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理解的联想与扩散式激活

2009-03-17肖明惠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结点语篇单词

肖明惠

英语阅读能力是影响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却是一项困难的工作。许多学生在阅读时尽管大部分的单词都认识,有时却仍然无法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或者对于课后的问题回答不出来。笔者在近年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发现,这些学生在英语阅读课文或文章的时候,仅仅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单词上面,习惯进行字对字的潜在翻译,然后用汉语思维理解文章大意。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也往往着重句法结构分析,而忽视了通过词汇、语义和语境激活学生相关认知域。本文从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以联想理论和扩散式激活(Spreading Activation)理论为指导,阐述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联想意义的理论和扩散式激活理论

1联想理论和扩散式激活理论的含义所谓联想,是人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迪斯(James EarleDeese)在1965年提出语言联想意义的理论:从互相联系的字词网络来考察语词的意义。认为一个词的意义是由它所能引起的其他反应词(联想词)决定的,联想理论中一个词和它的反应词实质上就是体现对应关系和联结关系,以相关性为基础的概念群。Deese的观点与认知语言学家Lakoff,Cmh等提出的ICM认知模式有共同点。他们认为认知模式就是大脑中储存的有关某一特定领域所有知识的表征。认知模式是形成词的概念意义的基础。认知模式有大有小,小到一个语境(如building a house),大到多个语境的整合(如in the railway station)。认知模式不是孤立的,而是涉及各种知识的组织形式。

2联想理论和扩散式激活理论时阅读理解教学的重要意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词与词之间的联想、意群之间的联想,对阅读材料的事件进行相近、相似、相反或关系联想,可以更好地考察阅读材料的语词意义,更加深刻地了解课文内容。这样已学过的知识与即将学习的知识相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把“扩散式激活”理论应用于阅读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了解语义的联系、段落的连接,掌握内部结构之间的层次关系,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理论指导下的阅读理解教学

1词汇的联想与扩散式激活

先按照扩散式激活的激活过程,把词汇表中的一些单词和文中的重要单词分类。根据扩散式激活理论,激活的过程是逐步扩展的,当一个概念被加工或受到刺激,在该概念结点就被激活,然后被激活的结点再沿该结点的各条连线,同时向四周扩散,先扩散到与之直接相连的结点,再扩散到其他结点。

我们将课文中出现的具有共同特征的词汇紧密联系起来,如将“ship”,“liner”,“lifeboat”归为一类,将“colossal”,“large”、和“watertight”,“unsinkable”一同用于修饰“compartment”,将“crew”和“passenger”归为一类来理解当邮轮撞上“iceberg”(冰山)沉没时显现出的恐慌心态而“tremble”,并先后“D1unge”(挑人刺骨的冰水),最后造成死伤多人的悲剧“tragic”。学生们可以一目了然地明了词汇之间的紧密疏远关系,容易记住单词。在进行了单词的扩散式激活分析后,可以根据联想理论进行知识的扩充。“ship”与“sail”之间存在着事物及其特征的连接关系;“sMp”与“train”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另外有些词汇可以通过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关系联想来寻找它们的同音词、形近词、近义词、多义词或者反义词等。例如单词中“colossal”这个单词不太常用,一般学生不容易记住,这时我们可以把它与一些拼写相似的词进行联想,或者用已知单词与它产生联想,进而记住这个单词。从拼写上可以看出“cobssM”中间有个“loss”,“loss”是学生们熟知的单词,如果让学生记成“即使这艘船损失了一些东西,仍然很庞大”那么学生就很容易记住这个单词的意思,而且容易拼写。其次,“colossal”还有很多同义词和反义词,教师在讲解时也可以列举一些,如“a big wind”、“a large city”、“a small matter”等。对于这些词的讲解最好放在具体的词组或者句子中,这样抽象的单词就变得具体化了,越是形象具体的事物,越容易使学生产生联想。所以如果只是写出“big”,“large”,“small”等这些词,学生可能转瞬即忘。

2语篇的联想与扩散式激活

在教师讲解整个语篇内容的时候,要尽量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认知。阅读文章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水平越接近,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越深刻全面。

(1)阅读理解中语篇的联想。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表明,恰当地运用背景知识可以促进阅读理解,有关背景知识的教学活动可以大大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Beaugrande&Dressier(1981)指出一段言语之所以能成为语篇必须满足以下七个条件:衔接(Cohesion)、连贯(Coherence)、意图性(Imentionality)、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信息性(Informativity)、情景化(Situationality)、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他们还提出了须从“认知加工、激活相关知识”角度来论述语篇的生成和理解过程。这与联想理论和扩散式激活理论有相同之处。阅读理解是一个认知的过程,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例如,“泰坦尼克”号在航行中与冰山相撞,最后沉没的事件。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可以边讲边提出一些问题,比如“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时间、地点和发生沉船事故的原因来促进学生思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因果联想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

(2)阅读理解中语篇的扩散式激活及对学生预测和猜测词义能力的作用。

在扩散式激活中既有语义的激活又有词汇的激活,从而对已有的知识也进行了激活。当某个词语激活了某个认知微观世界之后,其中的有关信息就可能被调用出来,通过填补相关的缺省值来获得语篇的整体意义。在“The Loss of the Titanic”这篇课文中通过一些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如“Loss”、“ship”、“flood”等词汇,可以激活相应的认知知识,从而知道这篇课文的整体意义。

当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通过对词汇的扩散式激活来进行预测和猜测词义。看到文中出现“ship”这个单词时,鼓励激活一个与之相近或相联系的一系列词汇。如:“liner”、“caption”,“sail”等词汇。这样通过具体词汇想象相应的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另外,在遇到不认识的词汇时,可以通过相邻词汇和上下文的句义来猜测词义。这些只有在进行扩散式激活之后才能猜测或者预测出来。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语义和词汇的扩散式激活能力的训练。

3句法的联想与激活

英语的语法结构与汉语的语法结构是不同的。英语有人称、时态和语态的变化。时态的变化是通过动词表现的,中国的学生在阅读中对于复杂的句型往往弄不清时间顺序。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语篇上下文的语境分析,讲解语法和句型,对比分析容易混淆的句法结构。如“The Loss of theTitanic”主要讲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因此在时态上多用过去时和过去完成时。在看到表示因果关系、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句型时,从联想和激活的角度分析更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三、总结

阅读理解是一种认知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不断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同时通过联想与扩散式激活培养学生的想象、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联想理论和扩散式激活理论,对语篇和词汇进行联想和激活,了解文章的内部结构,推导词汇和语篇的意义,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从相互联系、认知激活的角度来考察阅读理解,在教学中努力发现词汇与语义的扩散规律,对词汇和语篇进行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关系联想,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在阅读中,当某个词语激活了某个认知世界之后,其中的有关信息就可能被调用出来,这样就可以建立各种联系。学生凭借认知世界中所储存的知识,通过联想,就能正确解读语篇。

猜你喜欢

结点语篇单词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单词连一连
看图填单词
Ladyzhenskaya流体力学方程组的确定模与确定结点个数估计
看完这些单词的翻译,整个人都不好了
基于Raspberry PI为结点的天气云测量网络实现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基于DHT全分布式P2P-SIP网络电话稳定性研究与设计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