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六站读者来信选登
2009-03-21
读者:费金元
本期的长篇小说《问苍茫》内容丰富,主题深刻。标题“问苍茫”的寓意我想可能是借用毛泽东主席的著名诗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之意。曾经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工人阶级如今沦为“打工仔”,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如何定位?谁是我们的领导阶级?该小说对于人们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深刻认识当前正在进行之中的国企改制问题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往事》栏目中刘东黎的两篇回忆文章挺不错,使人们对鲁迅、张恨水两位风格迥异的文学大师的日常生活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中、短篇小说质量尚可,但没有特别感人的篇目。
读者:蒋培娟
曹征路先生全方位、立体式地关照了深圳改革开放30年来的全景发展。
作者以雄健的笔力,热情关注着打工人的生存状态,可以说是一部优秀的打工文学作品。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小说,读后颇多感触。
比较喜欢《荆芥》中的人物“冯伯”。《碉堡》读起来更有“味道”。《女人》与《流产》文风如荆歌的一贯风格。《镜像》比较耐读。读者:王西江
第六期的冠军毫无疑问是《问苍茫》,也应该是本年度单期得票最为集中的一部作品,相对其他作品,《问苍茫》鹤立鸡群。《碉堡》讨好却深度不够;倒是作家柯云路的《怀念编辑家章仲锷》朴实真实感人。
读者:潘仕栋
我推荐《问苍茫》。文学作品与现实直接对话,能开掘出凡俗岁月里的隐密和纷繁社会中的真相,充实着读者的阅历和识见。《当代》坚持观照当下具普遍意义的“热点”问题,彰显浓厚的人文情怀。
读者:李树森
《问苍茫》是一部好作品。写得好,写得透。人生苦短啊!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漂亮的城市都是打工者的辛勤劳作换来的,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新年快到了,祝所有外出打_T的人平安!健康!
读者:陈开宇
荆歌确属写短篇的高手。在《女人》中,以精练的语言,把老年女人的孤独与渴望、中年妇女的奔波与无奈、年轻女子的茫然与困惑描绘的令人折服。
安意如的《牡丹亭》通篇文采飞扬,颇具大家风范,读后实在叹服80后作家超人的才华与独到的眼光。
读者:徐浩英
《当代》本期大稿是长篇小说《问苍茫》,一部反映深圳打工者的生存状态的小说。从直面现实、反映社会生活的角度看,作品确实具有重磅震撼力量,读后带给读者很真切的困惑,很现实的沉重;如从长篇小说的艺术看,则并非特别出众。
王松的中篇小说《荆芥》,说的是小镇医院的故事。在小医院看门的冯伯,人物刻画到位,虽有绝技在身,却不轻易显露。读荆歌的短篇小说《女人》与《流产》,如同享受了“两道精致的菜肴”。
读者:刘利萍
安意如应该是贵刊继推出专写“史记”的张宏杰之后又推出的一匹黑马吧!毕竟是女性作家,她的《牡丹亭》把少女怀春的心理刻画的惟妙惟肖,故事讲述的优美婉转,真的喜欢。
读者:虞时中
本期中篇《碉堡》很有意思,作者以冷峻的笔调,反映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面临的种种诱惑和陷阱。而在文章最后,作者借石导说的话点明了主题:一座城市有防守的碉堡,一座大桥有防守的碉堡,现实社会中每个人何尝没有各自防守的碉堡。
读者:曹参团
我推荐丁建顺的《碉堡》为本期最佳。本文虽然是中篇,却有长篇的大气;虽然题材不新,却写的很有“味”;虽然仍然是商界竞争,却写的很“干净”。是近期难得的优秀中篇。
读者:徐宇伟
曹征路的长篇小说《问苍茫》是第六期《当代》的重头稿,小说以朴实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了改革开放年代中深圳特区里打工者的特有现象,小说人物颇多,稍感不足的是主要人物不突出,小说故事情节也涣散不够集中,要我说“它更像是报告文学而非小说”。
读者:穆雷
我很喜欢《问苍茫》这篇小说,其中对劳资矛盾的描述、对打工者的无助、对某些人的贪婪等都有引人入胜的描写。特别精彩的是语言,看来作者十分熟悉相关人物使用的方言,尤其是广东白话、贵州话等,方言的使用使人物立体化,读来比较亲切。
读者:张中民
通读2008年第六期,我觉得用“震撼人心”来评论是准确的。从开篇的长篇小说《问苍茫》,到中短篇的《碉堡》《镜像》等,都可以说是现实主义的力作,尤其是曹征路的《问苍茫》。揭示了一个沉重的社会问题,这是一张南方现实社会的生相图,读来无奈而又沉重。曹征路是我比较喜欢的有个性和风格的作家,他的作品现实厚重,以剖析社会现象和揭示重大社会问题见长。看过他的著名中篇《那儿》,小说里的工会主席可看作是这部长篇小说的放大与延续。我喜欢这样的小说,同时我也认为《问苍茫》是《当代》今年最好的长篇。
王松的《荆芥》是一种回顾历史而又写人的一个中篇,写得苍劲有力,唤醒了人内心深处的记忆与想象。读过他的《双驴记》《秋鸣山》《哭麦》等作品,本篇作品与他一惯的另类小说继续保持着同样的高度,读来让人深思。
安如意的《牡丹亭》,用轻灵的笔,把《牡丹亭》这一古典名著写出了一种新意,让人喜欢。
刘东黎的两篇人物随笔写得异常精妙,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社会意义。
柯云路的《怀念编辑名家章仲锷》,让我们看出了作者对逝者的一种敬爱和追思,读来感人至深。名家写名家,自有一番风采,这篇文章语言平实,看似随意道来,其实蕴含着无穷的力量。柯云路是名作家,章仲锷是名编辑家,正是因为有了名编辑家的慧眼识珠,才让作家有了扬名文坛的机会。
读者:冯驱
曹征路的《问苍茫》问得好。唤起更多人用法律武器维权,是曹征路小说的愿望,中国的经济建设发展道路还要依靠完备的法律来保障。
读者:路永春
《往事》、《讲谈》已经形成鲜明特色的栏目在本期也有精彩的表现,安意如的《牡丹亭》其艺术的想象、优美的意境和诗化的语言极富文学魅力,拓展了读者的审美空间。刘东黎的《鲁迅:雨天里,那些沉郁的琐屑》、《张恨水:与北京的“啼笑因缘”》展现出文化大师的另一番景致,既充满厚重的文化意蕴,又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给读者以浓郁的文化熏陶,希望,来年把这些特色栏目办的更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