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苯二氮 类药物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2009-03-16邹达辉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4期
关键词:苯二氮疗效

邹达辉

[摘要] 目的:评价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苯二氮 类药物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苯二氮 类药物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因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洗胃、补液、保护胃黏膜及制酸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纳洛酮注射液0.4 mg静推,严重的患者间隔30 min可重复使用1次,随后给予10% GS 250 ml+纳洛酮注射液0.8 mg静滴。结果: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结论:纳洛酮注射液是治疗苯二氮 类药物中毒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 纳洛酮注射液;苯二氮 类药物中毒;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59.7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1(2009)02(a)-158-02

2000~2007年,我科应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苯二氮 类药物中毒患者40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入院顺序将确诊为苯二氮 类药物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18~50岁,平均25.5岁,处于嗜睡状态31例,处于昏睡状态6例,处于昏迷状态3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16~52岁,平均24.2岁,处于嗜睡状态28例,处于昏睡状态9例,处于昏迷状态3例。80例患者口服苯二氮 类药物10余片至200余片不等。服药后就诊时间在1~10 h内。两组年龄、性别、服药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患者病情及插管条件许可下,应尽快给予插管洗胃,并注意保暖,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预防呕吐物吸入,给予5%葡萄糖液500 ml+维生素C 5.0 g+维生素B6 0.2 g静滴,5%葡萄糖液250 ml+奥美拉唑40 mg静滴。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注射液0.4 mg静推,严重者间隔30 min重复使用1次,随后给予5%葡萄糖液250 ml+纳洛酮注射液1.2 mg静滴维持,直至患者完全清醒,全部患者每30分钟记录呼吸、血压、脉搏、意识及尿量情况,并记录确切的清醒时间。

1.3 疗效观察标准

症状消失时间为患者完全清醒、症状消失所需时间,症状减轻时间为患者兴奋及共济失调症状明显减轻、昏睡及昏迷患者开始清醒所需的时间。

1.4 不良反应观察

纳洛酮注射液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躁动、呛咳、恶心、呕吐、阵发性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而治疗组中未发现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上述症状。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和?字2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

苯二氮 类药物中毒的各期患者治疗的症状减轻及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t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用药期间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组平均症状减轻时间为(60.0±7.1) min,平均症状消失时间为(360.0±10.7) min;对照组平均症状减轻时间为(120.5±10.5) min,平均症状消失时间为(560.5±21.2) min。

3 讨论

苯二氮 类(Benzodiazepines)多为1,4-苯丙二氮的衍生物,临床常用的有20余种。虽然它们结构相似,但不同衍生物之间,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肌肉松弛和安定作用则各有侧重,主要包括地西泮(Diazepam,安定)、氟西泮(Flurazepam,氟安定)、氯氮(Chlordiazepoxide)、奥沙西泮(Oxazepam)和三唑仑(Triazolam)等种类,因其价格低、使用广泛、易于获得等特点,使其成为医院急诊科中最常见的药物中毒种类。本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边缘系统(尤其是杏仁核),其次是间脑,与人的情绪和记忆力密切相关。治疗量连续用药可出现头昏、嗜睡、乏力等反应,长效类尤易发生。大剂量偶致共济失调;过量急性中毒可致昏迷和呼吸抑制,静脉注射对心血管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通过放射配体结合试验证明,脑内有地西泮类的高亲和力的特异结合位点苯二氮受体,其分布以皮质为最密,其次为边缘系统和中脑,再次为脑干和脊髓,这种分布状况与中枢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GABAA受体的分布基本一致。电生理实验证明,苯二氮 类能增强GABA能神经传递功能和突触抑制效应;还有增强GABA与GABAA受体相结合的作用。GABAA受体是氯离子通道的门控受体,由两个α和两个β亚单位(α2β2)构成Cl-通道。β亚单位上有GABA受点,当GABA与之结合时,Cl-通道开放,Cl-内流,使神经细胞超极化,产生抑制效应。在α亚单位上则有苯二氮受体,苯二氮 与之结合时,并不能使Cl-通道开放,但它通过促进GABA与GABAA受体的结合而使Cl-通道开放的频率增加(不是使Cl-通道开放时间延长或使Cl-流增大),更多的Cl-内流,这就是目前关于GABAA受体苯二氮受体-Cl-通道大分子复合体的概念。纳洛酮注射液广泛用于麻醉、镇痛、镇静等药物药急性中毒解救,每次0.4~0.8 mg,肌注或静注,1~2 min即可解除呼吸抑制及其他中毒症状,可使从昏迷状态迅速恢复。纳洛酮注射液为阿片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纳洛酮注射液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远大于吗啡及脑啡呔。静脉用纳洛酮注射液能迅速逆转阿片样物质,起效快,1~2 min血药浓度达峰值,持续1~4 h,消除半衰期为1 h,此对恢复脑功能、促进患者清醒起着积极作用。通过对比发现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可见在苯二氮 类药物中毒的治疗过程中常规给予洗胃、补液、保护胃黏膜、制酸等治疗的同时,静脉应用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能有效解除苯二氮 类药物中毒的症状,且有缩短清醒时间、加快患者的恢复、价格低廉、副作用少等特点,是临床治疗苯二氮 类药物中毒的理想药物。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84.

[2]张心中.纳洛酮注射液在急性乙醇中毒中的作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7,9(9):571.

[3]郭艳萍.盐酸纳洛酮救治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76.

[4]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69.

[5]熊世民.以纳洛酮为主治疗急性乙醇中毒168例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105-106.

[6]汤正维,龚雪梅.纳洛酮治疗12例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2):76.

[7]王会洪.输液宝加纳洛酮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28例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26-27.

(收稿日期:2008-10-06)

猜你喜欢

苯二氮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这七类人,小心安眠药吃上瘾
苯二氮类药物用于催眠的使用现状调查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精神专科医院2015~2017年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利用分析与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使用安定类药物“六项注意”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门诊100例患者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的分析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