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际教学法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2009-03-17陆方喆

理论纵横 2009年12期
关键词:系统功能交际法对外汉语教学

陆方喆

摘要:交际教学法受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认为语言的本质是一种交际工具,人们在交际中学会语言,并在交际中应用语言。本文介绍交际法产生的背景及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并在该教学法的指导下设计了一份课堂教案。

关键词:交际法;系统功能;对外汉语教学

引言

一种教学法的产生与一定的语言观和学习观密不可分。对于语言本质的认识和人类语言习得机制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采取何种教学法来教授语言。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本质是一套符号系统,他们相信,只要掌握了一种语言的系统,就能学会这种语言,而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不断地刺激一反应。在这样的语言观和学习观的影响下,人们相信,只要学生了解了词语组合关系(老师教给学生句式、结构),就会利用聚合关系说出无限多的句子来(用替换的方法把学过的词语填进相应的句式里),由此便产生了语法翻译法、听说法等关注语言结构本身的教学方法。与此相反,当人们把语言的交际性作为它的本质,认为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人们是在与他人的交际中学得语言时,交际教学法便应运而生了。

一、交际法产生背景及理论基础

交际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eMng)又称功能法(FunctionalApproach)或者功能一意念法(Functional-notional Approach)。“交际”既指语言学习的目标是为了沟通、交际,也指语言学习的过程是在一种交际的环境之下。交际法的产生分别得益于语言理论的多元化和西欧各国的语言交际需求。20世纪60年代,听说法和情景法的语言学基础分别在美国和英国受到质疑。乔姆斯基批评结构主义只关注语言行为,不关注语言能力;韩礼德则批评结构主义只关注语言的结构,不关注语言的功能。

欧共体内部,因劳工和移民人数的大量增加而带来的对外语学习的需要促使欧洲理事会制定新的语言教学大纲。1971年欧共体文化合作委员会在瑞士召开了对成年人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的专题座谈会,根据欧洲语言学习者的需要讨论制订欧洲现代语言的第二语言教学大纲。专家们经过三年努力完成了欧洲一些主要语言的教学大纲——《人门阶段》,其中特别吸收了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A,Wilkins)提交的以交际为标准而设计的功能意念大纲的基本要点。功能意念大纲强调把功能作为英语语言课程设置的基本组成部分,而和结构主义大纲不同,结构主义把语法结构当作教材的基本组成部分。与那些过分强调语法形式的方法不同的是,功能意念大纲十分重视在具体语境中语言的语用目的或实用目的。功能意念大纲并不一定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首先,它不是一种教学法,它仅仅是大纲。然而,它重视语言的功能目的,并提供语言环境以实现这些目的,这样,它就宣告了旧教学法时代的结束,开创了语言教学的新时代一交际教学法。

交际法的理论基础来自海姆斯、拉波夫等人的美国社会语言学和弗斯、韩礼德等人的功能语言学。“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是交际法的核心概念,是由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针对乔姆斯基(Chom-sky)的“语言能力”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包括乔姆斯基提出的“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能力,而且包括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由此,他首次提出了包含“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两个方面的交际能力。海姆斯认为。交际能力表现在四个方面:1、能组织合乎句法的句子;2、能判断语言形式的可接受性;3、能在适当的环境中使用适当的语言;4、知道语言形式出现的或然率(是常见的还是罕见的)。卡纳尔(Canale)和斯温(Swain)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交际能力涵盖以下四种能力: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语法能力就是乔姆斯基所说的“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是指语言交际所发生的社会情境的理解,其中包括角色间的相互关系、参与者共享有的信息及交际目的等;语篇能力是指对独立的信息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力,以及对篇章结构上语篇意义表达上的理解离;策略能力则指在语言交际中如何开篇、结束、进行、修正和重新进行语言交流的能力。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理论与海姆斯的观点不谋而合,他提出语言的三种功能,概念、人际、语篇,把语言的分析范伟扩大到句子以外,从而将语义、语用和语法关联起来。

交际法的语言学习观强调以下四点:(一)交际语言教学应遵循自然的语言习得过程,即在交际中学,而非学是为了交际;(二)语言学习的最佳途径是在社会环境中的运用学习;(三)如果强调交际,外语学习将会更加有效;(四)语言学习是一个有意义的协商过程。

二、交际法的教学原则

大卫·纽南(David Nunan)把交际法的教学原则概括为五大特征:①强调运用目标语学习交际。②在学习情境中使用真实语篇。③提供机会使学习者不仅重视语言而且重视学习过程自身。④扩充学习者的个人经验。因为它对课堂学习有重要意义。⑤试图将课堂学习与课外语言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交际法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而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上,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人们认识到,如果以学生的需要和感情为中心,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外语学习将更为有效。由此,教师的角色也由原来的课堂主导者、控制者转变成学习的促进者、管理者和参与者,同时还应该是需求分析师或咨询师,随时准备为学生解答疑问。相应的,学生一改传统教学法中被动的接受者的角色,在语言学习中变得更为积极主动。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生生”、“师生”交流之中,尽力使自己的意图被他人所明白,在交际中学会交际。他们独立地负责、管理自己的学习,而不是消极地依赖老师的指导。

交际教学法的课堂环境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移情,即能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情,允许在口语练习中错误的发生,并且多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课堂的教学目标并不是确定唯一的,而是因学习者不同的学习意图和材料而异。总体而言,交际法的教学目标为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包括掌握语法知识和词汇,掌握话语规则的知识,知道如何运用不同的言语行为,如请求,道歉,感谢,邀请等,并知道如何对其做出正确的反应。

交际法的教材主要有三种,一种以课文为主,一种以任务为主,还有一种是真是教具。以课文为主的教材,多建立在结构研究上。也有一些以交际为中心的,比如《交流》这本教材就采用了可视提示、录音提示、图画和句子片段来开始谈话。任务为主的教材则提供了大量的游戏活动、角色活动、任务活动等。真是教具则来自日常生活,比如路标、杂志、广告以及可以用于交际的材料,像地图、图画、表格等等。

交际法的教学步骤可归纳为如下几条:(1)用学习者的母语介绍简短的目的语对话;(2)口头练习这些对话;

(3)根据对话内容问答;(4)围绕对话主体结合个人经验回答;(5)从对话中提取一个基本的表达方式或者具有某个功能的结构集中学习;(6)让学习者发现句式规律;(7)口头翻译活动;(8)口头生成活动;(9)抄写课本中尚未出现但已经练习的对话;(10)从作业中采集样本;(11)口头提问以评估学习效果。

由于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交际法主导的课堂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以实现其在交际中学会交际的目标。交际法课堂里经常采用的活动有:

1信息差活动(Information-gap activities)。日常生活中。人们交际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获取信息,只有当交际双方之间存在着信息差时,交际才有必要和可能发生。因此,在交际法课堂里,许多活动的设计遵循信息差原则,使交际双方拥有不同的信息,通过使用目的语交际,获取自己所不知道的信息。

2拼图游戏(jig-saw activities)这个活动也是基于信息差的原则,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拥有完成某项活动所需的一部分信息,整个班级必须把散落在各小组里的信息拼合起来才能完成所布置的任务。为了将不同的信息整合起来,学生就不得不进行充满意义和内容的交际。

3信息收集(information gathering activities)使学生用目的语以调查问卷,个人采访等等形式获取所需信息。

4观点分享(opinion-sharing activities)在此类活动中,学生比较各自的观点、信仰和价值观。如让学生按照重要性在制定旅行计划中给若干决定因素排序。

5角色扮演(role play)学生分角色表演某个场景,可以根据提示的线索,如图画、文字等,也可依照事先写好的脚本。

三、交际法指导下的课堂设计

在本节,我们将按照交际法的教学原则设计一堂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教案,我们选取的教材是在海外颇受欢迎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跟我学汉语》第一册,教案设计对象为第一单元第一课“你好”。

教案样本:第一课你好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最基本的打招呼用语和自我介绍

2熟悉汉语拼音的字母和拼法

3初步感知汉字字形

(二)教学内容

1交际功能:(1)打招呼

(2)自我介绍

2语言要点:(1)人称代词:你、我、他

(2)动词谓语句:我叫/是……

3语音教学:(1)以本课词语为例,帮助学生熟悉汉语拼音的拼合。“你好”的变调。

(2)介绍零声母

(3)学唱拼音字母歌

4初步感知汉字字形

5熟悉课堂用语

(三)教具

录音机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步骤(45)

1课堂热身,导人话题(5)。

教师用汉语向全班学生打招呼:大家好,我叫×××,很高兴见到大家。考虑到学生为零基础,教师应发音清晰、有力,语速中等。打完招呼后,请学生猜刚才听到的话,教师可给予一定的暗示。待学生准确地猜出刚才所说的话后,便可顺利导人话题。

2课文学习(10)

用汉语请学生将书本翻到第一页,简要介绍本课的学习目的(可用学生母语),教师领读课文内容,学生跟读,可齐读、点读、轮读。教师介绍语言点,语义、语用。可扩展介绍“你叫什么名字”、“他叫x×x”、“很高兴见到你”

3课堂活动(15)

活动1围绕打招呼主题,设计一个音乐活动“你好”

A:你好,我叫

B:你好,我叫

A&B:很高兴认识你

放音乐,学生们在教室中围成内外两个圈,反方向行走。行进中音乐突然停下来,学生与另一个圈中离自己最近的同伴打招呼,自我介绍“你好,我叫~很高兴认识你”

活动2取名字

老师询问学生的中文名字,如有,请学生解释含义,如没有,帮学生取一个。将全班同学的名字都问清楚后,写在黑板上,让同学感知汉字字形。

4语音教学(10)

(1)词语的拼读:

①“你好”两个上声连读,“你”改读第二声。

②“我”、“王”和“卫”都是零声母音节,拼写时要把u改成w。

(2)拼音字母歌

让学生听音乐并跟唱。

5检测并布置作业

教师请学生上台表演今天所学的内容,尽可能多地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作业:用汉语告诉父母和朋友自己的中文名字。

本教案的设计遵循交际法的原则,课堂活动充满大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在快乐交际中学,并且在交际中检验学习的成果。使用富有意义的真实语料,创造真实的交际环境。教师始终扮演学习的促进者和语言资源的角色,让学生来主导自己的学习。

猜你喜欢

系统功能交际法对外汉语教学
浅谈交际法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公路路面现场检测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
浅谈英语教学法交际法与其它教学法的配合应用及发展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基于J2EE的牛奶销售系统设计与开发
初探交际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基于MATLAB设计学生成绩查询系统
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