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型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

2009-03-17李金珠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体育教师素质教育

华 军 李金珠 李 珺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全面贯彻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体育教师是新课程标准的执行者和参与者,是新课程改革的主体,也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关键,其知识结构、教学能力与水平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标准的贯彻与落实。为此,体育教师需要对自身的能力进行重新认识与构建,需要用系统性、超前性的思维去分辨、拓展、定位、完善,以形成最佳能力结构,力争成为新形势下的复合型体育教师。

一、对体育教师培养目标与体育新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1体育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培养目标

体育新课程标准方案中提出了人才培养目标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这种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认真领会精神实质,根据培养目标,努力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的,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体育人才,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满足当代,而且更要注重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逐步构建起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提高综合素质于一体,适应当前体育素质教育和适应新课程标准教学的要求,富有时代特征,多能一专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2体育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培养模式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育教育的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就体育教育而言,至少出现了三种转变:一是由单一的知识教育向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转变;二是由学校体育教育向全社会的终身体育教育转变;三是由以往传授与继承固有知识为重点的封闭式体育教育向着重培养学习者创造精神、思维和能力的开放式体育教育转变,这三大转变意在倡导和培育一种新的适应体育教育模式需要的体育思想。

因此,体育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的培养,必须适应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改革,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确立新的教学价值观,改革传统教育观。改变单一的体育教育观念为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娱乐教育、竞技教育和生活教育等观念;改变阶段性的学校体育为全民体育和终身体育观念;改变由培养知识型人才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使其具备兼做多项体育专业工作的能力,实现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教育能力的、多能一专的复合型人才。

二、新课程标准下复合型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构建

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建立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教学模式

教育思想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是高素质教师的灵魂。随着课程标准的改革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培养的学科型、知识型教师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培养复合型、创造型的教师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当前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现代教育思想聚集于两点:一是实行素质教育;二是培养创新精神。具体到体育学科而言,在指导思想上,应由过去的注重“三基”教育向重视健康的观念转变;在教育观念上,应由“应试教育”观向“素质教育”观转变;在体育意识方面,应由阶段体育的意识向终身体育的意识转变;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2创新教学手段,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区别对待的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的“学”是内因,占主体地位;教师的“教”是外因,占主导地位。所以,在当前和未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树立学生主体性教学思想,认真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大胆创新教学手段,力求达到在良好的氛围中寓教于乐,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兴趣性,增加教学的娱乐性,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在此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有选择性地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最大程度地覆盖学生群体,达到最大的锻炼效果与健康目的。

3构建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创建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只有在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下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关系,学生才会感到精神上的超脱、自由,从而自主地思考,大胆地提出个人见解和理论假设,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通过营造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增加教育教学实践的机会,重视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把体育课程的教学与中小学教学实践相结合,强调从技能到能力的转变,并强化教育类课程,适当引入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教师专业化水平。

4积极改革课程体系,走多化人才培养之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育教育的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就体育教育而言,至少出现了三种转变:一是由以往传授与继承固有知识为重点的封闭式体育教育向着重培养学习者创造精神、思维和能力的开放式体育教育转变;二是由单一的知识教育向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转变;三是由学校体育教育向全社会的终身体育教育转变。这三大转变意在倡导和培育一种适应体育教育模式需要的体育思想。因此,为适应当前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和社会对体育人才的不同需求,学校应积极改革课程体系,走多元化人才培养之路,使学生适应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这种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实现课程的综合化,即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学生日常管理必须依靠各方面力量,并采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体水平。其一,要本着一切为学生服务、一切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的宗旨,树立调动学生学习主观性、创造性的管理理念:其二,日常教学管理应顺应社会的发展、遵循市场规律的要求,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出发点;其三。深化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提供跨校、跨系选修课程、远程教育的平台及广阔的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社会需求有针对地学习有效、实用的知识;其四,给学生提供充足实习、实践时间和场地,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社会和认识社会。

6加强学科间的内容整合,树立培养复合型体育教师的指导思想

现行的体育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要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案,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的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体育人才。因此,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应重新架起学科之间的桥梁,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从而拓宽学生的视角,激活学生的思维,建构学生开放式的知识结构。在知识交叉与融合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逐步构建起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提高综合素质于一体,适应当前体育素质教育和适应新课程标准教学的要求,培养富有时代特征、多能一专的复合型体育教师。

基础教育改革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一次从教学观念到教育行为的全方位、整体性、根本性的变革,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改革,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变化,体育教学任务、体育职能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现行的体育教师培养必须打破传统的单一培养模式,树立新型的体育教学观念,不断研究和探索符合当前社会教育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的体育教师成为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主宰,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顺利、深入实施。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体育教师素质教育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