠来,圆满完成6次“神舟”飞船搜救任务的“开舱第一人”李涛等等。
再次。从“国内”延伸到“国际”。反映国外对“神七”各种看法与声青。《羊城晚报》对“神七”的报道具有国际化视野。如《希望你好好欣赏太空美景》一文,曾5次行走太空的美国老兵赖利寄语航天员好好体验美妙太空景色。《北京晚报》《太空行走:那些永恒的瞬间》立足世界航天太空历史,从列昂诺夫第一次太空行走、阿姆斯特朗迈出“一大步”,到“太空行走的女英雄”萨维茨卡娅,再到华裔焦立中六次漫步太空,展现了世界航天历史全貌。
人文特色:提升科技报道美感
由于科学技术所特有的专业化、深奥性特点,术语集群的科技新闻对读者的吸引力就弱,科技新闻中如果插入人文乐趣,就不仅使科技知识呈现特殊的通俗化,而且产生人性化愉悦,产生亲和效应,帮助读者获得美感体验,大幅度提升科技报道的审美价值。
首先,两报动态报道采用“即景新闻”的写法。彰显文学美感。捕捉鲜活典型的场景细节,使用描绘性语言进行描摹,兼用排比、抒情等文学手法,使报道充满现场感和文学美感,与读者产生情感共振。如《羊城晚报》的《21时32分神七成功入轨》开头用情景入题:“‘一分钟准备!神舟七号发射倒计时,人们的心也提到嗓子眼。”而文中描绘神舟七号冲天一刻,捕捉“点火一刻红色烈焰喷出”“排山倒海的轰鸣”“戈壁滩墨蓝色的暗夜映衬下长长的火舌”的典型瞬间,充满动感和气势。
其次。叙事融入历史地理文化背景,彰显文化厚重深刻的美感。《北京晚报》的《中国航天人太空长征路》在叙述中国航天史时,从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写起,引入屈原奇文《天问》,苏轼《水调歌头》,追溯到明朝万户制“飞椅”探天空的典故。接着,叙述钱学森提出发展导弹的建议,又回顾9种型号长征火箭送星上天的历史,整个报道写得深远绵长,雄浑大气,让读者在中国航天史识的同时,又收获到文化历史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