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文本,寻找突破口
2009-03-18黄钦
黄 钦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如果我们也给学生一个支点,学生也就能掀开课文的“红盖头”。这个支点,就是教学突破口,就是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所谓切入点,就是理解文本的最佳着力点,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突破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若能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萌发出一种渴于求知的学习动机,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标题为眼,开启文章之窗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后拟定的,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和丰富的信息。它往往用来揭示文章中心,交代写作对象,提出论点,提示行文线索,以及结构思路等。因此,我们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
我们拿到一篇文章,首先看到的就是题目,所以,教师应尽可能从各个角度对题目进行审视,进而体现在教学设计当中。以题目为切入点展开教学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 题目揭示文章中心。如教《“布衣总统”孙中山》一课时,我先带领学生抓住题目进行分析、讨论:看到课文标题《“布衣总统”孙中山》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文章是写孙中山的。写孙中山的什么?写他是一个“布衣总统”。接着,通过对“布衣”的解释,学生就可以抓住文章的中心:孙中山虽然贵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却仍然保持着“布衣”的特点。
2. 课题提供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既然课题点明了主要内容,弄懂标题也就明白了文章的内容。但标题是非常凝练概括的,所以,在学完课文后,要让学生把标题中省略的信息补充完整。如教《蜀道难》时,教师可以先领着学生分析标题“蜀道难”:“蜀道”,是往来秦蜀之间的道路;“难”,难于攀登。从标题的意思便可得知这首诗的内容就是描绘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从标题获得诗歌主要内容的信息后,学生便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蜀道难”体现在那些方面?而且,对标题进行分析还可更便捷地给一首诗归类。如学生看到《蜀道难》这个标题,便容易判断这是一首写景诗,并联想到“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表现手法。这样对标题一分析,一首诗的重难点就不攻自破了。
3.可利用标题指导学生进行同题作文。文章的标题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具有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文章的标题还决定着文章的文体,决定着文章的选材和写作思路。所以,教师可注意观察课文的标题,挑选合适的标题指导学生进行同题作文。如教《故乡的榕树》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模仿标题,以“故乡的____________”为题,构思一篇作文,列一个作文提纲。接着请学生说说自己选择的文体,读出自己的提纲,然后进行点评、指导。
二、关键词句,牵一发动全身
所谓关键词句,除了通常比较显眼的起始句、过度句、总结句,还包括文章中描写细节的词语和句子。找到文章的关键词句,就等于打开文章的窗。文章的关键词句可以是文章的高潮部分,也可以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如《药》一课,如果从文章细节描写的一些关键词入手,便会有一种别出心裁的教法。在让学生充分预习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先看最后一部分,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并找出一些既细微又关键的信息。这一部分“戏份”最多的是来上坟的夏四奶奶,而她手中提着的一个“朱漆圆篮”便是一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对“朱漆圆篮”的剖析可联系初中的一篇课文《背影》。在《背影》中,全文都渲染着一种黑色调,仅有的两个亮点是“朱红色的橘子”和“父亲给我的一件紫色大衣”。红、紫都属红色系,象征着富贵。这就体现出父亲对儿子的希望,长辈对下一辈的愿望,从而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内涵:希望他大红大紫、升官发财。而本文中的“朱漆圆篮”也是红色,这就向我们暗示了夏瑜的家庭应是一个富裕之家。自古以来,能接受教育、能接触政治的只有富人。由此可推断出:夏瑜的父辈应该是接受过教育,并对政治有所了解。那么,夏四奶奶能否理解自己的儿子——夏瑜?从文中对夏四奶奶的细节描写可看出:不能理解。她的行动“踌躇”“面上有羞愧的颜色”。经过对夏四奶奶的分析,小说的主题便迎刃而解:革命者的革命连自己的母亲都不能理解,更何况千千万万的农民?他们都封闭已久,成为了看客。所以这一场革命不能救中国,革命者们必须寻求能救中国的新道路。让学生弄清楚这一点,前文中所写的种种现象,都能够读懂了。
以上是以文章关键词为突破口的一个例子,而那些含义隽永、深刻动人的句子,往往也是理解一篇文章的“钥匙”。以文章关键句为切入点来展开课文教学,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孔雀东南飞》一文,诗歌的主旨是揭露和批判封建家长制度。通过深入研究文本,我发现只要细心分析诗歌的小序,就可以在读诗之前先把握诗歌的主旨。小序中有云:“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可知,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是由双方家长逼迫造成的,诗歌的主旨正是对这种封建家长制度的批判。学生
先把握诗歌的主旨,再详细读诗歌,会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空白悬念,体味韵外之致
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括很多“不确定”和“空白”,这就是文本语言的“空白点”。这些“空白点”并非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恰恰是作者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或布局谋篇的独具匠心。教师若能引导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发现文中的“空白点”,并进行巧妙的“补白”,必能让学生产生“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之感。当然,教师也可在教学中设计一个让学生对“空白点”进行补白的环节,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
如《项链》一文,叙述玛蒂尔德以十年辛苦还清了可怕的债务后,开心地去和昔日好友打招呼,结果却得知了那残酷的真相,小说的叙述到这里戛然而止。这种突然中断令人欲罢不能,思绪不由地展开。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发挥想象,给《项链》构思一个后续。然后在讨论中请学生说说他们所想象的故事结局。如此,往往会“一击石起千层浪”,激活学生的思维。
这种“空白点”似乎是小说家们的至爱。《差别》《等待散场》这两篇小说都留给读者想象的余地。《等待散场》以叙述者沉浸在《天鹅湖》中的“永恒的旋律”结束;而《差别》最后用老板的一句问话结束。小说并没有告诉读者什么,只是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和体会。所以,在教这两篇微型小说时,就可以从结尾切入,让学生在基本把握小说故事情节之后,给小说写一个合乎情理的结局。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