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理论指引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2009-03-17李丽锋
李丽锋
2002年以来,中小学语文进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的教学理念也随之出现,“对话”就是目前中小学广泛运用的一种教学理论。新时代的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流畅的语言表达、健康的人格,成为面对社会的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语文课堂上,有效地利用对话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对话理论的内涵
大多数人认为。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中,理解是对话得以发生的关键要素,理解又是受教育者形成关于自身知识和生活智慧的基础。因此,只有在理解的前提下,个体才能走向他人,才能走向意义的不断生成,使具有真正意义的对话关系拥有构建的平台。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对话无法脱离语言这个领域,但是对话关系又是超出语言学领域的一种特殊关系。因此,现代人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局限对处于不同时期、地域的文本或观点进行对话,不断丰富个体体验,那么人类的优秀文化就可以得到传承,同时也使得人类获得更加完满的教育目的成为可能。
二、对话理论下语文课堂新型的师生关系
1对话过程的平等关系
对话理论本身蕴涵着平等观念的价值预设。在对话者的视野中,自我与世界处于平等的关系之中,即承认对话双方的主体意义和价值并保持平等状态。在平等中进行对话,对教师而言,意味着地位由高高在上降到了和学生同一个水平面的位置,角色由理性权威和知识的传授者、讲解人变为了知识的探求者、讨论者。对学生而言,意味着由低下的、受压迫、受支配的地位上升到与教师同等的地位。由知识的被灌输者、被接受者转换到了与教师同样的知识的探求者、讨论者。师生地位的平等性和师生角色的同一性使双方在对话过程中彼此容易产生角色的认同感,在探究真知的过程中达成共识。基于我国传统师生观念的根深蒂固和由此导致的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性,以平等为前提的师生对话显得特别重要,只有相互平等的谈话才不会变成教师单方面的质问与学生公式性的回答。
2学习过程的合作关系
合作是课堂对话能够延续的有效途径。通过合作,教师从课堂的管理者、知识的代言人变成和学生一起探索知识的合作者,而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教学的旁观者变成了知识的建构者、教学的参与者。其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关键,教师要善于将合作的意识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寻求帮助。师生在合作中学习与交流,在学习与交流中体验更好的合作。
三、对话理论下语文课堂的特点
1充满师生真情,洋溢民主、平等的氛围
师生相互信任、理解、尊重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传统的语文教育提倡知识本位,教师是冷冰冰的、机械的,学生是被动的,师生之间的情感难于沟通。在对话教学中,教师放下架子,从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归还学生话语权,让学生不仅有机会说,而且与教师共同决定着对话的形式和内容。教师尊重学生、尊重差异,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这样既减轻了传统的权威角色给教师带来的紧张感,又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师生都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面对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互容纳。
2学生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
对话的过程既是交流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索、判断的过程。不同的人由于经历、学识等的不同,对同一文本的理解也会不一样,学生在和教师、同学、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也在积极地判断、取舍,他们会摆脱教师的权威。根据自己的经验独立思考而不仅仅局限于依赖教师的思想。学生正是通过这个过程改造了自己,在平等、深入的对话中探索真理,抛却权威话语,是语文教学充满丰富多彩的内涵。
3语文教学充满创新与追求
对话具有内在的未完成性与自由开放性,这赋予了语文教学的未定论性与无限的可能性。在教学中的交流与对话,其最终的目的不是说服与压制,而是在不断汇聚、融合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意义。教师与学生通过真诚的沟通、相互融合,在充满爱、信任与希望的合作情境中不断完善或发展师生的认识。参与对话的每一种观点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存在,同时对话本身也拒绝陈腐与雷同。因此,不断追求与力图创新的对话理论对语文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语文课堂对话中师生要避免的问题
1关于教师
(1)一味附和,失去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一味“尊重”学生,追求“民主”、“平等”,对课堂上学生的观点不作任何引导。任由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去交流,教师此时只是一名课堂管理者。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一些中小学语文教师认为课堂热闹就表明教学的成功。教师应当把自己也放到学生的对话当中,利用自己知识、阅历上的优势,在和学生对话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对话的观点、陈述的理由等加以整理、判断,筛选出大家认可的观点和理由。
(2)强调权威,重回“师道尊严”
在课堂教学中,对话理论的理想化状态不得不受到实际存在的各种因素的制约。例如,学生与教师虽处于同一所学校,但由于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致使他们的关系不能始终融洽,两者在某些方面有时甚至处于对立状态,而这类对立一旦在课堂教学中被“挖掘”出来,往往会影响正常教学;再如教师与学生作为不同的个体,对文本自然有不同的解读,有时甚至出现截然相反的理解,而万一出现这类情况,大多数的老师为了不让学生“跑题”,马上会拿出“师道尊严”,来树立自己的权威,维持所谓正常的教学秩序。
2关于学生
(1)从众心理,听从“权威言论”
对于一些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学生,标准的存在远远胜于自己的理解,这类学生更关心教师将要给出什么标准答案,他们在阅读时也是千方百计寻找所谓的标准答案,迎合教师。“权威言论”在许多学生中是约定俗成的,特别是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更是如此。
(2)唯我心理,走向个性的极端
当今鼓励现在的学生要张扬个性,这是对人性的发现,但现在许多学生却又走向了个性的极端,在课堂对话中更强调自我,因此,忽视教师、文本或其他同学的存在,这种“个性化”的答案延续下去,只能超出语文教学的范围,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历史课。语文课是鉴赏语言文字本身,学生跳出对语言文字的把握,以文字信息为引胚大加发挥,却忘记以文字信息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准确深入的把握,这种“偏激的个性化”阅读往往走向语言信息的外延。
五、对话理论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
1对话的平等性要求学生加强阅读
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表现出强烈的平等性,要实现--这种平等性,合作前、合作中、合作后都应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个体责任感,一个主体不能被另+主体淹没,每个对话者的思想都要展现,并且互相碰撞,以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忽略个体的自主阅读。“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一个不同见解都没有对错之分,正因如此,平等对话、平等合作才成为可能。
2对话的批判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
对话理论珍视每个人独特的阅读体验,让这众多的阅读体验相互摩擦碰撞,激起批判性的思维。对话中绝对拒绝雷同和陈腐,力求每个人都有独到的见解,合作的目的不是巩固知识,而是创新知识。
3对话所要具备的态度要求重视个体的反思
自满的学生可能不屑于对话,或成为对话中的小权威;而自卑的学生又不敢于对话,或成为对话中的接受者……学生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也影响和同学对话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对话能促进对话者的谦虚肯学的意识,注重个体的反思。
4有利于过程性评价的实施
在教学管理中,一直试图改变重终结性评价的评价方法。对话式的语文课堂,不注重理性知识的掌握。而更多地注重精神层面,单纯的标准化考试已无法完全体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在对话中师生间思想的火花、情感的共鸣、精神的陶冶是终结性评价无法检测的,使过程性评价成为必然。
对话理论的出现,表面上看是教师讲课的时间少了,似乎解放了教师,实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将要面对更多未知的因素,教师的备课要更加深入、全面,处理意外问题的能力要求更强。对于学生来说,得到了极大的自由的空间,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知识的掌握对他们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学生的探究精神如何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这是我们应予以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