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是西部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9-03-18钱海婷
钱海婷
[摘要]我国农村的耕地资源、水资源、草场资源严重不足,西部地区尤为严重,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生态经济,其内涵和目标决定了它可以有效地缓解和解决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我们应当结合西部的资源条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西部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农村;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1-0084-02
一、循环经济内涵
“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在中国出现于90年代中期,学术界在研究_过程中已从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环境保护的角度、技术范式的角度、经济形态和增长方式的角度、广义和狭义的角度等不同角度对其作了多种界定。当前,社会上普遍推行的是国家发改委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这一定义不仅指出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特征,同时也指出了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抓住了当前中国资源相对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对解决中国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是要求在经济流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投人,并且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废弃物再生利用只是减少废物最终处理量。循环经济遵循的基本原则是“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属于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属于过程,旨在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再循环——属于输出端,旨在把废弃物再次资源化以减少最终处理量。处理废物的优先顺序是: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最终处置。即首先要在生产源头——输入端就充分考虑节省资源、提高单位生产产品对资源的利用率、预防和减少废物的产生;其次是对于源头不能削减的污染物和经过消费者使用的包装废弃物、旧货等加以回收利用,使它们回到经济循环中;只有当避免产生和回收利用都不能实现时,才允许将最终废弃物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物质能量层级利用的原理,把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统筹考虑,立足于生态,着眼于经济,强调经济建设必须重视生态资本的投入效益,认识到生态环境不仅是经济活动的载体,还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要实现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四者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
二、西部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
我国西部地区共有12个省、市、自治区,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4%,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8.8%。西部地区的气候、地理、地质条件比较特殊。西北地区位于内陆远离海洋,西南地区山势陡峭,河谷纵横,地质条件不稳定。号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阻断了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东南季风进不来,西伯利亚干冷气流的影响却很强烈,塔里木盆地、阿拉善西部和河西走廊西部干旱少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到人为破坏,恢复起来十分困难。目前西部一些地区土地的盐碱化、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劣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方面,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东部相差甚远,全国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在西部。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以下困难:
第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国家环保总局的数据显示,西部地区土壤侵蚀面积达4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侵蚀面积的83.3%。西北五省区和内蒙古是我国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西部森林的植被破坏严重,全国的一半生态脆弱县在西部地区。这仅仅只是西部地区恶劣环境以及环境破坏程度的一个缩影,西部自然环境的恶劣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第二,农村产业结构相对落后,经济增长方式以粗放型为主,一定程度上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实施的过程中生态投入、退耕还林,使西部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且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使人民收入不断增加,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但是,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依然面临重重压力。要解决开发与环境治理相一致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套有效的措施,使具有正面环境效应的行为成为经济上有利的行为,要寻找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让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
第三,资源环境制约问题日益严重。西部地区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富集区,但是西部地区目前的矿产资源开发在整体上还显得相当粗放,这种粗放形式不仅表现在资源的开采、加工和综合利用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对资源、储量和开发环境的有效控制方面。西部地区在资源开采上的规划滞后、执行不力以及可开采率低等现象造成了西部地区资源环境的制约问题,也给西部以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了压力。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业循环经济要求运用减量化的原则,在生产过程中尽量节约生产资源,这样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我国经济发达农村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建立循环经济的战略是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发展循环经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传统的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排放、高开采、低利用。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大自然中,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增长,加速了对有限资源的消耗。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是以传统的经济运行来实现的,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各类资源的消耗强度非常高。因此,我们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变革,才能实现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又快又好的发展。同时,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了当今我国社会建设的主题,而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于本质上是相通的。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垃圾场?和“取料场”,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唯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
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随着工业经济向农村广泛渗透,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各种农用机械、农药、化肥,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过多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农机具和石油燃料的广泛使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养殖业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放河中造成了水污染。传统初级循环生产方式已演变为较高生产率、高污染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直线式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现代循环经济模式可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强各产业主体之问的互补互动和共生共利性,增加农业发展的整体活力;进行绿色生产,控制化肥和农药的滥用,保证食品安全;进行干净消费,对各种排泄物和产品生产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后回归大自然;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利率,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逐渐改变农业产业的弱势地位等等。最终实现农业产业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具有高生产率、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生产方式。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走向了国际市场,近年来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以及本国利益,设置了多重“绿色壁垒”,对农产品的要求尤为苛刻,不仅要求终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要求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这对我国的农产品以及加工食品的出口造成了不小的障碍,对我国的农业和食品加工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于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问题,我们不应该消极报怨,而是应该积极应对,通过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全面保护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通过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争取巧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的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符合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绿色标准,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西部地区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针对西部地区农村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立足客观实际,发展循环经济,由传统产业生产方式向现代产业生产方式转变,构建富有西部地区农村特色产业体系,走经济、生态和社会协调高效快速发展的路子。在西部地区农村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必须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速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模式转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发展需要对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样一种改革和创新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西部地区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次,西部各省要对现有宏观经济目标体系进行改造,要更加重视增长的质量和环境的协调性,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激励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体系,通过政策体系的建立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以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现实问题。
2.要大力提高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户的循环经济理念。先进的经济实践需要有先进的理念作为先导。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先进的农业经济模式,¨不仅需要国家从战略高度、宏观层面,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而且需要广大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者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农业循环经济落到实处。
3.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引进及推广体系的建设。农业循环经济还属于新生事物,在一些关键的环节上技术性比较强,相对于文化科技素质比较低的农民来说,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够掌握的。要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必须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引进及推广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引导及培训。确保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能够有一个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4.尽快实现循环经济的立法,明确各级政府、乡村和农民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在西部地区农村建立的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正确地定位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地位可以成为循环经济在西部建立的有效外部推动力,政府可以在技术支撑、管理体制、循环经济立法等各个方面创造实现循环经济的条件。因此,要在完善市场机制让其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加强政府职能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形成有效的发展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立法机构和政府制定一系列强制性的法律和政策规则,同时要强化环境监管,要与环境保护的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发挥环保部门的环境执法和监督作用。以循环经济理念规划和建设西部农村经济,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资源合理开发以及政府强化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西部地区农村资源条件决定了循环经济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全面发展循环经济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对此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作长期努力的打算。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趋利避害,寻求和发展适合本地区农村自身特点的产业及资源优势的循环经济模式,才能实现西部地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