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报道的新课题
2009-03-24陈国权
陈国权
自科学发展观理论提出后,发展报道这一新闻理念获得迅速发展。发展报道深深植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每一次发展理论的创新与突破都丰富了发展报道的题材,更推动了发展报道理念的前进。
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是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下一阶段的着力点。这给发展报道提出了新课题。
把握发展规律:实践原则
发展规律体现在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中,概括起来,就是党的十七大阐明的“十个结合”。这给发展报道提供了丰富的新闻报道题材。新华社在进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报道研讨时,关注到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讨论的都是与经济有关的议题,如果把“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当成一条主线串起来,那么就能总结出深刻的道理。在这样的思路下,新华社特稿《探索·实践·突破一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播发,通过对多次三中全会的梳理,总结出“回眸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之路,无不铭刻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时代烙印”的结论,这种对发展规律的把握历史纵深感很强,又对今后发展不无启发。从而成为新华社纪念改革开放特稿中采用很好的一篇。把握发展规律就是要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强调发展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说:“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作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这其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实践中见成效的东西不是完美无缺的,仍然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二是一段时期内在实践中能取得成效的东西,随着形势的变化,也依然会暴露出问题,成为阻碍我们发展的障碍。这也是发展报道的重要原则。
把握发展规律还要明确我们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不是某一单方面的作用。要使发展报道全面真实可信,在读者中赢得共鸣,就要从实践出发,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发展取得的多方面因素。新华社的重点报道策划《改革开放的洗礼民族精神的赞歌——从抗震救灾、北京奥运到神七发射》就是这样一篇全面展现发展成就与多方面因素的佳作。报道指出2008年我们取得了抗震救灾的胜利、北京奥运会的巨大成功、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突破。而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正是得益于改革开放30年来积累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可以说,在这些重大事件中,30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成果,得到了全方位的考验和检阅。展现在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中的是国家实力不断增强、民族精神不断升华、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这三大历史事件,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改革开放再一次汲取巨大精神动力,迈向新境界。
改革开放取得的每项发展成果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带领下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报道这些成果时,应该把眼光放远放大,历史全面看待发展成果,准确报道,才能把握发展规律,推动发展进程。
创新发展理念:全球眼光
把握发展规律,总结经验教训的目的是创新发展理念,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进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我们的发展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与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我们的发展也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比如这次由美国次贷问题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创新发展理念更需要有全球眼光。
应从全球的高度看待我国的发展,这其中首先包含的是对我国国情的正确认识与已取得发展成就以及将面临形势的正确认识。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指出:“30年来,我们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同我们的远大目标相比,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是新闻媒体进行发展报道需要把握的主基调,在报道发展成就上,必须考虑到中国的国情。
用全球眼光看待中国发展,我们所坚持的原则是以自己的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既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2008年11月,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一些西方势力别有用心地提出“中国救世论”,11月中旬,中国政府出台了着眼于扩大国内需求的10项措施,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投资规模达4万亿元人民币。新华社及时播发报道《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动力——世界视野下的中国经济促进计划》,报道通过中国的国情和经济促进计划提出后各国经济的快速反应进一步强调,“对中国而言,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展,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用全球眼光看待中国发展,并不是指要从西方角度看待中国发展;相反,要有独立的发展报道观念,避免受西方传媒报道立场影响。西方传媒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夸大或缩小中国发展成就,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救世论一…-都是西方传媒在各个不同阶段根据他们的传播需要而臆造出来的东西。其动机既有宏观的西方国家战略或意图,也有微观的媒体报道主题需要。对此,应有清醒认识,不能人云亦云。
转变发展方式:统筹意识
转变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可以肯定,今后全国各地各行各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努力与成果将是发展报道的主要题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来统领新时期的发展报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应统筹兼顾地看待转变发展方式的成果。社会是个有机体,发展成果不应是单向的,而是多维的发散。发展报道不能为了突出某一主题,只见其一,不及其余。而要从社会整体来把握发展,应既有重点又有全面。如有条消息说内蒙古草原上牧民骑摩托车放牧,马背上的民族告别马。其实,在各个牧区,骑摩托车放牧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既有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有草场被破坏,“养不起”马的问题。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在进行发展报道中,同样要注意对发展认识的整体性、动态性、综合性的把握,而不是停留在个体水平上。事物发展是相对的,必须统筹兼顾地看待事物发展。所以,不能在绝对意义上评价发展成就,
而要从整体上把握,用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长远利益的眼光观察问题。统筹意识还体现在发展报道不应只有发展成果,还应有过程。发展成果的取得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结果,必然经历过许多曲折。新华社播发的《小岗“三问”——追寻中国农村改革起点的思考》回顾当年18个农民摁红手印的传奇故事,回顾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先行者却逐渐落后于时代的事实,小岗村几经困惑与沉浮,终于确立“承包制+合作社+互助金+农户”的道路,受到村民欢迎。最后落在“农村现代化路在何方”的追问上。不回避困惑和挫折,显得真实而又有深度。还应统筹兼顾地看待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新旧对比的发展报道可信服力强;但是一些媒体的报道并没有领会发展的含义,缺乏过程论的思维,一些发展报道存在绝对化的问题。如果留意报纸,不时可以看到有的报道为了肯定今天的成绩,就把昨天写得很糟,过去这里如何,现在又如何。发展报道要历史、辩证地看待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发展报道的目的是要通过具体、鲜活的人和事的变化,展现取得的发展成就,以揭示某种变化的趋势,振奋精神,鼓舞斗志,提供借鉴。
破解发展难题:前瞻视角
新闻媒体进行发展报道的目的不仅仅是在纸面上展示发展,而是要以转变发展方式的历程作为坐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推动改革的眼光放眼未来发展,针对改革中仍需大力解决的深层问题做出判断,提出对策。这样,就把发展报道最终落脚在破解发展难题上,发展报道需要有前瞻性的视角。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家计划实施4万亿的投资,新华社意识到这有可能在应对危机中滑向单一投资扩张的老路,影响可持续发展,使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努力难见成效。12月21日,播发《应对危机不能妨碍转变发展方式》,强调要汲取“短期波动冲击发展战略”的历史教训,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必须按科学发展观要求,认清短期波动和长远发展的关系,真正将“保增长”和“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这种前瞻超前的报道视角使报道具有了不同于一般发展报道的效果。
改革开放30年来,有多次跨越式的改革和突破都是由具有超前意识和前瞻性视角的新闻报道所推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推动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催生了改革的起步;《安徽日报》冲破强大阻力,大规模地报道凤阳“大包干”的经验,加快了中国农村改革进程;等等。发展报道的前瞻视角对于发展报道发挥推动作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新闻媒体的能动性正体现在此处。
前瞻性视角的关键在于报道者对发展规律的把握,有创新的发展理念,对转变发展方式的努力和成果有充分了解。新华社播发的《探索·实践·突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是一篇融回顾与展望于一体的具有时空厚度的稿件。它在描绘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和发展、开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的同时,着重报道了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点出“实践永无止境,改革未有穷期”的主题,从而引发读者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发展报道的核心价值也正在于此,在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的基础上,从党、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用前瞻的视角,破解发展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