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政治参与问题及对策
2009-03-20齐百健
齐百健
[摘 要]网络政治参与是信息时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政治参与方式,正在成为政治参与主体行使民主权力、促进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性与破坏性并存、现实局限性与发展空间广阔性同在。文章分析了网络政治参与对民主政治的破坏性影响和现实局限性,查找其三大原因,并提出三项对策,对于促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民主执政;网络;政治参与;问题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2-0043-04
网络以其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传递范围的广泛性、民意表达的自由性、网络言语的民主性和公开性成为普通公民参与政治的相应的技术基础,网络政治参与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形式,给我国民主政治生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阶段,党和各级政府要树立战略思维,支持和引导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有序、快速、高效发展,这已成为十分重大而迫切的现实课题。
一、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概念
公民“政治参与”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概念,它是指特定政治框架内普通公民和公民团体试图影响政府人事构成和政府政策制定的各种行为。理论认为:政治参与是公民沟通政治意愿、制约政府行为,从而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指人民群众以合法的形式、通过制度化的渠道参与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和影响政治决策的过程。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把坚持党的领导、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有效形式,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最佳选择。
网络政治参与,顾名思义,就是指普通公民或者公民团体借助互联网络表达利益、参与决策从而试图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这是近几年来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而兴起的一种崭新的政治参与类型。
二、网络政治参与对民主执政的破坏性影响和现实局限性
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崭新的政治参与类型,能够大大拓展政治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大大推动了政治参与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但就其作用而言,可以说是建设性与破坏性并存、现实局限性与发展空间广阔性同在。相对于有目共睹的建设性和发展空间广阔性,我们更应该关注日益增多的无效、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给民主政治带来破坏性的影响和现实局限性。
首先,网络政治参与可能带来网络无政府主义,缺乏对我党民主执政主体地位的认同。在网络中,任何一个支点都可以变为中心,没有一个终极的管理者,所有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政治言论和政治主张,任何人都可以在一定的规则下按照自己的思维和逻辑说话做事,都有可能成为自己和他人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并且在自己的内部组织开展有组织的活动,其极端代表就是“黑客”。网络无政府主义是一种对社会具有冲击力和破坏力的思潮,它破坏秩序和法制、瓦解民主制度,导致政党政治控制和舆论控制手段失效,弱化了个人对党和政府的依附性,甚至不认同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无政党、无政府”状态,进而弱化我们党民主执政的主体地位。
其次,网络政治参与将会削弱甚至瓦解主流意识形态,冲击我党民主执政的思想根基。从本质上看,目前的网络文化实质上受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受美国主宰和控制,网络资源之中美国占有绝对的垄断优势,随着网络规模的继续扩大,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困境将更加明显并不断深化。一方面网络政治参与冲破了言论的阀门,各种思潮之间相互激荡,相互影响,而党和政府想要通过传统的手段进行意识形态灌输和控制显得困难重重,意识形态的垄断地位已经被打破,作为民主政治思想根基的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时代将面临严峻挑战和生存危机,最终可能会导致意识形态在网路时代“失语”状态。另一方面网络政治参与还可能会引发发达国家“文化殖民”的现象,在现实的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部分人简单地将西方的民主嫁接为我们的民主,以西方政党的执政制度、执政目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来评价我们党的民主执政,混淆了我们党民主执政的思想根基和基本概念。对我们党而言,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民主化和制度化进程,实行必要的政治控制,不但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是必要的。
再次,网络政治参与的参与规模有限,离民主执政要求的人民当家作主差距较大。最有价值的政治参与应当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涵盖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和诉求,而我国的现实情况却难以满足这样的要求。根据2008年6月第22次互联网情况调查,目前仍只有不到1/5的中国居民是网民。网络技术对于网民的限制,实际上也就限制了政治参与的范围。网络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人们获取和利用信息能力的不平等,从而导致了政治参与能力的巨大反差。当一部分受过良好计算机教育和拥有先进计算机设备的人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网上参与政治时,没有能力上网的人将失去更多的政治参与权力,对于他们来说,政治参与的挫折感和无力感将会不断增加,利益和愿望不能得到正常的表达,这些都限制了网络政治参与的规模。
最后,网络政治参与质量有限,降低了为民执政的民主绩效。由于缺乏足够的民主实践与民主训练,网络参与在现实政治中也日益显现了其局限性,在民主的狂欢中渐渐失去了民主的本原。一是非理性行为盛行。公民的非理性参与行为主要表现为仅凭着心中激荡的冲动来参与政治,有时甚至是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常常是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追求正义的豪情有时反而沦为多数人的暴政,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网络暴民”现象。二是欺骗性行为比较多。欺骗性的网络政治参与容易导致信息蒙蔽,扰乱我党民主执政的信息供给。虚假的信息可能会误导公众,公众为虚假的信息所左右,政治判断和评价就会发生偏差,党的政策不能及时得到受信息蒙蔽或信息缺失影响的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而使政府政策的实施和贯彻也难以顺利进行。一些对现实不满的个人、组织也可利用网络散布政治谣言,进行政治煽动,造成政治混乱。三是“群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网络政治参与的“群体化”,是指存在偏向连接与自己的价值观、观点、意见等相一致的网页或论坛的倾向,很容易导致群体本身狭隘视野与姿态的“无限放大化”,进而扭曲固有的事实真相。一定条件下,这种狭隘性会引发群体突破现实政治边界,寻求额外利益的行为,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5.网络政治参与影响作用有限,必然削弱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党民主执政的影响。从当前参与的形式看,网络政治参与多是自下而上的草根式参与,对我党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还是比较有限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是隐性的。虽然近几年,网络政治参与得到部分领导认可,并在逐步影响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决策,但是由于“电子人”没有形成正式组织群体,也没有形成利益集团,不能作为一种独立力量沿着正式的组织体制参与政治过程,它只能是通过传播有关信息、政治意见、政治观点产生联系互动、聚焦公众的注意力、影响社会舆论形成、充当舆论监督中介等,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影响和作用于政治参与中的人们的政治判断和政治选择,从而影响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与状况。因此其作用是间接的、无形的、渗透的、有限的。到现在为止,网络政治参与难以对我党民主执政方式产生革命性突破,也难以对我党的民主执政和政府运行机制如选举、政府人员组成、行政决策等产生非常直接和深入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情与信心,对民主政治的发展形成巨大阻力。
三、以网络政治参与推动民主执政的选择性构建
网络的出现使网络政治参与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并已成为其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直面网络政治参与中暴露的问题以及对民主政治发展已构成的冲击,创新与变革双管齐下,有选择性地改进和构建网络政治参与,加强顶层设计,建设网络政治参与的主阵地,提高政府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能力;注重教育引导,建设网络政治文化,提升参与主体的能力素质;把握关键环节,凝聚网络政治参与的推动力,扩大网络政治参与对民主政治的影响。发挥网络政治参与中对民主政治发展的促进因素,消解其消极因素,推动网络时代民主政治的和谐、健康发展。
(一)加强顶层设计,建设网络政治参与的主阵地,提高政府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能力
政府在网络政治参与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概而言之,政府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对网络政治参与进行控制和整合:信息发布——树立权威,改进决策——参与回应,畅通渠道——提高效应,网络立法——规范秩序,丰富内容——拓展向度。
1.改进信息发布制度,树立政府信息源权威。公民政治参与的前提和基础是对政府所提供信息的认同,政府是社会各界中最大的信息资源的占有者,各级政府掌握着80%以上的社会、经济、文化信息以及全部的政策和法律信息,所以政府必须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在各种信息源中树立信息源权威,保障和满足公民的知情权。
2.改进政府决策机制,建设参与回应型政府。公民政治参与实质上是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政治利益博弈,动机是希望通过政治参与改变自身因政策分配而产生的利益不均衡状态,目的主要是影响政府决策。公民爱国、守法、理性参与,其前提条件在于政府形成与公民参与——回应机制,建设参与回应型政府。也就是说,全面意见表达和反馈机制,可以冲淡与中和那些极端言论,使民意表达更接近于真实。
3.畅通利益表达渠道,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多数公民在参与时都符合“理性人”的假设,在决定是否参与、如何参与和参与到什么程度之前,往往要对参与行为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良好的成本收益率能有效地激励他们保持持续参与的热情。当公民在参与过程中发现政府提供的参政渠道成本收益率令人失望时,如没有话语权只能听不能说,没有反馈,说了也白说,他们就会逐渐失去最初的参与热情,形成政治冷漠。反之,如果公民既能听又有机会说还能得到反馈,那么他们就会乐于参与。加强网络民意采集,畅通网络政治利益表达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现实政治表达途径“缺位”与“贫困”的现实,将不同的利益群体的经济要求和政治诉求直接传递给政府,为公民的直接和广泛的民主创造条件,提高网络政治参与的效益。各地官方网站要以信箱、热线和论坛等形式建立和公布本省或本地网络社情民意受理联系方式,并将之放在网站首页醒目位置,并能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将之公布于众,使人人皆知,才能更好地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最大限度地提高公民的参与热情。
4.加快网络立法,规范网络参与秩序。网络空间是一个与物理空间不相同的新空间,原有的法律规则在网络空间完全不适用,在原有的法律法规基础上,针对网络空间的特点完善法律体系,是规范网络参与秩序的一项基础工程。近年来我国信息立法也取得了可喜进展,但总体来说,我国网络法律体系并不完整,尤其是网络政治参与方面。因此必须加快网络立法进程,构建互联网法治体系,保证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为促进民主政治发展创造条件和途径。
5.丰富内容形式,拓展政治参与向度。一是将电子政府平台建设为网络政治参与基本途径。网络的发展对传统政治体系的一个革新,就是将传统政府改变为数字化政府,建设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政府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及信息的全面共享。二是要充分发挥人大网站的监督作用。监督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之一,同时是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职能之一。三是适当开辟领导干部政治博客。在社会政治生活中,领导干部的政治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他们掌握着更多的政治信息资源,履行着重大的政治职能。领导干部开通政治博客可以与社会、民众进行更直接的政治沟通,更多地了解民情民意,需要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传播其施政主张,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调动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获得更多的认同和支持,更有效地实现其领导职能。
(二)注重教育引导,建设网络政治文化,提升参与主体的能力素质
网络政治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物质依托,存在于网络之中,以发送、接受信息为核心而衍生出来的人类对自身政治价值、政治生活方式、政治思维方式的反思,与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政治现象有关的精神现象的总和。通过教育引导,培育网络政治参与的公共精神,加速网络政治文化的转型与整合必将直接影响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人们在网络社会的生活中逐步习得、接受网络政治文化的精神内核,形成新的政治认同、价值取向,进而直接指导其政治实践活动。
1.培育网络政治参与的公共精神。公共精神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的主观认可,并体现于客观行动上的遵守和执行。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公共精神可以通过网络伦理道德,规范网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促使每个网民能够选择与公共利益相一致的网络行为。培养网络政治参与的公共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提倡并制定网络政治参与的道德、行为规范与准则,以这些规范和准则约束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使之逐渐为公民所接受,并内化为其自身的道德信念。
2.加速网络政治文化的转型与整合。政治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指特定历史时期,在社会上流行的,人们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感情和政治价值的总称,是影响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之一。网络政治文化来源于传统政治文化,又与传统政治文化不同。传统政治文化到网络社会政治文化的转型与整合,包括政治认同、民主观念和政治思维等的整合。首先,从政治认同的内容看,网络政治参与无形中把民主、法治、责任、义务等观念,整合于网络空间的政治认同;其次,从政治认同的方式看,网络政治参与普及的状态下,网络中民主转型为人民自主,网络政治中民主不是多数任意压制少数,而是尊重和保护少数人的权力,以自由沟通取代强制灌输、双向交互取代单向控制。
3.提高网络政治参与者的素质。政治参与者的素质,直接影响政治参与方式、目的、性质和效果,影响政治生活的发展状况。一是要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政治观。面对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我们必须积极引导公民对政治含义的正确理解,增强他们的政治效能感,塑造他们的政治义务感。二是要引导公民增强主体意识。三是提高公民网络信息分辨和分析能力。
4.培养网络政治参与的“舆论领袖”。就我国现状而言,臣民文化和官本位文化的强力影响以及公民整体素质水平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使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能力和素质有一个大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培养网络的“舆论领袖”是提高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性的一个突破点,在我国众多网民当中,社会名人、知识分子和专家学者最适合这一角色。
(三)把握关键环节,凝聚网络政治参与的推动力,扩大网络政治参与对民主执政的影响
提高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性和有效性,要重点突出,把握好硬件建设、聚集民意、特色人群和媒体互动等关键环节,凝聚有效力量,进一步扩大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
1.将硬件设施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分配及人们的网络权利是不平等的,存在着把贫困人口从信息革命中排除在外的危险,使得这部分人群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的机会缺失。因此,在加强信息设施建设的同时,应高度重视信息分配平等问题,通过对信息弱势群体的扶助,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享受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带来的诸多福利和社会政治权利。面对我国网络发展呈现的“东部快、西部慢,城市快、农村慢”的不平衡态势,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尤其是信息弱势群体和不发达地区的投入,加快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电脑和网络知识,消除数字鸿沟,实现信息分配公平,推动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为网络政治参与打下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2.将网络民意的理性聚集作为重要指标。传播学上也把民意称为“人民意识、精神、愿望和意志的总和,作为社会真理的坐标,是判定社会问题真理性的尺度。”如果说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性的首要条件为量的优势,那么民意的表达更侧重于质的显现,即网络民意需要有一个理性的聚合。虽然民意本身从技术层面上较难用一个实证的方式来加以确认,尤其是网络民意,一些技术方法或技术屏障的采用使得网络民意更难作出一个精确的判断。但是,民意的表达从价值层面讲,是十分清晰和直观的,那就是参与政治与社会公共生活。“通过影响政府的行政和决策,使国家政治体系的运作避免或减少对公意的可能的偏离”。或者说,民意是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的守望者与纠正者。对于网络政治参与而言,网络民意的显现,必须尽量排除非理性的、情绪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意思表示,避免在表达过程中发生的“群体极化”现象。民意本身也是众多利益诉求与价值判断进行竞合的过程,网络强大的开放性,使得民意表达比起以往的参与形式更具代表性,从而使得网络民意具有真实强度。
3.将特色群体参与作为有效驱动力。所谓的特色群体,是针对普通公民而言,身份比较特殊的群体而言。一是领导干部。二是30-50岁的成年人。现在我国68.6%的网民在30岁以下,30到50岁的成年网民却相对较少。30-50岁的成年人多数工作在政治、经济、军事的重要职位,是社会各种事业的中坚力量,相对于30岁以下的人,他们的政治观比较完整、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比较强,而且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更为理性,他们的参与会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网络政治参与理性和有序的回归,大大提高网络政治参与的质量。三是广大党员。积极参政议政是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我国有7700多万党员,教育和广大党员积极开展网络政治参与,将电子政务和电子党务结合实施,可以使党员全面了解相关政治信息、研究时事政治,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和党内生活,使党员享受充分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通过网络深化党内监督,将网络民主作为党内民主的有效助力,能够大大深化网络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4.以传统媒体促进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的运作机制,由于在参与上往往缺乏具体的核心政治人物,因此更多地依赖于网络舆论的整体力量,网络仍然需要与传统媒体形成双向互动,构成对于公共生活的共鸣状态。网络政治参与多年的实践,已经对两者进行了初步的磨合。由于网络通过电子论坛等提供了网民讨论各种问题的公共空间,“网络媒体能够迅速汇集围绕特定话题的相关报道,网络这一新兴媒介正开始在议题设置过程中起到与传统的传媒一起影响公众议程的作用。”这是由传统媒体设置议题,而由网络转化为公共议题的方式。另一种方式恰好相反,是从网络首先发源,对于问题、现象或事件进行披露或评论,形成网络公共议题,然后为传统媒体所捕捉并进入媒体议题。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存在网络与传统媒体的相互推动并引向纵深,都缩短了从普通议题向公共议题转化的时间。从两者所承担的功能来看,虽然两者都是民意的表达机制,但网络更侧重于民意的原生态显示,而传统媒体则侧重于民意的提取综合。提高网络政治参与质量,如果没有传统媒体充当一定意义上的意见领袖,也较难使这个双向机制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 宋桂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