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意象喑喻下的林黛玉和李香君
2009-03-16杨真真
杨真真
桃花在唐代倍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在宋代则被打入“冷宫”,成为文人贬损的对象,到明清时期,桃花再度受到文人的偏爱,成为诗词歌赋的主题。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自由的召唤,他们迫切要求摆脱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要求社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的欲望。与前人相比,明清文人更注重情的抒发,爱的表达。桃花绚丽的外表和摇曳的身姿,令观念者无不身心愉悦,正好满足了文人雅士的审美需要,成就了数不胜数的咏桃诗,以及以桃花为主题背景的戏曲和小说。
清代剧作家孔尚任的《桃花扇》,堪称桃花意象的集大成之作。中国桃文化的精髓,几乎都被作家写入作品中。桃花意象贯穿全剧始终,围绕着女主人公李香君,演绎出一幕幕哀婉动人的爱情悲剧。
李香君与林黛玉,这两个典型形象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李香君的美貌与才智,与林黛玉不相上下,她们都是倾国倾城的女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黛玉博古通今,才思敏捷,她的诗才受到众人的推崇。香君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青楼女子,她饱读诗书,才艺超群。她们有着极为相似的审美情趣,这一点,从她们对《牡丹亭》的推崇上可见端倪。李香君随师父苏昆生学唱《牡丹亭》,虽然由于不够熟练,唱错了几处,还是得到了师父的称赞。《红楼梦》第二十回也写到林黛玉听《牡丹亭》的情景,黛玉听得如痴如醉,一字一句慢慢琢磨、细细品味。她陶醉在优美的唱词中,一时思绪万千,以至于在行酒令时脱口而出的是《牡丹亭》、《西厢记》的唱词。而在其他人眼里,《牡丹亭》这样的作品难登大雅之堂。薛宝钗就认为,大家闺秀应该远离《牡丹亭》、《西厢记》,以免移了性情。《牡丹亭》的故事情节能引发黛玉、香君的共鸣,是因为她们都对爱情充满向往,她们不会盲目地服从他人的安排。黛玉与宝玉的爱情、香君与侯方域的爱情都是建立在相互了解、拥有共同的理想和志趣的基础上的。
她们性格耿直,人格独立,对好些世俗之物不屑一顾。桃花象征着她们青春美艳的外表,多才多情的气质。林黛玉从不劝宝玉走仕途的道路,因此被宝玉引为知己。她视功名利禄如粪土,当宝玉将北静王所赠的御赐鹡鸰香念珠转赠给她时,她竟“掷而不取”,须知这念珠是不可多得的宝物,连宝玉都异常珍重,黛玉却不放在眼里。与黛玉一样,李香君也蔑视权贵,不贪图荣华富贵。侯方域虽是一介风流才子,却囊中羞涩,没有能力令香君过上富足的生活。富甲一方阮大钺有财有势,却得不到香君的青睐,她毅然决然地同那些向她逼婚的人作斗争。
黛玉和香君一旦收获爱情,便以死抵御外界的侵袭和诱惑,为守护爱情不惜奉献青春乃至牺牲生命。她们痴情,更专情。黛玉对宝玉情有独钟,除了宝玉,没有对任何男人产生过爱慕之情。她的爱,从认定宝玉为一生所爱的一刻起直至死亡都没有停止。李香君与侯方域情投意合,他们享受了短暂幸福生活,而后,侯方域不知所踪。李香君一心一意地等待他的归来,任何外来力量都改变不了她的决心。这两位美丽的女性,用尽毕生之力去等待一个美好的结局,她们都失败了,时代剥夺了女性婚恋自由的权力。
桃花还是她飘零身世和悲剧命运的象征。李香君出身青楼,命比纸薄,偏遇不懂得欣赏自己、珍惜爱情的薄情郎,更屡遭奸邪的迫害,人生道路一波三折;黛玉出身名门,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虽然觅得有情郎,却面临重重阻碍,无法托付终身。她们寂寞、孤独、痛苦,无处倾诉,只好托物言志,借飘零的桃花悲叹自己不幸的命运。香君唱道:“桃花薄命,扇底飘零,替奴写照。”黛玉哭道:“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她们与桃花一样,明知命苦,也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与《红楼梦》不同的是,《桃花扇》创造出一个新兴的桃花意象——桃花扇。一纸定情的宫扇,一位痴情的女子,一段曲折的爱情,一腔爱国的热血,它们的组合构成了桃花扇这一经典的文学意象。桃花扇就好似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一般,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权力的角逐、人性的毁灭、爱情的迷失。
桃花对李香君的关照,使这个文学形象更加丰满、立体。桃花扇也不是一柄普通的扇子,打开这把扇子,就提开了一幕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桃花扇》问世于康熙三十八年,比《红楼梦》的成书时间要早。它一经问世,就备受好评,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曹雪芹也可能接触过这部旷世佳作,从中受到启发,对它有所借鉴。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责任编辑:文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