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归因理论应对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2009-03-17蔡晓蕙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归因心理障碍维度

蔡晓蕙

一、归因理论简述述

归因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于1958年在其人际知觉研究中首先提出。到上个世纪60年代(1965),社会心理学家琼斯(E.A.Jones)和戴维斯(K.EA)avis)提出了相应推断理论,从行为者的具体行为推断其行为意图。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H.E.Kelly)发表《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继相应推断理论之后提出三维归因理论,对海德的归因理论又进行了一次扩充和发展。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朱,心理学家韦纳(B.Weiner)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于上世纪80年代修正了该理论,并运用该理论探讨和解释人们造成自身行为成败结果的原因。自此,归因理论研究进入蓬勃发展的活跃时期,成为社会认知领域内颇具影响力的一个理论课题。

韦纳归因理论模式将人们对成功或失败的归因分为六个因素和三个维度。六个因素——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及其他;三个维度——即起因源维度(locus of causality)、稳定性维度(stability)和可控性维度(controllability)。起因源是指人们的归因是来自于自身原因还是来自于外部环境,来自于自身原因的为内在因素(internal),来自于外部环境的为外在因素(external)。如能力和努力属于内在因素,而任务难度和运气属于外在因素。稳定性是指归因是否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归因不随情境变化的为稳定因素(stable),归因随着情境变化的为不稳定因素(unstable),如,能力是稳定因素,而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为不稳定因素。可控性是指我们是否可以控制该归因,分为可控因素(eonwollable)和不可控因素(uncontrollable),如学习时我们可以控制其努力程度,但不能控制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上述所列举的常见成败归因并未穷尽,对学生而言,还可包含教师教学(方法与态度等)、与他人关系(比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环境影响、学习策略方法等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在三个维度上的分布也并非固定不变。

二、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中常见的几种心理障碍

农村学校里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利于英语教学的客观因素,如:学生多,老师少,大班教学比比皆是,课堂教学活动难以展开;家庭成员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滞后,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教学的软、硬件往往不尽如人意,教学设备落后,教师知识陈旧,等等。

对学生自身而言,也表现出某些心理障碍。害羞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表现。我国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孩子,从小就因传统思想的影响,没有受到积极鼓励而充满自信地去自我表现,这种影响一直伴随他们长大。因此一进人英语课堂农村学生的那种羞于开口,怕出错误,怕被嘲笑,表现欲不强。不善合作的特征就显现出来。即使给他们课堂时间讨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会僵持在那里或沉默不语,这在初学阶段较为多见;随着所学知识量的逐渐增加,部分学生开始感到压力很大,他们或是由于课堂内外的表现落后于人,或是因某个阶段的成绩不理想而表现出一种十分焦虑的心态,少数学生甚至因此而失去信心。

焦虑的过度发展有时就会转变成恐惧,对英语心存恐惧的学生害怕上英语课,在课堂上甚至有些学生在课外都害怕正视老师,他们害怕参与一切课堂活动,从来不敢提问,长此以往,学习中的问题越积越多,成绩自然不会理想。而成绩不好有时直接导致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的厌恶,更有甚者,少数学生会发展为一种逆反心理。学生不但在心理上对英语产生抗拒抵触情绪,更可能做出过激行为,如故意扰乱课堂秩序,顶撞老师,破坏他人的英语学习工具等,对整个班级的学习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三、归因理论的运用

综上所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归因理论原则,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针对学生归因特点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对其学业成败的归因倾向不同。由于学生在其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信念体系不同,对同样学习结果的归因不同,并随着个体信念体系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有不同归因倾向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例如,对于有焦虑心理的同学,教师要逐渐引导他们对失败作出努力不够的归因,并通过适当强化使其逐步改变其原来的归因方式,从而增加其学习的信心。而对于有逆反倾向的学生,教师绝不能一味地加以指责,而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缺点,客观地分析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2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正确评价

许多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教师会经常对男生的非智力方面的品质提出批评或要求;对智力方面的品质作出积极的口头评价;在失败的情况下,经常会指出男生而不是女生动机方面存在问题。由于教师对男生和女生的评价不同,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男生和女生对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作不同的归因。例如,在这样的评价中,女生在失败时自然而然会较少地意识到努力程度对自己学习的影响,使她们比男生更多地进行能力低的归因。由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公正,要做到一视同仁,尽量减少对学生归因产生消极影响,千万不能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能力低下。

3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多作努力归因

要让学生明白,无论成功与失败,主要源于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内部原因,如努力、注意、学习方法等,因为这种归因方式才是积极的、有益的。这些内部原因中尤其要强调努力的作用。一般而言,无论是对优生,还是对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均是有利的。因为把成败的原因归于自己努力,能够激发成就动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和坚持性。对优等生来说,可使他们不至于过分骄傲,以便今后能继续努力。对差生来说,也能使他们不至于过分自卑,不会因一时的失败、挫折而降低将来会取得成功的期望,也会进一步努力学习,争取以后的成功。当然,对于学习确实无能的人,可以给他一些相对容易的任务,然后把成功归因于稳定性因素中的能力等,以增强其自信心,以期起到更好的激励效果。

4对学生在外语学习的挫折感要正确引导

学生在学习外语时,经常会由于成绩不理想而产生挫折感。挫折感一般会给学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其产生消极的行为反应,上文中提到的焦虑、恐惧、厌恶及逆反均属此列。作为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学习挫折进行归因,化消极为积极,激励学习信心,使其产生新的期望。为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正视挫折,实事求是,找出哪些现象是导致失败的自身原因、可控制的原因,哪些因素是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才能对失败原因予以准确把握。如果是自身的、可控制的因素造成的失败,就要克服自身不足,通过努力去获得成功。如果是外部的、不可控制的稳定因素造成的失败,则需要降低原目标的重要性或重新调整目标,否则目标达不到,就难以克服挫折感。

5从教师自身入手,运用好归因理论

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归因,而且还可以借助其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归因。其中把握好教学内容和考题难度是十分重要的方式之一,因为教学内容和考题的过难或过易,都会使学生对自己的成败做出不切实际的归因,并影响其随后的学习。如果内容或考题太难,势必使学生重复失败体验而把失败归因于能力差,尤其是经过刻苦努力后仍旧失败,更是如此。而学生一旦把失败归因于内部,他们就会在学习中丧失信心,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和坚持性。如果内容或考题太简单,学生很容易获得成功,他们就会沾沾自喜,认为用不着努力也能学好,最终得出自己能力强的归因,从而降低学习的努力程度。因此,教师要适当把握难度,做到难易适中,既让学生感到力所能及,又让他们认识到只有通过个人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持续稳定地发展。

归因理论从最初在运动心理领域的广泛研究与应用到近年来被引入教学领域,历经了40多年的一个过程,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取得如下共识:该理论以其比较完善和实用的体系,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英语教学领域,归因理论对于学生的学习期望、动机、热情、行为的持久性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业成败,训练与培养他们积极的归因方式倾向以获取未来学业的成功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对于转化外语学习中大量的不成功者(差生),使他们摆脱失望和无助的情绪,战胜心理障碍,树立信心,维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最终取得外语学习进步也有着极大的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我们相信,合理地利用归因理论指导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会有力地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高。对于农村英语教育而言,更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猜你喜欢

归因心理障碍维度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人生三维度
学校自评自主性缺失归因及强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