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教学:需要“情真意切”
2009-03-18姚巍
姚 巍
洋溢激情的老师,展开激情洋溢的教学,相对于寡情淡味的“四重”(重知识、重训练、重技巧、重理析)传统语文课堂而言,已经实现了毋庸置疑的跨跃。但是,没有“情真意切”的激情教学,也难以有效达成语文教学的目标。
有两个真实的课例,一个是《与微之书》(粤教版选修2第三单元扩展阅读第11课),另一个是《再别康桥》(粤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基本阅读第5课),笔者以为甚是典型,在此对其作逐一述评,愿得各位同仁斧正。
前一个课例,是我校举办的“有效教学”公开周活动上的展示课,听课教师来自市内外各兄弟学校。授课教师先以“四呼‘微之”和“述说‘三泰”两条主线引导学生理清了作者的行文思路,然后着力于分析作者四呼“微之”之因和所述“三泰”之状,最后延伸到“贬官文化”的问题探究。授课教师整节课激情膨湃,声音高亢,偶尔还幽上一默;学生配合积极,笑声、掌声不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自然,这节课得到了听课教师的广泛认可。大部分教师认为:授课教师教学思路清晰,理解文本很深,讲解得也很透,更难得的是上课富有激情,课堂氛围很好。的确,这个教师与这节课都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但如果言及语文课的“情真意切”之境,笔者就不能不给那些虚高的评价打个三五折。《与微之书》是白乐天给他朋友元稹的一封书信,写的都是一些日常小事,富有情致雅趣;所寄之情有淡淡的惆怅,也有浓浓的思念。这是一篇情感丰富而细腻的典型的文人书信,需要在安谧的氛围中,静静地、细细地读,才能感受文本字里行间的真意、真情与真味。可公开课中没有这样的环节与氛围,授课教师的“高亢满堂”与学生的笑声和掌声同此信的情感基调并不和谐,也不合拍。这样,教师的授课“激情”就来得有点虚,有点假;这样的“激情”教学就显得有点浅,有点俗。听课后,区教研员郭老师建议说:“教师上课既要学张飞,也要学关羽。”此言可谓切中肯綮。
后一个课例,是一个比赛选拔课。授课教师是位女性,声可动人,举仪含情,属于很能“激情”的那类语文教师。她先用flash课件让学生欣赏《再别康桥》的录音朗诵,然后自己进行了范读,之后又让学生进行了齐读和个别试读。老师读得很投入,也很动情;学生在老师的感染下,也读出了自己的感受,朗读效果很好。本以为这将是一节完美的诗歌品读课,可是课上了不到一半,授课教师话锋一转,说:“同学们,徐志摩在诗里写的是与母校的告别,寄托了对母校的依恋、不舍与思念之情,你们是否有过离别的故事呢?请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于是,就陆续有学生举手,拿着课前写好的文字上台朗读,有的写与初中同学的分别,有的写第一次离家住校的感受,有的写失去爷爷奶奶的伤痛,其中有两位学生读得眼泪直流。这课可以说是溢满了情感的——老师和学生动情了,甚至流泪了。结果这课好评如潮,赞声一片。可笔者听课后却心堵得慌,总觉得这课过于煽情,这泪流得不是时候,也不合场境。如果这是主题班会课或者心理辅导课,还可接受。因为此泪不是因《再别康桥》而流!《周总理,你在哪里?》《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的母亲》《与妻书》《祭十二郎文》等等诸如此类的文本,能这样去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触动情弦,伤心哭泣,定然为有真情的上等好课。但笔者以为,《再别康桥》让人动情的不是伤别,更不是惨别,而是诗歌那柔美的语言,那幽雅的意境和那淡淡的思念与愁绪。师生的激情,应投入到对诗歌语言美、意境美的感悟中和徐志摩那淡淡离愁的内心里,那感悟才会更深,那感情才会更真,那课的语文味才会更浓。
所以,这看似十分完美的两堂语文课,一旦用“情真意切”来度量时,就难免有些美中不足之憾。虽然我们常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必苛求完美。但笔者以为,有些遗憾是可以留下来的,而有些遗憾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去弥补的。就如这两个课例,如果两位教师能在备课中,深读文本,与教材编者、文本作者展开真情对话,从而准确定位文本的感情基调与教学目标,凭他俩的学科素养与教学能力,是可以让激情教学“情真意切”的。既然教师已经有“激情”去教学了,再去追求“真情”教学,应该不是件难事。因此,笔者在此给时下的激情教学念这么一段紧箍咒,绝无求全责备之意。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