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博物馆的建设理念
2009-03-07张大桦
张大桦
自1905年张謇在南通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至今,我国的博物馆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路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至2007年全国博物馆的总数已突破2400所,可谓星空灿烂,竞放异彩。进入二十一世纪,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博物馆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党的十七大将文化建设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让广大群众在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2008年起中国的博物馆、纪念馆逐步对外免费,这就象一道闸门的打开,博物馆真正开始与社会亲近,国民触摸历史的强烈需求找到了释放的途径,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走进博物馆去感受祖先创造的灿烂文明,形成了一股博物馆热潮。以前是博物馆门前冷若鞍马稀,而如今人头攒动在博物馆已是很普遍的事,很多博物馆甚至出现因参观人数多而不堪重负的现象。博物馆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感悟知识、陶冶情操和娱乐休闲的重要场所。因此博物馆在新时期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将空前沉重。中国博物馆事业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博物馆是世界博物馆之林中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面对未来,博物馆的建设理念应该适应新的形势要求,以便使博物馆更好地承担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历史使命。本文从博物馆的建筑、博物馆的数字化、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以及博物馆的教育职能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中国未来博物馆的建设理念。
一、博物馆建筑的生态环保理念
博物馆是人类社会的公共文化设施,是博物馆开展工作,展示自身特色以及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基础。为了使博物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建馆之初就应有一个整体的规划,用长远意识来看待博物馆的发展,而不能用功利主义出发,把博物馆的建设只是作为政绩工程、标志工程。其自身建筑应考虑到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建筑方面体现出生态环保意识。需要用正确的理念来指导博物馆馆址的选择、布局和结构。我国早期的博物馆多是在传统历史建筑改造的基础上建成的,这虽然在保护历史建筑和突出博物馆的文化特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却极大地限制了博物馆自身特点的发挥。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博物馆建筑可用空间越来越小,不要说吸引外来展览,即使是自身藏品的展出也无法顺利进行。过去博物馆馆址的选择多在风景优美、环境幽静或颇具纪念意义的地段,建馆之初吸引了大批观众,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城乡规模的扩大,一些博物馆逐渐丧失了原有的优势,因此在博物馆馆址的选择上应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处理好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要求今天的发展必须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合理地利用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生态平衡,这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方向。
二、博物馆建设的教育理念
没有教育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博物馆。社会以及有关部门对博物馆教育的定位存在偏差,体现在只是把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局限于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的教育,博物馆的教育过于简单化和概念化。博物馆教育更多的是被看作休闲式教育和素质教育。很多博物馆甚至没有完善的教育设施,没有一个专门或适合未成人的展览空间。博物馆没有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去做,管理者对博物馆教育部门重视不够,博物馆缺乏专业的、高水平的教育人才。事实上,从张謇开始,中国人对博物馆的最初认识就是教育。张謇办博物馆就是以教育为目的。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教育家蔡元培认为,博物馆是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刚把博物馆比喻成若干大学。事实上20世纪30年代对博物馆功能的认识是非常清楚的,甚至直呼其为教育机构,只是解放之后才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博物馆一直归教育部门管辖,后来才被归为文物部门。由于意识形态和政治方面的因素,博物馆逐渐从教育机构变成政治教育机构。在西方,博物馆的教育为学校教育服务的,我们博物馆以前的群工部在西方很多博物馆就叫教育部。博物馆教育是一种自愿的强化教育,认知教育,让人有切身的感受;博物馆教育的人群年龄相差很大,文化层次也不同;博物馆教育是一种审美体验,不能把博物馆教育过于政治化。随着形势的发展,政府在逐渐纠正这种倾向,把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三、博物馆的数字化理念
国际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高速发展,使我们这个时代知识的创造、贮存、学习和使用方式发生了革命。面对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是世界博物馆发展方向的主流趋势。 在博物馆数字的过程中,藏品档案数字化是基础,我们必须探索现代化博物馆信息管理以适应博物馆未来的发展和实际需要。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为博物馆藏品管理提供现代化管理工具,并着眼于推动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进程,积极开展相关的研究、开发和实践活动,实现建立数字化博物馆的目标。网络技术的成熟,为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对进一步发挥馆藏文物的资源优势、开展博物馆的各项业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藏品档案围绕藏品而建立,是藏品在征集、鉴定、登记、管理、保护、研究等一系列活动中的真实记录,是藏品研究成果的具体体现,也是其他有关学科进行研究的依据。藏品档案数字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藏品信息管理的数字化。在数字化博物馆中,藏品信息管理建立在数字化管理基础之上,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前提条件。如藏品信息的自动编目、自动全文检索、藏品业务工作辅助管理、计算机辅助立卷、藏品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等。而这些不仅是藏品档案管理基本的业务环节,也是藏品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具体体现,更是藏品档案数字化全面实现的基础。二是藏品信息传输平台的数字化。藏品信息只有在传递过程中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过去需要藏品信息时,人们往往要亲临保管部门,通过阅览、复印或拍摄等形式来获取。当数字化藏品信息系统建立后,网络将替代传统模式成为主要的传输平台,进而实现文物信息的快速流动。数字化了的藏品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还可以同时进行多向传递,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用者不必亲临现场,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计算机方便地调用藏品信息,最终实现藏品档案资源的数字化,进而达到档案资源的共享。
四、确立开放的陈列理念和人本主义意识理念
在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类产品更新换代令人目不暇接的信息时代,传统理论及当前的陈列形式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和人们的审美情趣需求。博物馆的陈列应是对一定历史文化和文物的原生态的复原,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历史原真性最新研究成果的一种阐释。陈列基础应是博物馆对自身性质所涉及领域及其原真性的研究成果,核心是一种主观意识形态,终极目标是对某一事物领域的原生态模拟复原,而不仅仅是文物以现有状态排列出的展品群体。博物馆陈列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应该突破传统,从传统的专业价值标准导向、政府导向,走向社会公众评判作为最终标准的导向。业内人士评价颇高而观者寥寥的陈列在实际上是一个失败的陈列,此种价值标准与市场价值规律背离现象的根源在于在评判上未打破行业与政府的垄断,这种传统垄断式陈列理念应该打破而代之以让社会公众来评判的开放的陈列理念。
当前博物馆的陈列基本上还是沿袭器物、场景、文字说明,再加上讲解员讲解的传统模式,内容、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对参观者已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对这种传统陈列模式的突破,首先要求陈列内容设计的革新,不能仅仅以出土器物与文字说明、简单的场景构成。理想的陈列应是一方面应对陈列器物的用途和文化背景进行描述,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器物名称和出土地点;更为重要的是对文化遗址盛衰、来龙去脉的探索性展示,其中文物标本只是实物例证,而对文化的探索性展示应作为陈列的核心部分,展示方式则重在对原生态复原。
博物馆陈列是博物馆教育大众,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手段。藏品陈列是大众了解博物馆的窗口,陈列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博物馆的社会效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求知欲望的提高,大众不仅仅满足于只欣赏美妙绝伦的展品,而更多的是想探求藏品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鉴于大众知识水平及欣赏水平的变化,博物馆陈列设计理念应该适应形势的变化,用人本主义思想来指导博物馆的陈列。当前科技水平的提高,为博物馆的陈列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完全可以运用高科技手段以时、空为网线构成的信息网络,文物标本则是各网线的交点,通过这个网,实现某一文化的社会历史形态的模拟复原。现代博物馆的陈列为了适应大众的欣赏口味,改变过去用文物说话的观念,在运用现有科技手段的基础上,应使展品更多地“活”起来,展示(上接40页)
给参观者一个活灵活现的生活场景。未来的博物馆应当是给大众提供高雅文化交流的场所,提供娱乐、陶冶情操、求知启智,其终级目的是休闲娱乐。
五、博物馆藏品的精品理念
藏品是博物馆开展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藏品的数量和质量对博物馆的建设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博物馆的发展过程中,藏品的收集与管理受博物馆设计理念和陈列理念的指导。过去博物馆藏品的收集着重于精美物品的收集,而对能够反映文化内涵的日常生活物品重视不够。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决定了其不只是满足人们求胜心理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要为人们提供知识,使大众了解藏品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藏品收集与整理方面应树立“精品意识”,必须改变以往只注重精美物品收集的传统观念,更多地加强藏品内部联系的研究,体现藏品背后人的活动。藏品中的精品不仅包括精美的物品,而且还包括能够直接反映人类活动以及社会发展的日常物品。这就要求管理者既要通晓博物馆管理的基本知识,又要通晓文物的基本知识,对藏品的内涵能够给以准确的界定。
中国博物馆自上个世纪初产生以来,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在新形势下博物馆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使中国博物馆事业取得进一步发展,必须更新博物馆的建设理念,加强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使博物馆适应新形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大众服务。
作者单位:江西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