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社会商业文学的发展及其与经济的关系

2009-03-15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23期
关键词:经济生活网络文学

黄 铖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到来,我国商业文学因与市场的天然联系、与大众审美趣味的自然吻合而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文章阐述了当代社会商业文学的发展及与经济的联系。

关键词:当代商业文学;网络文学;经济生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35-0254-02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我们经历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漫长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传统中深深烙上了重义轻利、甚至取义弃利的历史烙印,所以商贾文学及其研究是一直处于边缘地带的,或谓之文学疆域中的一块“飞地”。从文学史的角度考察,我们注意到,与历史上所艳称的边塞文学、田园文学相比较,人们似乎漠视中国商业文学的存在。历史上没有一本书进行文学分类时将它单列,当然也就更谈不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了。

一、当代商业文学的发展

(一)当代商业文学发展的开端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商品经济的触动,也由于文化反思潮流的风行,以晋商、徽商为代表的传统商业文明引起了一些经济史学家、金融学家、地方史家的浓厚兴趣,他们开展了大量的历史考证、研究,为90年代作家重现这种古老商业传统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在此基础上,一批传统的商帮传奇得以复活。如身为晋商后裔的作家成一,试图通过文学创作揭示“西帮”独特的理念和精密的规矩并阐释其兴衰原因。他选择了票号史上动荡最大的3年,即光绪二十五年到二十八年之间,用“十五年磨一剑”的精神,精雕细刻创作了近90万字的长篇小说《白银谷》,以严谨的史实和独特的思考,再现了今生的兴衰历史。《白银谷》、《大盛魁商号》、《徽商》、《乔家大院》、《大清徽商》等长篇力作通过展示晋商、徽商等明清时期中药商帮的商业竞争史,再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神话,刻画了邱泰基(《白银谷》)等众多中国传统商人崇商重义、开拓进取的精神面貌,展现了传统商业文化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的生机和活力。

同时,作品也多以近代中国社会为背景,将商业活动置于与中国商业资本发展同步的时代背景下,从传统商人既有超人的商业眼光,又有超前的战略意识,却无一例外地走向末路的兴衰史中,揭示传统文化史如何扼杀自身产生的商业文明的,具有较高的文化认知与艺术审美价值。

(二)当代商业文学发展的升温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拥有几千年抑商传统的中国社会开始步入声势浩大的商业化进程中,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连空气都弥漫着商业气息的氛围中。努力贴近现实、记录时代商潮成为作家们在这个历史大转型的年代有效发声的自然选择。许多商界题材的文学作品蜂拥而出,尽显商界风流,成就了商业文学创作的富丽和繁盛,并在创作上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时代新质。

当代商界商业文学题材更为丰富多彩、无所不及。作家的笔端深入市场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从崭新的视角透视当代社会的商业文化活动,对当代商业文明氛围下的都市奇观与生存实境进行生动描摹。这些作品往往仅从片名已让人感受到商界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现代商战的硝烟弥漫,而作品中现代儒商的稳操胜券、城市丽人的独立自强、特区商界的风云争霸、地产大鳄的无情厮杀,加上辉煌福利的星级大酒店、五光十色的超级商场、纵横交错的立交桥、豪华名贵的凯迪拉斯、流行摇滚音乐,以及夜幕笼罩下的咖啡馆、酒吧、夜总会等都市意象,都在合力打造商业文学作品的亮丽景观,更以作品中那都市贵族式的生活形态、粗痞的城市街景,时尚的小资流行风等形形色色的欲望化表象准确概括了商业时代的生活面貌。

(三)当代商业文学发展的高潮

1.新型的商业文学形式——网络文学

当国际互联网迅猛发展并在中国日渐普及时,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应运而生——网络文学,一种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新型文学样式。作为新媒体或“第四媒体”,互联网凭借其信息海量、覆盖面广、速度迅捷、互动性强、多媒体性等特点,成为越来越多受众接受信息的重要载体。当文学得以站在网络这个新媒体巨人的肩膀上,它获得了传统文学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网络文学具有强烈的开放互动性。由于这种特性,在文学天地里开创了一种作者与读者能够进行即时交流的蔚为大观的局面,让读者的参与成分大大提高。作者将自己的作品发布到网上的同时,读者在文章后面跟帖回帖,参与写作讨论,无形与有形之中影响和促进了作者创作。同时网络也为文学降低了门槛,特别是文学网站的兴起尽由文学爱好者遨游,不存在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也没有政治形态的审查制度所形成的居高临下之感,过去要想成为作家,只有投稿应征各种文学新人奖,或者将自己的作品投给出版社,现在这已成“老黄历”。如今文学新人出头的终端捷径是通过网络写作的广泛传播然后落地出版。

随着网民人数飞快增长,网络文学的参与者也无限增多,每年从中杀出一两位畅销作家已不足为奇,从痞子蔡,到宁财神,邢育森,李寻欢,安妮宝贝等,网络文学俨然成了孕育各类畅销作家和畅销书的摇篮。商业文学创作也从网络文学中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输赢》、《圈子圈套》、《圈子圈套2》等网络商战小说异军突起,得到了广大网友的推崇和追捧。入畅销商战小说《输赢》的作者付遥是实战派销售专家,历任IBM销售专员、戴尔销售经理、培训经理,同时也是文学网站“天涯社区”的一名专栏作家,此书一开始也是在网上流行开来,不久即登上畅销书排行榜,热销不衰,被职场人士称为“职场必读指南”。

2.商业文学和影视的互动

商业文学和影视的互动也是近年来的特殊形式之一。电影电视作为一种视听兼备的媒介,全息地触及生活,迅速直观地、形象地呈现了文学作品中的“生活面貌”,另一方面,通过高科技的制作手段模拟出一种虚拟的艺术空间,能够展开无尽的想象,借以品味作品那“意在言外”的韵味与艺术感染力。两者相结合各得所需、共同牟利。电影电视汲取文学的营养,获得了勃勃生机,而文学则通过借助电视的力量,使自己走出殿堂,走向民间。

近年来,《乔家大院》、《天下第一楼》、《商贾将军》等商贾题材电视剧成为荧屏“新宠”。这些电视剧的热播同时带动了商业文学作品的创作和畅销。2006年初反映晋商题材的电视剧《乔家大院》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并稳定收视率冠军的宝座。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一代晋商传奇感染着、启发着当代人面对自己的时代和生活。随后,商业文学似乎成了电影或电视剧的副产品,真可谓“影视驮着文学走。”

二、文学与经济

文学的商品化、世俗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文学作品必须通过宣传才能推向市场。商业文学与网络,影视等媒体的互动不仅是创作上的出新,更是一种立体的营销式的手段,此类作品一般首发网上连载,通过年轻的职场人士口耳相传产生圈子效益。

我们都知道生活是经济与文学的中介。所以,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研究文学,我们就要寻找经济生活与文学生活在生活层面的共源性、契合性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古代文学中是普遍存在的。譬如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的文学创作生活时间,学界一般认为是他人生的晚期。那时曹家早已一败涂地许久,他无所事事,流落北京西郊,靠卖字画为生,过着“举家食粥常赊”的穷困潦倒生活。这种生活与少年时代在温柔富贵乡所度过的锦衣玉食的生活形成贫富的巨大反差,而数十年间的人情真假也给他强烈的创作灵感,从而导致了文学巨著红楼梦的产生。所以说经济生活不仅伴随于文学活动的过程,而且直接参与并影响文学的活动,这种对文学活动的影响表现为文学发展、演进的动力,源于人的原欲,表现于生活中的利益,流注于情感,内涵于美感。

经济的发展和文学赖以创作和传播的媒介紧密相连。经济发展带动了媒介形式的发展,媒介的发展又促进了文学新的形式,思想,情感,人物性格的产生。马克思指出:“《伊利亚特》能够同活字盘甚至印刷机并存吗?随着印刷机的出现,歌谣、传说和诗神缪斯岂不是必然要绝迹,因而史诗的必要条件岂不是要消失吗?”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的断言虽然有些夸张,但寓意深刻。他根据自己的传播史观提出了相应的社会史观。他认为口语是“伟大的持久不变的大众媒介”,是“一切媒介之中最通俗的媒介”,又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最伟大的艺术杰作”。它的特点是听觉的、整体的、浑一的、场论的、多维的、同步的、顿悟的,总之是有机整体论的。而拼音文字是视觉的、切割的、分类的、几何的、三维的、线性的、理解的,总之是机械整体论的。到了电子媒介又回到了触觉的、整体的、浑一的、场论的、多维的、同步的、顿悟的,总之又回到了有机整体论。

长期以来,经济的决定作用被无限地夸大了,经济学的功能也被神化了,出现了经济帝国主义和经济学帝国主义。德国哲学家彼得·克斯洛夫斯基指出:“伦理学与经济学的分离,是现在机械主义宇宙观胜利的结果,并把这种胜利转到霍布斯和曼德维尔以来的经济上去的结果。”福利经济学家、诺贝尔将获得者阿玛蒂亚指出了同样的问题,经济学与伦理学的严重分离,铸就了当代经济学的一大缺陷。

科斯洛夫斯基企图自上而下地把经济纳入文化的大范畴,他说:“文化和道德哲学概念中的经济属于文化范畴。因为经济是文化的一部分,并由文化道德标准和价值来确定,因此国民经济学确定也是文化科学和文化经济学。”同样地,马克·格兰诺维特发表的《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一文,发展了卡尔·波兰尼有关根植性的论述,强调“社会网”对经济行动的作用,他还指出经济制度产生于社会关系网络并根植其中。而阿玛蒂亚的思路则是自上而下地拓展经济学的事业,对主流经济学进行反思和批判。阿玛蒂亚认为经济学应当通过更多、更明确的关注构成人类行为和判断的伦理思考而变得更有解释力,经济学中极为狭隘的自利假设,阻碍了它对一些非常有意义的经济关系的关注。主流经济学把理性的人类行为等同于选择的内部一致性,并进而把它等同于自利最大化。实际上,既没有证据表明自利最大化是对人类实际行为的最好解释,也没有证据表明自利最大化必然导致最优经济条件。故而说经济生活与文学生活存在生活层面的共源性、契合性的关系。

文学的本位在于人的发展的立场、经济的本位在于财富增长的立场,文学必然对经济进行反思。在时代给定的商业文化语境中,当代商业文学因其与市场的天然联系、与都市大众审美趣味的自然吻合而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活力,在当代文坛定将取得令人瞩目的创作实绩。

参考文献

[1]杨虹.现代商业社会的文学时尚[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2]陈书良.中国商业文学发展历史初论[J].中国文学研究,2002.

[3]周柳燕,等.中国商业文学发展概论绪论[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

[4]徐良,郭茂楠.中国当代商业文学的理念确认和实践探索[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6).

[5]王新惠.商业文学的界定及对商学课程建设的意义[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2).

[6]邱绍雄.中国商贾小说史序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黄铖(1976- ),男,湖南永州人,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经济生活网络文学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网络文学的诞生
浅谈高中经济生活课学习策略的几点建议
如何提高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能力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