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活动对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2009-03-17周丽英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情绪心理

周丽英

现代学校体育主要有三大功能,即生物学功能、教育学功能、社会学功能,其中体育的生物学功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了体质基础。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概念的重要内涵,重视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学校体育的重要标志,是学生接受教育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健康概念认为:健康是一种完整的躯体、心理和适应社会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伤残和不虚弱。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再一次把健康的概念深化为: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良好状态和道德健康。一般来讲,心理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即无心理疾病和具有积极适应与发展的心理状态。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多,学生中产生心理障碍的人数逐渐呈现上升趋势,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和学习方面会遇到很多心理问,题,如焦虑、孤独和愤怒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必然会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有的专家指出,如果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不健康,那么在将来可能会有两种不良后果:一是长大后形成某种精神疾患,二是长大后由于心理变态走上犯罪道路。学校体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仅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而且要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我国教育工作中长期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忽视良好性格、情绪的培养,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不但有义务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摆脱不健康的行为和心理困扰,走向快乐人生,而且更有义务从一开始就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养成健全人格的环境。也就是说学校教育不应该成为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而是要尽力避免学生发生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预防为主、矫正为辅应该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目前。我国学生的心理问题总趋势是随年龄增加而递增的,据调查,城市在校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0%,初中生约为15.0%,高中生约为19.0%,大学生约为25.0%,比同期国外严重的多。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叶一舵教授认为“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要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含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即身心健康。青少年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如嫉妒、任性、孤僻、逆反心理乃至自杀、犯罪等,迫切要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影响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1自身原因。有些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听不进任何人的规劝,不计行为后果,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对自己的言行缺乏是非判断,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他们对事物的处理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而在个人利益满足以后依然不会想到别人。即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自私自利思想膨胀,要求别人要以我为中心,争强好胜,固执偏见。虽然他们在内心上更加自卑,但在行为上却表现得十分要强,好冲动,自主调控能力较差,情绪波动较大,具有明显的两极性,而且耐挫能力较差。学生在学期间,无论从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动态变化时期,心理上的不成熟主要集中在认知方式、自我管理意识、能力和以往的生活经历等等。他们的心理年龄滞后于生理年龄,对自己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容易受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因而较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2家庭原因。很多问题学生的家庭较为贫困,父母收入较低,而且有一些学生的家庭为离异、单亲等特殊家庭,父母的文化水平也较低,由此可以看出,问题学生的家长有的对孩子采用溺爱和家庭暴力,使学生产生对抗的行为,有的家长言谈举止粗野,满口脏话,有酗酒、赌博和偷窃的行为,对孩子的心灵产生毒害。家庭是人与社会最早的接触点,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会对家庭成员的感知、情绪、情感、个体和能力产生不良影响,尤其对学生的影响更深。这是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情绪和性格等尚未成熟和完善。非完美的家庭关系会导致冷漠、寡欢、孤独甚至自我封闭、自信心差,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交活动时方法简单,无所适从,有时会拒绝交往。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缺一不可。如果父母长期争吵会给孩子心理造成打击,尤其是离异后再缎建家庭,不论孩子跟谁在一起都会引起孩子的敌对情绪和逆反心理,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体现出忧郁、孤僻、敌对、偏执等心理特征。

3学校和社会原因。学生在学习中有不良表现。教师和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和教学的前提,如果教师对待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偏爱优生,冷落后进生,认为后进生是不可救药的,那么,这些学生一旦被贴上后进的标签,就会认为自己反正都不好,不如破罐破摔。对学生课堂上的一些违纪表现,教师没有调查清楚就做出武断的处理,这样处理只能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严重损坏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教师粗暴对待的学生会顶撞教师或在课堂上调皮,以此来维护自尊,达到心理平衡。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辨别是非、抵抗不良诱惑的能力较差,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和不良风气难以正确对待,使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难以正确定位,以致他们在学习上没有动力,行为上没有准则。特别是不良网络严重腐蚀青少年纯真的心灵,损害了他们的健康。

三、体育教学对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体育教学是发现和消除问题学生心理障碍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是进行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过程,这个过程也包括情感上获得成功感的愉悦体验。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学生在学习过程和身体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另一方面通过锻炼可以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障碍、疾病,使紧张、忧愁、焦虑、压抑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使人愉快心情舒畅。目前国内外研究认为,运动锻炼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体育运动改善了自我概念,有利于培育学生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情操。体育活动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并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些效益可能来自持续锻炼所产生的心理影响。

2体育教学对问题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影响。美国加州索尔克研究所的神经病学家弗雷盖奇说:由于我们现已知道人类大脑也会长出新细胞,因此奔跑或其他一些运动可能也会促使人类脑细胞的生长。另外也有实验可以证明,在运动后,脑组织中的核糖核酸会增加10%-12%,核糖核酸能促进脑垂体分泌新的蛋白质分子,有人称之为记忆分子,这种物质对促进人的思维和智力大有益处。因此,在每天的体育教学中,改善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交替转移的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人的感知能力、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等。同时,体育活动的多样性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智慧与实践能力。

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形式的体育活动都对问题学生产生相同的情绪效益,只有科学的体育活动才与一定的情绪效益相联系。

(1)问题学生应积极参加令人愉快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取得最大限度情绪效益的前提,是参加者从项目中获得乐趣并感到愉快。

(2)参加有氧运动或者有节律的腹式呼吸的运动。

(3)参加自控性身体活动。在闭锁性的前提下。重复性的和有节奏性的体育活动不需要太多的注意力。因此在锻炼中,锻炼者的思想是自由和随意的。这类活动通过单调重复性的技术动作,也可能促使锻炼者脑力的恢复,从而有利于锻炼者的情绪健康。

为了积极扩大体育教学对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学校应该有计划地、系统地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校本课程和教学计划当中,以心理活动课的方式,由专业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活动的结合与渗透,使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合力,以减少各校问题学生数目。同时,要及时对问题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一是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二是对家长、教师和有关的教学人员,进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并要科学客观地认识问题学生的成长规律,以便更好地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三是对问题学生进行跟踪研究,总结规律和群体特点,作好学生的预防及问题学生的帮助,必要的时候,应及时将问题学生送校外心理治疗机构进行治疗,学校、家庭、社会要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疾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从而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情绪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