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2009-03-07姜方良
姜方良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从对实验教学理念的认识、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实验教学模式的选择、实验教学手段的创新、实验教学方式的改变等方面,以案例形式分析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实验教学;问题;反思
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要求。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将使实验教学成了学生探究学习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新课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当前科学教材突出学生自主探究,以实验活动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实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们发现,诸多学校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仍保持传统教学现状,在新课程背景下实验教学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实验教学理念的认识
案例:这是一所普通中学科学实验课上课情景,实验室里仪器设备均准备稳妥,学生人手一册科学实验活动册,学生们安静地坐在实验桌旁,教师热情奔放地讲着今天的实验该怎样做,偶尔学生动了一下仪器,也被教师呵止,从实验原理讲起,一直到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然后教师给学生示范了一遍,快到半节课时教师才让学生动一下,记录一下实验数据或实验现象,一堂实验课下来学生感受很不过瘾,远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神秘与有趣。
案例分析:这种实验纯粹是为了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为了技能的熟练和运用,为了验证知识而进行实验。教师心中没有新课标意识,没有把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发展联系起来。学生并非参与实验问题的提出,没有从假设到设计、从实验到得出结论的探究活动过程,也没有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论证、评价。如果每次实验只让实验沦为知识灌输的附庸或点缀,忽视实验中的探究功能,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积极性,这样的实验不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反思:新课标、新课程、新理念下的实验教学,它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精神为源动力,目的要让学生初步学会实验技能和掌握一些基本实验技术,并亲历基本科学探究过程,培养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如提出问题,形成假设的能力;设计方案,探究实践的能力;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分析现象归纳总结的能力等,从而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对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
案例:这是一所普通中学科学实验室,实验器材虽然摆放整齐、有序,但仪器设备陈旧不会,数量不足,种类偏少,对正常的实验消耗和损坏物品补充不及时、不充足,大多数试剂还没有按不同浓度配制好;一些标本、模型锁在橱柜里,成为摆设,学生只能看,不能动,实验的使用率低;还有一些精密贵重仪器得不到定期保养维修,锈迹斑斑;一些组合组装仪器配件不全,失去使用价值,使本来就不多的仪器更加残废。
案例分析:象这样传统的实验室也只能为学生的验证性实验提供简单平台,很难为学生创设探究的环境,实验药品没有可供选择性,学生在实验室内活动时间少,探究学习的机会更少,实验室内的器材设备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其实实验室的座位安排本身也不利于探究讨论,总之,面对新课改,实验室的建设还不能满足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需要。
反思:为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实验室建设应当关注对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这就需要建立探究性实验室,实验室内设置多排橱柜,放置常用器材和药品,供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室座位可布置成“讨论式”,几人一组,共同围着一张多边形桌子,适应学生间交流与合作。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实验装备,添置与新教材配套的实验器材,一方面需要对原有的仪器进行设计、改造,开发成新的实验器材,另一方面到教具厂配备新的仪器设备,以适应探究性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实验教学的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和开发。
三、对实验教学模式的选择
案例:在“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演示实验中,教师一边操作,一边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火焰的颜色?”、“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然后请学生逐一回答观察到的现象,教师板书结果。在这样的实验里,我们看不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看到的只是教师的“指导性语言”。
案例分析:这种实验模式还是基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忽略了观察实验的整个过程,也即忽略了学习的过程,忽略了学生这一主体。甚至可以说是带有应试教育的目的性,因为它几乎是直接告诉了学生实验的结果,这样的学习有什么快乐可言呢?学生的成就感也只好停留于默写一百分上,却永远不能说“我发现了……”这种模式过分偏重于验证性,偏重于实验的结果。
反思:新课标要求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科学探究机会,实验内容分布在教材的“活动与探究”、“调查与研究”等栏目中;实验形式上更加灵活,除课堂实验活动外,还有许多课外实验活动内容,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推崇新教材、新理念下探究式的实验教学模式,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开放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一般有“猜想、实验设计、实验探究、分析结果”几个部分。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都亲自经历,都有收获,实验不再是少数尖子生的专利。在教改的过程中,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要,只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对实验教学手段的创新
案例:这是一所普通中学科学实验室仪器装备情况,经费投入不足,教学仪器配备不到位,教学装备勉强达教育部1类标准,可是目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层次不断提高,教育手段逐步实现现代化,学校仅有的经费只能维持教育现状,这就制约了学校教学装备档次的提高,仪器分组不足,有时4人一组,只能一名学生做实验,三名学生当旁观者,实验教学留于形式。
案例分析:受“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现行部分学校实验教学存在不少问题,表现为轻实验、重理论,回避难做的实验;对实验仪器的许多缺点熟视无睹,不去革新研制;甚至过分夸大在电脑上制作的课件,以此取代实验操作;学生动手机会少,知识被动接受,为此尽快普及实验教学,加快教学仪器的配备,推行微型实验是一条确实可行的重要途径。
反思:微型实验是普及实验教学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对策,(1)微型仪器与常规仪器互补,提高学校教学仪器的配备标准;(2)微型实验与常规实验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率;微型实验是目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实验理论和方法,其突出贡献表现有:节省实验仪器和药品经费,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率,缩短实验教学时间,增大课堂教学密度,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科学实验微型化,为改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