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李镇西的语文阅读动机激发策略
2009-03-17于军民
于军民
学习行为是由学习动机引发的,学习动机是有效学习的极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激情,是高明的教师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重要且必需的手段。在这一点上,可能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动机激发策略。本文拟就李镇西的语文阅读教学动机激发策略(以《给女儿的信》的教学为例)作一探讨,以期能给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以有益的启发。
一、沟通生活的移情策略
李镇西注重将文本阅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沟通,让学生能够从文本中读出时代的讯息和自己的生活内容。教师的引导要由文本阅读“进而联想到今天的时代,甚至联想到自己”,要“读出自己,读出问题”。如此,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变得更加贴近,对课文的亲近感增强,自然能够产生一种阅读冲动。在《给女儿的信》一课的教学中,沟通生活的移情策略运用得极为充分。比如,他在学生整体阅读课文后给的第一个重要提问:“我有一个问题,你们可要实话实说——你们在14岁有没有想过爱情?”为了打消学生顾虑,他进一步补充说:“放心,李老师不会问你具体是怎么想爱情的。呵呵!”这个提问既是引导也是要求学生,文本阅读应该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发挥阅读先见在文本阅读中的作用,从而形成相应的阅读心境。只有如此,文本阅读才能激发兴趣,在文本接受者和写作者之间形成有意义的对话一或产生情感共鸣,或激发观点碰撞。事实上,此问题一出,“绝大多数同学都举起了手”,“多数人都想过”。显然不少同学通过课文阅读产生了情感共鸣,这为以后进一步细读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动力基础。在研读文句“他们一会儿看天,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传情”时,随着教师的引导,“教室里一片宁静……他们显然也被文中的爱情打动了”,随后同学们唱起了《浪漫的事》,“歌声把所有同学都感染了”,“我的眼睛潮湿了,鼻子开始发酸”——本节课的高潮就在沟通生活的移情策略的运用下适时到来!这堂课,李海林评“上得非常生活化”,教师“在由‘文本的解读向‘生活方面延伸的时候…‘举重若轻,水到渠成”。这恐怕也是这堂课最为得意的神来之笔。
二、课堂主体的强化策略
课堂教学有若干主体,学生主体、教师主体、文本作者主体甚至文中的人物形象主体。应该说,对每一个主体李镇西都能给予相应的尊重。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李镇西尤其强化了学生主体、教师主体、文本作者主体。既避免了传统教学对教师主体的一味倚重,也避免了时下一窝蜂的所谓的“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的文本阅读对话。
对于作者主体,李镇西认为他“参与了我们的对话与交流,引导着、影响着、制约着我们的理解”,因此。课堂阅读与对话必须尊重文本作者这一主体。由于作者主体的沉默型特点,该课对作者主体的尊重主要通过教师的“代言”实现。教师以作者苏霍姆林斯基的推崇者的身份结合文本阐释了作者的爱情观,“使同学们对苏霍姆林斯基充满了敬意”。与此同时,教师也鼓励学生提出对作者观点的不同看法,显示了对学习主体的充分尊重。李镇西主张教师有效引导下的“学生自由发言”,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观点,然后适时导向深入阅读。这既避免了放任自流的语文教学流弊,更实现了对学生自主阅读的尊重,激发了学生的文本阅读热情。在这篇课文的切入方式上,教师并没有抛出一个具体的问题,而是从尊重学生的感受的角度让学生畅所欲言,设计的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这种处理。使学生可以不带任何负担、任何压迫感进入文本、感受文本,对文本的认识轻松、真实、自然。这种处理方式,是课堂预设与生成的最佳结合。
李镇西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也不讳言教师主体的存在。“教师的存在,是教学系统的突出特色,是教学区别于一般的学习活动的关键所在。”李镇西上《祝福》的最后一堂课时,整整一节课,几乎就是他的“一言堂”。在不少老师的眼里,这是典型的教学“致命伤”,却得到包括语文名家钱梦龙老师在内的有识之士的肯定,因为它绝不同于我们司空见惯的那种体现教师话语霸权的“一言堂”。在《给女儿的信》的教学中。当学生热热闹闹讨论课文(如分组讨论“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一段)时,他作为课堂的一员也不时见缝插针,摆明自己的主张,当然他也绝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他要强调的是作为课堂一员的平等的话语权。李镇西对课堂各方主体的充分尊重,正是他一以贯之的民主、平等教育思想的体现,正因此,学生从对权威的尊崇、服从中解放出来,真实、自由、开放地阅读文本,从而获得了相应的阅读动力。
三、幽默风趣的减压策略
生活中人们都愿意跟幽默风趣的人相处,因为幽默风趣的人能够给周围的人带来轻松愉快。李镇西的课一向注重幽默策略的运用,他深知幽默策略是调节课堂气氛、舒缓课堂压力、实现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重要手段。这种策略的运用,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平等作风、民主意识和“亲民”形象,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较少感到一种来自教师权威的压迫感,从而可以表现出更多的学习个性、更强的学习热情,可以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温暖而安全的班级气氛”。在这篇课文的执教中,幽默策略运用得也是极为充分的。由于成功运用了幽默策略,一节课45分钟,“大家忍不住笑了起来”,甚至“爆笑”的时候多达9次。教师设计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大家展开热烈而紧张的讨论。这个过程学生既享受思考的乐趣,也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为此,教师以幽默方式引入总结性发言,既是教学预设的必需,也是舒缓课堂紧张气氛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进人下一轮紧张的理性思考的一个必要的缓冲,甚至是下一轮冲刺的加油站——使学生能够以更加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接下来的文本学习活动。
四、尊重人格的批评策略
和许多教师一味的表扬策略不同,李镇西的课学生虽然敢于大胆地张扬个性,但遇到出错的时候,李老师也绝不包庇。但是,他的高明之处在于批评策略拿捏得恰到好处,学生往往对批评心悦诚服且印象深刻,不大容易下次再犯。在识读字词阶段,有两位同学读错了字音。余鑫同学被教师特别抽出来回答“幢”字,但读成了“dong”。教师说:“很遗憾你读错了,这个字应该读——”在其他同学作了正确补充后,教师继续对余鑫说:“我知道你以为自己能够读正确而没有去查。那么有没有一个dong字呢?有的,但是写法不一样。”教师既明确指出了错误,也对出错的原因提出了批评——想当然,未查字典。教师在面对学生提出批评时,语调平和,措辞讲究——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有负教师厚望(教师特别抽出来)的自责,又丝毫无损对出错学生人格的尊重。这样的批评策略,保护了学生自尊的同时,也保护了学生参与接下来的文本阅读和问题讨论的积极性。
五、至真至诚的表扬策略
与李镇西的批评策略相比,他似乎更加擅长对学生的赞扬,以此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家长、教师的赞扬,他就更可能产生学习动机,激发出学习韵兴趣。李镇西深谙此理。他的表扬策略的运用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情形。一是纵情赞扬。这主要应用于对学生的表现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发现。二是对正确回答的及时、有力的肯定。这种时候他往往较多地用到“好!”“很好!”“对!”等字眼,语气坚定而真诚,随后一般会进一步就同学的观点进行适切的阐释说明,避免了简单粗疏、空洞无物、索然寡味的话语肯定方式。三是对有一定合理性、但还不够完整的文本的解读先肯定再提希望。这种时候教师往往不会作直接的补充说明,而是会引导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完善,避免了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在《给女儿的信》一文的教学中,李镇西采取的主要是后两种表扬策略。这恰好说明他对学生的表扬是很有分寸感的,绝不随意拔高,但也绝不敷衍了事。
六、“煽风点火”的递进策略
程红兵评价李镇西的课善于“煽风点火,挑动群众斗群众,让同学们相互质疑问难,让同学们相互解答对方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个评价是很中肯的。同学问要互相答疑,就必须深入文本,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比如他在郑州铁路二中借班上《冬天》一课,一男生质疑课文“通篇并没有写到冬天,好像有些文不对题”。教师一方面肯定“这个问题非常具有科研价值”,另一方面发动全班同学与这位同学展开了针尖对麦芒的相互问难,最终使问题在深入的研讨中逐渐明朗化。其实,在《给女儿的信》一文的教学中,这种“煽风点火”的递进策略也得到了运用。在这堂课的后半程,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你们读了这封信以后对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有没有不同的看法?杨晓梅与金薇互相“诘难”,如同李镇西自己所说,“从这里可以开始许多观点交锋,但遗憾的是,课堂时间快结束了”。于是教师趁机说:“下课以后我们还可以继续争鸣。”将“风”煽到了同学们的课后,延伸了课堂学习。我们不难想见,全班同学课后会就这个问题作出怎样的激烈而精彩的论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