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儿童的阅读

2009-03-10

少年文艺 2009年2期
关键词:贝贝儿童文学宝贝

李 琳

最近,我们向全校师生推出了课外阅读书目,其中力荐的就是刚刚出版的《你是我的宝贝》。

我数次捧读这本书,书中的人物和故事频繁地出现在脑海中,感觉这一段时间都被黄老师的文字围绕着。我忽然问自己,为什么那么倾心于黄老师的作品?答案是“对学生有用”。可能有人不能接受“有用”的观点,认为太不文学,太过功利,但作为语文老师,这的确是我首当其冲的想法。黄老师作品的语言规范、优美、细腻,其中我最看重的是规范。阅读对儿童而言,目的之一就是不断丰富、规范天然的语言体系,从而学会表达,因而我把黄老师的作品作为学习语言的范本推崇。

其次,是她的作品散发出来的气息,清新、恬淡、高雅、阳光。我喜欢黄老师笔下的每一个孩子,比如贝贝,读完《你是我的宝贝》,贝贝就住在了我和我的学生的心田里,鲜活,俊朗,清纯无邪。

再者,应该是作家的思想,是她借助故事、构思、描述所传递的主张,对人生、世界的理解和看法,这其中还一定会有一份作家责任和社会使命。《你是我的宝贝》描写了智障儿童贝贝的生活,对待残疾人,我们会表现出什么?嫌弃、淡漠、怜悯、关爱,还能有什么?似乎不会再有什么了,然而,作家是深邃的,悲天悯人不是作品的主旨,作家跨越了同情,直抵贝贝的心灵世界,她说:“其实对于他们来说,世界是天堂,轻松,明亮,自由,舒展,鸟语花香,天高云淡。”在贝贝面前,肮脏和丑陋原形毕露,虚伪和邪恶无处遁形。是贝贝让李大勇懂得了责任的神圣,是贝贝挖掘出舅舅、舅妈灵魂深处的良知。这些,不是说教和灌输,而是在情节的推动中,在生动的叙述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的,在这意义上,儿童文学作家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导师。一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永不会老去,他们为了儿童的阅读永葆童心,儿童是他们永远至爱的宝贝。

我把这本书介绍给了我可爱的学生们。来看看他们的读后感吧。

我羡慕贝贝

贝贝是值得同情的,我却又有点羡慕他。

我天天往返于家和学校,只能感受到亲人的爱和老师同学的爱。但贝贝拥有更多人的爱。李大勇、洪大妈、小巴子、方老师、小满,还有可爱的妹妹都用爱呵护着他。这也许就是孙中山先生说的“博爱”吧!而贝贝也用自己的爱回报大家。

读到贝贝被小胖陷害,见了巧克力后竟然“望着桌上的赃物,笑嘻嘻地说:‘巧克力,要给张天昊。”时,我仿佛看见了一块纯净美丽的水晶,它是那么脆弱,让人忍不住用手去捧着,可它却用那微弱但高贵的光芒照耀着、净化着每一个日渐蒙尘的心灵。我希望自己也拥有水晶般纯净的心灵。

读着读着,我又觉得贝贝是一首无忧无虑的歌,读者一听这首歌,就想跟着旋律走着、跳着、旋转起来。我对自己说:我也要把我的生活谱写成一首抑扬顿挫、曲调悠扬的歌。

猜你喜欢

贝贝儿童文学宝贝
王wánɡ冕miǎn学xué画huà
刊首语
贝贝失踪了
冬天来了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
“神奇”宝贝
瞩望儿童文学高峰
快乐宝贝秀
快乐宝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