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的眼睛
2009-03-10周玉洁
周玉洁
兰花是一个盲姑娘。
她一岁半时,母亲下班回来,拍着手掌叫兰花,示意兰花跑出门来迎接。兰花兴高采烈地答应,举着胖乎乎的小手,却朝相反的方向跑去。这样好几次后,母亲以为兰花的听力有问题。
摇铃鼓,敲盘子,兰花反应很敏捷,她听见音乐会笑,也能分辨出奶奶、爸爸、妈妈的声音。可是,母亲渐渐发现,兰花的膝盖总是有磕伤的淤青,兰花走路总会被石块或者小凳子绊倒,兰花甚至不知道躲墙,明明前面是墙壁,她也会在走路时毫不设防地朝墙上撞。
母亲的心骤然惊慌起来。她意识到幼小的兰花出了大问题。可兰花吃饭香,睡觉甜,小脸红扑扑的,一双黑水晶一样的大眼睛,看不出半点异样。
母亲是第一个感觉出兰花的眼睛看不见的人。
“兰花,指指妈妈在哪儿呀?”
兰花指错了。母亲问完后,轻手轻脚地换了一个地方,兰花却指着先前妈妈站着的地方。
“兰花,那你指指爸爸在哪儿呀。”妈妈依然没有放弃希望。
兰花愣愣地站着,睁着无辜的大眼睛,指不出来。她低着头,沉默了一会儿,指了一个地方。
爸爸流泪了,爸爸站在兰花的背后呢,兰花却指着前方。
“兰花,那你指指太阳在哪儿啊?”妈妈几乎要绝望了。兰花扭扭头,竟然指对了,太阳在头顶上。
这样的试验,进行了很多次。母亲发现了,兰花只能看见强烈的灯光和正午的太阳。
伤心欲绝的母亲四处借钱带着兰花寻访名医,求遍了上海、北京、武汉的知名眼科专家。母亲作好了将自己的一只眼睛移植给可怜的兰花的准备,可是所有的专家都给出了一个相同的答案——兰花是先天性视网膜萎缩,不能医治,且眼底颤动,也无法手术。
母亲在灰心丧气后,勇敢地振作起来,因为兰花一天天长大,那么聪明、那么可爱。她会背唐诗了,她会讲妈妈教的故事了,她甚至还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抵着右手握着的铅笔学会了画圆,虽然线条曲曲折折,可毕竟是一个不规则的圆啊。
不规则的圆,也是圆。
母亲毅然送兰花去了幼儿园。虽然也有很多孩子欺负兰花,但兰花的话语里多了新内容,还学会了唱更多儿歌和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母亲继续送兰花去学前班,却遭到了学校的拒绝。从此,兰花与学校无缘。
兰花只好在家照顾小妹妹,抱着小妹妹坐在椅子上,不断地教小妹妹说话,咿咿呀呀。
小妹妹长大了,听够了兰花那些单调的儿歌和故事,除了向兰花炫耀她新买的书包和新书,除了故意在兰花耳边出一道兰花做不出的算术题,以显示自己的聪明外,妹妹不再愿意理睬兰花。她讨厌兰花的手总是把她从头摸到脚,也讨厌兰花老是拽着她的衣襟,让她不能尽兴地出去玩。
那一天,妹妹再次甩开兰花的手,大叫一声:“我好讨厌你啊,摸得我烦死啦!”
一个耳光重重地落在了妹妹的脸上。那是爸爸第一次打妹妹,爸爸红着眼睛对妹妹吼道:“兰花的手,就是她的眼睛,不能拒绝她的手啊!”
从那以后,兰花就变得沉默了。她不再关切地寻找妹妹,也不再好奇地摸妹妹的书包。她静静地坐在角落里,手里常常拿着毛线绳,打结。
短短的一条线绳,绾出无数个结,再摸索着一个个解开。兰花一坐就是好几个钟头,有时也悄悄地自言自语,自己给自己唱歌。
爸爸妈妈上班了,妹妹上学去了,兰花在家看家。她听着煤炉上烧的水,帮妈妈洗菜淘米,放在灶台上。她还能从自行车的铃铛声中听出是邮递员来了,她帮爸爸取回报纸和信件,开小小的一条门缝,不让邮递员和陌生声音的人进屋。
有一天,妈妈忽然怒气冲冲地拉过妹妹,在妹妹的眼睛上蒙了一块厚厚的毛巾,把妹妹带到了院子里,让妹妹独自走进屋。
妹妹跌跌撞撞地在院子里摸索了好一会儿,碰翻了花盆和花坛边放着的水桶,被院中的葡萄藤绊倒了。
妈妈很严厉地说:“不准拽下毛巾,自己进屋!”
妹妹躺在葡萄藤边嚎啕大哭,兰花轻轻地走过去,拉起了趴在地上的妹妹。
兰花搂着妹妹的肩膀,轻声说:“朝前走7步,上台阶,1、2、3级,往右走4步就是门。”
妹妹终于走到门边,却被门槛再次绊倒。就在妹妹倒下的瞬间,她听到兰花在院子里叫:“抬脚,注意门槛!”
妹妹终于明白了,眼睛看不见是什么样的情形。
兰花的脸上又多了笑容。妹妹带她去摸大桥的桥栏,带她去小河边拣白石子,甚至在一个周日带兰花去摸了妹妹上课的那间教室。“这是窗户,我就坐在中间第三排,对着这扇窗;这是教室门,摸摸,上面有字,写着二(1)班……”
兰花笑了。拉着妹妹的手,走在春光里、晚霞中,那是多么幸福的兰花啊。
兰花13岁那年,姑姑要生小宝宝了。姑姑一个人在家待着闷,就常来和兰花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姑姑给即将出生的小宝宝织小毛衣,兰花在姑姑的旁边陪姑姑说话,帮姑姑绾毛线。毛线打结了,姑姑急得满头大汗仍是解不开,她站起身去找剪刀准备剪断。就那么一会儿工夫,兰花竟奇迹般的把那一团糟的乱结打开了。
姑姑拿着剪刀望着兰花愣住了。好一个心灵手巧的兰花哟。姑姑突发奇想,开始教兰花织毛衣了。四根毛衣针,怎样绾成环,怎么绕线,针怎样穿,线怎么调换,花样是怎样交错出来的……兰花学得认真,练得勤奋。一团旧毛线拆了织,织了拆,线断了,接上,继续练。为给毛衣针定位,兰花的手指头被扎破了皮,一天天起了厚厚的茧子,兰花的手被毛线勒出了深深的勒痕,又青又紫,可兰花依然练。
兰花给爸爸织了一条围巾,爸爸在大夏天就绕在脖子上了,手舞足蹈地夸兰花能干。
兰花又给妹妹织了手套,给妈妈织了毛线背心。还帮姑姑完成了小宝宝的毛衣、毛裤和小帽子。
兰花织的东西渐渐多起来,花样渐渐繁杂。她学会了用爸爸特制的皮尺量肩宽和身长,学会了给毛衣钉扣子,还学会了织不同颜色的条纹。
她将红色的毛线挂在椅子的左椅背,将黄色的毛线挂在椅子的右椅背,白色的毛线放在脚旁的篓子里。她记得清楚,不会岔了颜色,针脚均匀、细密,织出的毛衣柔软而有弹性。
兰花将家里所有的旧毛衣都翻新了一次后,再也找不着可以织的东西了。因为没有毛线,兰花着急了。
于是,陆陆续续有邻居来请兰花帮忙织毛衣。一个盲眼的女孩能织漂亮合体毛衣的事情,传遍了小城,却让人不敢相信。不断有肩上搭着半条未织完的毛裤、或是刚起了几行毛衣针脚的大婶大妈来串门。询问针法的,交流新花样的,请兰花帮忙的,兰花应接不暇。
兰花家的院子里热闹了。兰花听到了很多由陌生到熟悉的声音,也接下了很多毛线活儿。兰花早早起床,夜里坐在床上还在织,夏天顾不得扇蒲扇,冬天连朝手上呵口热气的工夫都没有,可还是有很多人不断来催问,等着拿回新毛衣。
兰花实在忙不过来了,邻居们的、亲戚们的、爸爸妈妈的同事们的,还有很多陌生人的,那么多毛线排在兰花的床头,几乎要码成了一座小山。
姑姑看着兰花苍白的脸,叹气了。这些可恨的人啊,想累死咱家兰花不成?
姑姑拿了一块纸板,写了一个牌子:手工编织毛衣,一斤毛线,手工费5元。
姑姑写完了,觉得不对。机器织的毛衣,每件都需要加工费30多元呢。而且机器织的毛衣很损毛线,织好了不能再拆,不便于毛线的二次利用。再说兰花织的比机器织的可好多啦。姑姑一咬牙,把5元换成了10元。
兰花不同意呐。可是姑姑气冲冲地把牌子挂到了院门上,临走时还警告兰花:“兰花你听着啊,你姑姑没大的能耐,但好歹教了你一个谋生的本事,你爸你妈也不能白白养活你一辈子,从今儿起,你就靠你自己的手养活你自己。一斤毛线十块钱,少一分都不给他织!”
姑姑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了。兰花静静地想一想,姑姑说得有理。
慢慢地有人自觉地拿了毛衣给兰花工钱了。因为兰花是残疾人啊,再说那毛衣又织得那么漂亮。有人会多给几块钱,也有人少给。兰花不在意。她慢慢地能摸出纸币的面值了,但即使有人拿5元的充当10元的,兰花摸出来了,她也不会说破,只说:“谢谢您。”
还有人拿来很细很细的毛线,让兰花头疼。因为论重量收工钱,细线就占便宜了。细线织起来最费工夫,有时半个月都难织完一件细线的毛衣。可兰花依旧乐呵呵地说:“谢谢您。”
一个月下来,收到的钱不等,有时几十元,也有时一百多元。“这几张给爸爸买烟,这几张给妈妈买瓶好点的擦脸油,这一张给妹妹买书。”兰花把钱一张张理得整整齐齐,交给妈妈。
妈妈、爸爸和妹妹都红着眼睛拥抱兰花,兰花多幸福啊。
那一年的那一天,小城的记者来找兰花,说帮兰花报名去参加一个省里举办的残疾人才艺大赛。还说只要兰花得了奖,不仅有奖金,还叫兰花和爸爸妈妈姑姑妹妹都上电视。
兰花可想得奖了,能上电视呐。
兰花开始准备了,她请妈妈和姑姑手把手地帮她示范书上最新的花样和编织技法,并自己摸索、创新出了许多新针法。
那个大赛的编织组不允许参赛选手带去成品,所以兰花设计的那件毛衣只织了一部分。那是一件很漂亮的毛衣,领子、袖口采用了新式的花边状织法。前襟五颜六色,漂亮极了,后襟织了一半,是纯白的,留下了一部分空缺,准备在大赛的现场完工。
兰花已经胸有成竹了,她在梦里,在院子里的阳光下已经把那件毛衣的每一针都设计好了。
兰花在妈妈的陪伴下离开家乡的小城去参赛了。那个省会城市是兰花和妈妈第二次去,小时候检查眼睛,曾经去过一次,可兰花已经没有印象了。
乘了汽车、火车,兰花在妈妈的搀扶下磕磕绊绊走了一天半,终于赶到了参赛地点。她无心倾听那么多新奇的声音,无心品尝那些美味的食物,无心和其他选手交流。她呆呆的,也不同妈妈说话,只是一直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掌心里划,全神贯注地,反反复复地,兰花在画什么呢?
兰花在画一个图案,姑姑曾在几年前教过她一次,兰花牢牢地记在了心底。在大赛的时候,兰花要编织出的最后的那部分正是那个图案。
妈妈很紧张地等在台下,很多选手展示了不同的才艺。兰花的这组,大都是弱视或是失明的,有人写书法,有人画画,有人绣鞋底,有人摸索着裁剪衣服。
虽然那些画,那些字,那些刺绣,都不规范、不完整,但都是残疾人完成的啊。每一件作品展示的时候,观众都会爆发出一片掌声,很多人一边流泪,一边鼓掌,那些残疾选手双眼迷茫、拘谨地并排站在台上。主持人每念到一个选手的名字,那个选手就会按事前交待好的那样,上前半步。
终于轮到了兰花。
“下一位选手——17岁的周兰花!”主持人说完,兰花上前半步,面带微笑,朝着台下深深地鞠了一躬。兰花鞠躬有点偏了,可是观众还是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多么美的兰花啊,亭亭玉立的妈妈的好女儿兰花。台下的妈妈落泪了,紧紧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害怕失声哭出来。
人群骚动。台上,主持人慢慢地拉过兰花,让兰花和她站在了一起。一件即将完工的毛衣在观众面前展开,精致的花边状领口和袖口,五颜六色的毛线搭配得那么和谐,那么灿烂,那么美丽,人群里发出了一片惊呼声。
主持人紧接着展示了毛衣的后背,那是由雪白的毛线织成的,还缺一块,没有完工。这缺的一块,正是兰花要向大家展示的现场编织。
兰花静静地在台正中的椅子上坐着,她的双手急促地穿针走线,她的眼睛茫然地看着正前方。左右摇晃的眼球,让台下的观众禁不住为兰花惋惜。
兰花时而紧皱双眉;时而平静;时而咬咬嘴唇,停顿片刻;时而呼吸急促,十指翻飞。线团在兰花的脚前快速地滚动。妈妈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那么紧张,那么紧张。
台下偶尔有点躁动,但秩序良好,人们拿出了对残疾人的宽容和关切,凝神静气地等候着兰花的毛衣完工。
终于,兰花长舒了一口气,她拔掉了毛线针,站起了身。
主持人再次向观众展示了那件毛衣,五彩斑斓的前襟宛如五颜六色怒放的花丛,主持人颤抖着嘴唇,缓缓地展示了那件精美毛衣的后背。
赛场里忽然鸦雀无声,安静极了。慢慢的有人开始掉泪了,有人开始抽泣,忽然,全场的观众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那件毛衣的后背,在雪白的背景上,双目失明的兰花织出了一双最美最亮的黑眼睛……
台上的兰花,瞪着双眼,望向了台上方耀眼的碘钨灯。兰花看到了光亮,像太阳那样……
主持人激动地拉着兰花的手,对兰花说:“你以最高分获奖了,你知道吗?”
兰花露出了欣喜的微笑。
“虽然17岁的兰花没有眼睛……”主持人很动情地说,“可是……”这时,兰花忽然轻轻地纠正道:“不,我有眼睛。”
主持人摸着兰花的肩膀,被兰花突然的一句话打断了台词而显得有些慌乱,可是兰花却举起了自己的双手,朝着台下喊起来,“妈妈!妈妈你在吗?我有眼睛,妈妈给了我眼睛,我的眼睛在手上啊……”■
发稿/赵菱 tianxie10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