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愤”和“悱”中学会探究
2009-03-18张慧琴
张慧琴
学习新教材初中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时,学生有很多疑问和困惑,比如对于“气温的日变化”,学生往往理解为“辐射最强的时候,也是一天中的温度最高值的时候”;很多学生认为“世界气温越往北越低,越往南越高”,还有学生认为“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中的“一般来说”可以省略。
最初执教新教材时,我对学生这些的疑问和困惑作了重点讲解,但学生做“达标练习”时出错率很高,其中不乏优秀生。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讲解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怎么办?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经过反复地思考、斟酌,我把学生的疑问和困惑作为突破口,改变了由教师重点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把学生的疑问精心设计成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思考、讨论,引领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促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完成学习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气温的日变化”,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促使学生思考、讨论、探究。
“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出现在什么时候?”学生回答在中午12点左右。我强调:“应在地方时12点。”“那么,一天中,在什么时间气温会达到最高值呢?”学生们唧唧喳喳地讨论,说法不一,有的说正午12点,有的说下午2点。这时我讲道:“地面温度最高值出现在午后地方时2点左右。”并接着问:“地面温度最高值为什么出现在午后地方时2点呢?”学生回答不出,但此时注意力集中,在期待着教师讲解。我举例问道:“炉火烧水时,当火势最旺时水锅还未开,那么,把火势减弱一些,水是否还会开呢?”学生回答“可能开。”“这是什么道理?”有学生答道:“这是由于水锅储存热量的缘故。”我接着补充:“当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小于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时,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明白地方时午后2点(14时)左右气温最高了。在学生的疑问处设问,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生活在北半球,受生活经验的限制,部分学生认为“世界气温越往北越低,越往南越高”,我先让学生阅读教科书P61图3.17,小组合作从图中找出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附近的气温,再找出气温高于200°C和低于-100°C的地区,最后找出世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然后反问学生:“如果世界气温越往北越低,越往南越高,那么到了南极洲呢?”这时学生会恍然大悟:“气温越往北越低,越往南越高”只是中国的气温分布特点,而不是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让学生学会反弹琵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中的“一般来说”可以省略。我让学生对照“世界地形图”,小组合作找出南美洲的安第斯山、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中国的青藏高原,然后比较这些地区与同纬度地区气温的差别,学生很快明白,“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中“一般来说”的重要含义了。
课堂上学生们情绪高涨,他们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尽情发挥了积极性和自主性,思维真正“活”了起来。学生在讨论、探究中澄清了疑问,获得了知识,体验了成功。
我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一个个等待装满知识的容器”,认真研究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自己去讨论、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中思考,在讨论、探究中体验,在讨论、探究中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