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工程项目团队知识学习范式构建

2009-03-11珏,陈

关键词:成员工程项目评价

李 珏,陈 赟

(长沙理工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一、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组织应变的根本之道是学习。Senge[1]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谈到:“缺乏学习能力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悲惨的,但对一个组织来说是致命的。”[1,2]。Bunderson and Sutcliffe[3]的研究表明,对团队学习的重视将对团队绩效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许多大型工程项目,如大型水利项目、污染治理项目、交通项目、能源开发项目、大型科技攻关项目、大型公共工程项目、大型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项目等。所谓大型工程项目是指对区域经济、国民经济、全球经济能够产生重大深远影响,并对国防建设,重大科技探索、社会稳定、生态保护环境、重大历史事件有决定性意义的工程项目[4]。当前,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提出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其中也会包含许多大型工程项目。这些都要求项目管理者从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向集约型的管理模式转变,除了运用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之外,还要通过团队学习,对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的知识通过再利用实现创新,在有限的项目资源条件下,更好地实现项目管理目标。

二、大型工程项目团队知识学习范式模型

(一)大型工程项目中的团队

大型工程项目往往将整个项目划分为不同的标段进行招标,负责各标段建设的组织下设各专业化的部门,如工程技术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等。因此大型工程项目中的团队体现出三个层次:项目团队、标段团队和专业团队。大型工程项目中的团队具有以下特征:

1.多单位融合性。大型工程项目参与单位众多,需要对各单位与部门进行协调管理来共同完成项目目标。如大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参与者包括业主、设计方、监理方、路基施工单位、路面施工单位、交通设施施工单位、机电系统施工单位、附属设施施工单位等。

2.团队组织的临时性。大型工程项目产品具有单件性的特点,因此团队的组织是临时性的,项目一旦完工,项目团队就会解散。

3.团队成员的流动性。大型工程项目会划分为多个阶段,已完成建设任务的成员会离开,同时又会有新承接任务的成员进入。

(二)大型工程项目团队中的学习与知识运动规律

团队学习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团队学习是个体学习的集合[5,6],即团队学习发生在团队成员创造、获得和分析独特的知识和信息时。因此,团队学习被定义为采取行动、获得反馈和进行变革的过程[7,8]。

2.团队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当团队学习发生时,学习程序、学习的支撑条件以及团队行为都随之改变[9,10]。

3.团队是一个开放的、具有活力的系统,团队学习能使团队不断地适应环境[11,12]。

结合以上特点可知,团队学习应该是开放性的系统学习,同时由于大型工程项目任务的复杂性以及多阶段性,其团队的学习是动态的,遵循“知识需求→团队学习→效应评价→知识需求”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而知识在其中的流程为:“知识投入→知识学习与积累→知识转移”,随着项目结束,知识会随参与项目的组织或团队成员转移并成为下一个项目团队的知识投入,只是转移过程中由于项目任务的不同,会出现选择性转移或遗忘,同时团队成员会随时间的推移出现自然遗忘等。

(三)大型工程项目团队知识学习模型

大型工程项目团队知识学习的范式模型(见图1)包括三个层次的学习,即项目团队学习、标段团队学习和专业团队学习;两个流程:即团队学习流程(知识需求→团队学习→效应评价)和知识运动流程(知识投入→知识学习与积累→知识转移)。

图1 大型工程项目团队知识学习范式模型

三、大型工程项目团队知识学习流程

(一)知识需求

大型工程项目所需的知识可分为三类[13]:第一,业务知识,即与目标客户对接、满足目标客户需求的知识;第二,技术知识,实施项目所选方案涉及到的施工技术、工艺、标准等知识;第三,项目管理知识,保证项目按照计划得以实施的管理知识。当项目团队已有知识不能满足项目建设需要时,就形成知识缺口,从而产生知识需求(见图2)。知识需求的确定可通过知识地图、RBAC等方法来确定[14,15]。

(二)团队学习

满足知识需求的手段有人才引进、业务外包和团队学习等,而团队学习无疑是其中最富挑战性的方式。团队学习又包括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

图2 大型工程项目团队知识需求结构图

1.内部学习

大型工程项目团队内部知识学习三个层次的关系可见图3。作为团队层次最底层的专业团队,由于成员之间的专业背景及工作性质相同或类似,团队成员之间可以通过工作例会、工作中的研讨与交流等方式来弥补岗位要求的知识缺口,形成互助型的学习;对于整体项目团队,由于组成结构复杂、人员众多,因此这一层次的团队学习更多的体现为制度型学习,如组织相关会议、建立学习平台、建设团队的学习型文化等;作为中间层次的标段团队,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又包含多个专业团队,因此其学习不如项目团队过于强调制度,同时在互助型学习环境方面也不如专业团队,是制度型与互助型学习的融合,且标段团队的学习更多的体现在为该标段建设任务服务,在此可将这种学习类型定义为任务型学习。

图3 内部知识学习层次之间的关系图

此外,对于团队成员的个体自学习,往往是从自身岗位职责或个人兴趣出发来开展的,因此可将其定义为职责型或兴趣型学习。

2.外部学习

大型工程项目团队外部知识学习主要通过团队成员与外部环境信息交流来实施。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对项目的实施产生影响,如政府新出台的相关政策,施工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等。项目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企业内外部信息沟通网络,以提高项目团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好的完成项目目标。外部学习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第一,通过Internet获取知识,便捷的网络可方便团队成员接触外部信息;第二,从技术联盟单位获取知识,项目管理部门可与高校、科研单位形成战略联盟,获取相关的技术知识;第三,通过供应商获取信息,如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等;第四,向同类项目或建设单位学习,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第五,其他途径,如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

(三)效应评价

团队学习效应评价是对团队学习活动进行引导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因学习内容的广泛性、过程的复杂性以及效果影响的时滞性,所以对团队学习效应进行评价既要考虑现实的效益,又要考虑团队能力的提高和管理状态改善等潜在的效益,还要考虑团队学习能力提高与学习经验积累等无形的效益[16]。评价指标体系可见表1,具体的评价模型可参考文献柯昌英和汪晓明[16]、高俊山等[17]的研究。

表1 大型工程项目团队知识学习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表

四、大型工程项目团队知识运动流程

(一)知识投入

项目参与者可依据项目的知识需求投入相应的知识资源,载体包括:人员、制度规范、技术文件、软件、数据库等。投入的知识可分类为显性知识(如制度、文档,等)和隐性知识(如个人经验,等)。参与项目的组织应特别注重隐性知识的投入,如在项目建设前,可根据项目特点,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项目参与人员通过培训学习,可以实现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知识的“内化”过程[18],即将显性知识增补到个人的隐性知识中去,加大知识的投入。

(二)知识学习与积累

在大型项目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项目参与者可通过团队学习的方式实现知识的组合与创新。如针对建设过程中的遇到的质量、施工技术问题进行组织专题交流会,提出解决方案,使知识在与会者之间实现共享和创新。此外,由于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人员流动性大,一定要注意知识的积累,特别是与项目特点相关的专门知识以及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创新型知识,并尽量使这些知识显性化,以利于后来的项目参与者接触和了解。

(三)知识的转移

项目任务完成后,参与项目的组织和成员通常会回到原单位,同时他们所拥有的知识也会随之转移,其中某些知识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参与项目中的知识投入。对于已无利用价值的知识,单位或个人会通过选择性遗忘失去对这类知识的记忆,如销毁相关的文件等。而对于个人拥有的隐性知识,可能会在大脑中逐渐淡忘,形成自然性遗忘。在此需说明的是,知识遗忘同样有利于吸收新知识,因为个人和组织的知识存量越多,在环境稳定时所表现出的能力就越强,但当外界环境改变时,由于惯性的作用,原先的知识存量就会成为适应新环境的障碍[19]。

五、大型项目团队知识学习的管理要点

(一)合理确定知识投入的结构

团队知识学习需投入精力与时间,且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的实际问题,大型工程项目都有工期与成本要求,如果能在前期尽可能的缩小知识缺口,将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因此,应合理确定知识投入的结构。例如对于项目中的重难点工程,可选择技术实力强、有过相似工程经验的建设单位作为承包商;而对于一般性工程,则选择面可适当放宽。

(二)提供有利于团队学习的平台

包括两个方面:制度平台和学习平台。制度平台主要是促进团队学习的激励约束措施、文化建设,等,通过制度保障,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平台主要是提供学习机会与条件,如建立基于Internet的项目管理门户,为项目成员提供交流机会;开展研讨会与讲座,扩充团队成员的知识储备,等。

(三)重视学习效应的评价

一方面,可将团队学习效应评价与相关的奖惩措施结合,实现对团队学习的正向和负向激励;另一方面,通过团队学习效应评价,可发现团队学习中的相关问题,便于改进和引导。

(四)强化知识的积累与利用

大型工程项目团队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利用获取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当然不一定是当前问题。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应适时利用知识储备来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要收集、记录项目进行中产生的知识,进行知识积累,为解决今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形成知识储备。

六、结束语

大型工程项目既是知识密集利用的场所,同时也是新知识形成的孵化场,因此,加强团队知识学习管理已成为必然。论文构建了大型工程项目团队知识学习范式,并对团队学习的流程与知识运动规律进行了梳理,以期更好地为大型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参考文献]

[1]Senge, P.M.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M].New York: Doubleday.1990.

[2]Edmondson, A.C.The local and variegated nature of learning in organizations[J].Organization Science, 2002,13(2), 128-146.

[3]Bunderson, J.S., & Sutcliffe K.Management team learning orientation and business unit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3,88(3), 552-560.

[4]晏永刚,任宏,范刚.大型工程项目系统复杂性分析与复杂性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09(6).303-305.

[5]Druskat, V.U., & Wheeler, J.V.(2003).Managing from the boundary: The effective leadership of self-managing work tea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6(4), 435-457.

[6]Ellis, A.P.J.,et al.Team learning: Collectively connecting the dot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3,88(5), 821-835.

[7]Drach-Nahavy, A., & Somech, A.Understanding team innovation: The role of team processes and structures[J].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2001, 5(2), 111-123.

[8]Edmondson, A.C., Bohmer, R.M., & Pisano, G.P.Disrupted routines: Team learning and new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in hospital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1,46, 685-716.

[9]Argote, L., Gruengeld, D., & Naquin, C.Group learning in organizations[M].In M.E.Turner (Ed.), Groups at work: Theory and research (pp.369-412).Mahwah, NJ: Erlbaum.2001.

[10]Kasl, E., Marsick, V.J., & Dechant, K.Team as learners: A research based model of team learning[J].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1997,33, 227-246.

[11]London, M., & Sessa, V.I.The development of group interaction patterns: A dynamic, mid-level model of group learning.Working paper.SUNY-Stony Brook.2007.

[12]Sessa, V., & London, M.Continuous learning: Directions for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M].Mahwah, NJ: Erlbaum.2001.

[13]曹虎山.项目过程中的知识管理[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4]郭佳慧.国内外知识地图研究比较分析[J].现代情报,2009,(5).213-217.

[15]耿彩凤,郭楠.一种基于RBAC的岗位知识需求分析方法[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330-333.

[16]柯昌英,汪晓明.企业学习型组织及组织学习效果综合评价模型[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4(1).84-87.

[17]高俊山,毛建军,谷冬元.组织学习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08,(2).212-217.

[18]车春鹂.大型建设项目知识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9]Huber G P.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 contributing process and literatures [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3):88-115.

猜你喜欢

成员工程项目评价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