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历史学研讨式教学如何开展课堂讨论

2009-03-11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课堂讨论教学改革

朱 英 李 里

[关键词]教学改革,研讨式教学,课堂讨论,网络讨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8—0068—06

研讨式教学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而言,研讨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研讨式课程最初始于德国,至20世纪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成熟的教学方式。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推进教育改革,研讨式教学的应用也成为改革内容之一。此后,各高校的许多学科都进行了相应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经验。而在高校本科的历史学教学中,研讨式教学的开展尚属初创阶段。虽然各大高校历史系都取得了一定经验,但更多的本科历史教学,还是被束缚在教材内容、教学手段以及德育、美育、爱国主义教育上。虽然不少教学工作者都指出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以避免“填鸭式”教育,但究竟如何将研讨式教学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上,并推广至广大高校本科历史教学中,仍存在着不少需要探讨和完善的环节。尤其是在研讨式教学中如何开展课堂讨论,更是缺乏具体可借鉴的模式。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华中师范大学研究型课程——“中国近代史研究专题”的三次课堂讨论,具体分析研讨式教学如何开展主题讨论,并尝试提出具体的操作框架,为中国近代史研讨式教学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模式,促进研究型教学在实施方面的深入探索。

一、根据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确定讨论内容

近代中国(1840—1949年)虽然为时不长,但却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都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涉面之广,影响之深,程度之剧,都是前所罕见的。李鸿章就曾经称之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可以说近代中国是一个包罗万象异常复杂的历史时期。如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学术界的最新研究前沿动态,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与科研能力,学会使用多元视角分析中国近代历史,是研究型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

另一方面,中国近代史研究一直是我国历史学研究的热门,近年来更是成果迭出。与不断更新的研究成果相比,中国近代史的高校教材基本作于十几年前,在一些教学内容上不能与前沿成果衔接。“中国近代史专题”是华中师范大学开展研究型教学试点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面向历史学专业本科二三年级学生。学生共40名左右,以历史学“基地班”学生为主,配备研究生助教与课代表各一名。在这门课程中,我们主要是通过阅读和讨论近十余年来近代史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新成果,与以往教科书历史知识进行对比,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因此,本课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讲授与提问、讨论相结合。该课程教师的讲授课至多只占二分之一的时间,讲授内容突出“少而精”的原则,重在讲思路、讲线索、讲重点和难点。更多的是以学生的提问与教师的回答,以及课堂内外的讨论为主。可以说,传统的讲授法只是占据辅助地位,课堂内外的讨论在课程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通过教师的组织、安排、点评,达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表达能力与思辨能力的目的。

2.选取重点内容。本课程并不是“中国近代通史”,无需面面俱到,而是选取中国近代史研究中若干重点问题,通过讨论相关的代表作,使学生能够从中学会进行对比科研。根据教学目的,我们确定三次讨论课的讨论对象分别为茅海建教授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朱英教授的《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以及杨奎松教授的《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三部学术专著。之所以选择这三本著作,是因为:首先,它们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教科书内容的观点,具有争议性,适合引发学生思考;其次,这三部著作都以史料丰富扎实、提出新见解为特征,学生们在阅读与思考的时候可以学习这种史学研究路径,了解科研方法;最后,三本书深入浅出,文字练达,适合阅读。此外,这三本书分别是研究鸦片战争、清末新政与国共关系等贯穿中国近代史三个重要课题的代表作。通过探讨三本书,也是对这三个重要课题的探讨。依次讨论下来,也能由点及线地发现中国近代史的新线索。

3.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该课程并不是强调学生要从中掌握多少历史知识,而是希望通过学生从中提升文献检索能力、发言概括能力以及思考分析能力。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学生课堂讨论表现,以此作为平时成绩。在最后,平时成绩占总成绩比重也较大,因此学生在三次讨论中能力提升与否,是我们评判分数的关键。

二、课堂讨论的具体实施方式及改进过程

2009年3月15日、5月8日与6月19日我们进行了三次课堂讨论。之所以只进行三次讨论,是在充分征求同学的意见和建议之后确定的。因讨论之前必须进行较多的准备工作,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而同学们由于选课较多,时间很紧张,如进行太多的讨论,准备不充分,势必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讨论由助教主持,每个同学通过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最后由课程主讲老师进行总结评论。同学可以就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疑问,以及自己对书中某些具体观点的看法进行发言,也可以对其他同学的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与主持人记录发言同学姓名与主要观点,以便于课后进一步评估。

1.《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讨论情况

2009年3月15日,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了题为“《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的第一次课堂讨论。《天朝的崩溃》是著名历史学者茅海建先生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研究著作。传统教科书一般认为鸦片战争中英两国因为生产关系、经济制度有先进落后区别,所以落后的清政府一定会输掉鸦片战争。而对人物的评价往往是以积极抗英的林则徐作为民族英雄、正面人物的典型,以主张求和的琦善作为民族罪人、负面人物的典型。茅海建先生通过多年研究,从军事技术与作战组织等具体的环节人手,突出了清王朝战败的具体军事原因。而对林则徐与琦善的评价不以是否主战主和来划分,而以是否能推进中国现代化来划分。茅海建先生关于清王朝战败的必然性的阐述与教科书相类似,但没有从宏大的社会制度方面加以解释,而是从更具体的军事角度来考察,这使得相关问题具有可争议性。而对人物的评价则从现代化角度出发,也与教科书一向强调的以民族主义为标准有所不同。这样,该书与教科书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对比。

我们首先介绍了该书与作者,增加对该书写作背景的了解。随后讨论展开。由于每次讨论之前,都在网络论坛上为学生提供相关书评文章以及其他著述,并且指导学生如何检索相关文章,所以学生们都能进行课前准备。从第一次讨论的具体情况看,课前准备效果比较明显,在90分钟(两个课时)的讨论中,同学们很快就鸦片战争战

败原因、三元里抗英事件、林则徐、琦善与道光皇帝的历史评价等几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原本我们担心一直以教科书作为学习蓝本的同学们,对教科书外的知识不易接受,而且会出现因怯场而不敢发言的情况,但事实说明这方面的顾虑是多余的。实际上,同学们对史学前沿知识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主动性也较强,能够积极发言,并没有出现冷场。这一方面与学生基本是历史专业,有基本的知识基础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强。

不过,在第一次讨论中学生的发言还是比较零散,难以提升问题。所以我们在几个学生发言后及时概括提炼出这些学生对一些问题的主要观点,帮助其他同学进行思考争辩。如开始讨论时有同学从鸦片战争中清军的机动性、作战观念以及决策层的视野等方面加以说明,认为中国不会获胜。还有一名同学用绘图方法具体阐述了清军在广州城的布防充满风水迷信特点,战术十分落后。这时教师进行了概括,把这些同学的观点提炼出来,即“清军在鸦片战争中是否必然失败”。结果很多同学马上发言表示并不一定如此,并从民心士气以及英军的弊端来分析,认为清军仍有取胜的可能。还有一位同学认为,在冷热兵器交接的19世纪,军事技术的差距还并不明显,而中国在兵力上仍占优势,所以中国并不一定会战败。有的同学还以抗日战争为例,强调技术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要素。显而易见,经过一番引导之后,很快就使讨论得以更加深入和集中。在如何评价林则徐、琦善等历史人物的问题上,同学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对林则徐与琦善的评价不能“脸谱化”,应该从当事人所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出发,采取“同情之理解”,故而比较赞同茅海建先生新的评价标准。这又说明学生能够辩证深入地评价历史人物,而没有受限于以往的“脸谱化”评价。

通过第一次讨论,我们发现同学们不仅对茅海建教授的这部著作发表了读后感并进行了评论,而且对有关鸦片战争的一些具体问题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还有的从宏观上进行了讨论,包括研究方法方面的分析。可以说在能力上,现在的学生是具备进行研讨型教学的基础与能力的。但同时也值得注意,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论述中,主要是注重论点而忽视论证,这也说明学生欠缺一定的积累。另外,因第一次讨论发言我们担心学生不敢发言,故而没有设置发言时间限制,导致部分同学因别人占用时间太多而未来得及发言。也有个别同学的发言不够简明扼要,占用了较多时间。课后学生主动向我们说明了这两方面的问题,建议我们在讨论中设置时间限制。因此我们考虑在以后的讨论中,对时间以及学生发言的概括能力提出一定要求。

2.《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讨论情况

2009年5月8日,学生们对朱英教授的著作《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进行了讨论。以往教科书对清末新政不太重视,强调这是“清王朝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骗局”,并不是真的要改革,这就注定新政必然是以失败告终。《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一书,对史学界比较忽视的清末新政进行了研究,对“清末新政是骗局”的片面结论进行了反驳,在某些方面肯定了新政的进步意义,并指出改革的复杂性与艰巨性。该著认为清政府在历经义和团与八国联军侵华事件之后,确实开始实施新政,并认真在财政金融、农业、贸易、矿物、铁路等方面计划推行。然而改革的复杂性和难度也很大,由于各种关系难以处理妥善,以及辛亥革命的爆发,新政归于最终失败。

此次讨论吸取了第一次讨论的经验与教训,为了便于更多同学发言,每个同学限时发言2分钟。在最后15分钟的自由辩论阶段可以适当延长。讨论从朱英老师的这本书谈起,不少同学都对朱老师这本书论述的不同方面的政策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位学生提出清末钱庄在向银行转型时为什么不太成功。还有同学谈了中日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矿务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同学们普遍认为《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一书改变了过去认为清末“一团黑”的印象,注意到清末新政的正面意义。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通过立足于清末新政这个具体事例,将问题从具体的政策提升到清朝灭亡与现代化、改革与革命的关系讨论。在这个问题上,此次讨论出现了争论的高潮。较多同学认为清末新政加速了清朝灭亡,但认为并不是不可避免。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统治者的策略相关。有的同学与日本明治维新作对比,指出中国同样可能在改革中成功。有的同学认为二者不能相提并论,清王朝的灭亡与其自身腐化相关,清末新政并不是导致其灭亡的原因。

对于新政失败原因,同学们从不同方面予以述说。一些同学认为中央与地方的离心是造成新政失败的原因。这些同学认为由于中央地方离心导致新政不能有效地执行,即使能执行,也使地方势力作大,终于形成武昌起义后各地督抚观望局势纷纷反正的局面。还有同学在课后询问,是否因为地方督抚不想执行新政。一些同学认为清政府以往能改的时候不改,最后才改,出于自保,无心改革,改革之路在这种情况下会让位于革命之路。另一些同学认为不能以过往经验判断最后的改革,相信改革动机还是真实的,只是其他原因(如革命冲击)导致了改革失败。还有的同学提出成功率的概念,认为二者的成功率要看民众是否支持,新政在这方面不占优势。其他的同学也指出,改革与革命不能只看政府、革命党,还要看民众的文化,认为改革与当时中国民众文化是脱节的。

在对待新政失败的分析上,学生们的分析注意到了改革进程的曲折与复杂,突破了过去“革命比改革彻底”的评判标准。一些同学认为新政的失败是难度太大所造成,这场改革由一个受到外力打击过多的政府推行,又得不到民众支持,难度太大。一些同学认为满汉矛盾导致了权力争夺,影响了新政的推行。由于满族官员力图保持自身统治地位,因而阻碍新政。但另一些同学认为,统治者要保持统治地位没有错,这与改革受挫并无必然联系,因为清朝贵族已经表示,除了权力其他都能改。另一些同学还认为,民众对新政不理解才是新政失败原因。民众没有受过新式教育,对于新增加的税收不理解。官员也加大了民众苦难,因而引发民众反抗。

此次讨论同样没有出现冷场,同学们发言踊跃。相比上一次讨论,出现了一些较为集中的争论点,并能对同一个问题提出不同方面的解释。但是,有些同学的发言还是不够简明扼要,以至于在发言时间上不能很好地予以控制。在一些具体的争论上,也缺少材料支持,较多地就事论事,这仍然是学术积累不足所致。因此,我们在课后的网络论坛上增多了材料性的参考资料,并且注意辅导学生如何概括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训练。我们建议学生可以坚持做读书笔记,并且尝试在看文章前先不看摘要,自己看完文章后尝试总结,再对比原有的摘要。此外,我们也有意识地为学生准备了学术论文方面的写作指导。

3.《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讨论情况

2009年6月19日,本课程对杨奎松教授的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一书进行了讨论。杨奎松教授的这本书以翔实的史料作为基础,对民国时期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摆脱了以往“脸谱式”的研究模式,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结论等方面都不乏新意,受到海内外近代史学界的重视与好评。

我们在本次课堂讨论前已经为学生提供了杨奎松教授相关问题的讲座视频以及相关评论文章,以便使学生做好讨论准备。该次讨论延续了第二次讨论对发言时间限定在2分钟的规定。在讨论之前,又向学生简单介绍了海峡两岸国共两党近年来的关系改善进程,以此提醒学生反观20世纪国共两党历史对未来的指导意义。

这次讨论体现了前期对学生训练的成果,学生的表达概括能力得以提高,在时间上把握得较好,使得这次讨论发言人数达到历次最高。

此外,学生们在这次讨论中也能自己提升争议性问题,形成两个争论焦点:

(1)对孙中山、蒋介石的历史评价问题

通过阅读该书,同学们认为对孙中山与蒋介石的评价不能像过去一样过于抬高孙中山与贬低蒋介石,应从历史角度来分析和重审其功过。几位同学围绕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孙中山与国民党改组为例,认为孙中山通过个人权威排挤老党员,把人分成“先知先觉”、“后知后觉”类型,造成其个人权威过大,凌驾于组织;并认为这是孙中山没有摆脱传统中国政治思维方式的表现。还有的同学指出,孙中山对联俄联共政策是有偏向的。他偏于联合有实力的苏俄,这是平等的联合;但要求中共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是不平等的合作,更多是“容共”而不是“联共”。针对这样的评价,也有同学表示不能矫枉过正。他们认为孙中山先生之所以要加强自身权威,是因为国民党需要一个凝聚力,他的权威不是军阀政客的独裁,而是为了实现远大理想的必要手段。关于“先知先觉”,“后知后觉”的分类,从增强凝聚力来看也有其合理性。他们认为孙中山始终是中国的伟大人物,值得充分肯定。

对于蒋介石的评价大家意见比较一致,认为蒋介石对中共态度的转变有一个过程,应从历史角度看待。而且蒋介石无论如何在抗日战争的某些表现和作用是值得肯定的。有同学指出蒋介石是实用主义者,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蒋介石比较合适。

(2)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

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原因,同学们认为不能像过去一样只从国民党身上找原因。一些同学引用杨奎松教授的文章,指出中共无法控制发展迅猛的工农运动,是导致武汉国民政府中左派恐惧的原因之一。还有的同学从联合的组合与动机分析,认为这样的联合一开始就是不稳固的。因为两党的动机不一样,国民党要实现民族全民统一,中共追求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而这很难协调。加上中共是在国民党内活动,必然造成国民党的恐惧。也有的同学认为国共合作失败与共产国际摇摆不定的政策有关。共产国际一方面提供枪炮给国民党,另一方面要求中共发展工农武装,这本身就是矛盾的。

最后,通过讨论,大家认为今天的国共关系史不能再以一党一派的角度来看,应该从民族角度来分析,还原历史。对于蒋介石、国民党的历史地位都应该重新加以审视。

与前两次讨论比较而言,这次我们严格做到了控制发言时间,同学们的发言也比较扼要突出重点,这是一个突出的进步。此外,同学们对这段历史的相关知识也能够旁征博引,分析上有逻辑性,不像以前就事论事。从整个过程来看,学生不仅能够深入分析问题,最后还可以自己提升问题,从具体的国共历史上升到如何重新认识这段历史,以及放眼现在的高度。

三、利用网络使课堂讨论得以延续

由于课堂讨论的次数有限,加上课堂上的时间限制,因此在每次课堂讨论之后,我们还将讨论中争论较多的问题,放到本课程的网络论坛上,让同学们接着进行讨论,为那些在课堂上来不及发言的学生提供机会,也使课堂讨论能够得以延续。

与课堂讨论发言相比较,论坛的文字留言时间比较充分,学生可以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比如在第二次讨论清末新政问题以后,我们在论坛留下一个问题:“你认为清末新政是否失败?如果是,那么它为什么会失败?说说你的理由。”有的同学就在论坛中留言:“这要从两个角度去分析失败。对于清政府来说,‘清末新政可以说是失败的,因为它起不到富国强兵,巩固政权的作用。至于为何失败,我想从‘清末新政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去分析。消极作用:‘理想与实际是有差距的。总的来说,新政的内容确实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首先是新政与实践充满矛盾:例如,新政要求兴民权,召开国会,但清政府却不管人民的‘请愿运动,甚至以武力镇压,重蹈专制的处事方式。要放权,却表现出明显的集权,鼓励商务同时也有意或无意地损害了商人的利益,例如征税,等等。其次,国民素质与新政不相协调,导致国民对于新制度,新事物一知半解,鲁莽急躁行事,不听国令等等,例如,国民认为清政府不想召开国会,而不停地请愿要求缩短召开国会的时间。他们根本不清楚国会的召开要预先做好准备。当然,国民的无知也与政府的教育不足有关。最后,一些执行新政的官员形象不怎么好,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的名誉。积极作用:新政毕竟有些成就,例如地方自治,建立新学堂,编练新军,支持与保护商人利益等等措施,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都有积极作用(正如老师所论述),而这些对于推翻清政府起了重要的作用,王朝不存在了,新政也谈不上成功了。”这位同学在课堂讨论中曾经发过言,但因为时间问题,加上紧张,表述得比较简单。通过课后网络发言,使得她的观点较为全面,较为深入。我们也及时在论坛中进行了回复,使得该问题得到深入讨论。由此看来,通过网络无形中打破了课堂与课下的学习界限,让学生的学习探索处在一种连续的状态,可以随时有问题随时通过网络论坛交流探讨。

此外,网络的引入也突破了以往老师的单纯灌输教育,能够在阅读与讨论中自己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相关问题。在第二次关于清末新政的讨论时学生们对比了袁世凯与孙中山,一个学生就对孙中山的建国理念产生了兴趣,在论坛中发帖询问相关研究。还有一位学生在第三次讨论国共关系史之后,对其中三青团很留意,并提出三青团与抗战关系的一些看法。在我们看来,这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好题目,于是鼓励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尝试作一篇小论文。

在网络讨论中,同学们还大胆地对本课程主讲教师的学术专著《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体现了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形成了敢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新趋向。类似的事例较多,这里仅举一例。如有的同学指出:“在朱老师的那本书中,似乎较多的是从当时的社会上层即清末统治阶层的角度来讨论清末新政,引用的文献资料绝大多数也是晚清当局颁布的诏谕和条例,这些毕

猜你喜欢

研讨式教学课堂讨论教学改革
改变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对思政课兴趣的突破口
谈素质教育中的课堂讨论
研讨式教学模式在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中国梦教育在伦理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研究
通信网络理论与应用多元化研讨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