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2009-03-06宋晓丽姚建忠谷秀兰

消费导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高校教学

宋晓丽 姚建忠 谷秀兰

[摘 要]为了取得“双赢”的教学效果,本人结合多年的专业英语教学实践,针对高校专业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 专业英语 教学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Hj2008-44)。项目编号Hjsk200738

作者简介:宋晓丽(1976-),女,汉,山西沁源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土地评价与规划。

2001年8月教育部明确要求高校在本科教育中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随后各高校相继开设了专业英语课,但对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则还很薄弱,已有的研究也多数集中在高职院校。我国加入WTO后,各行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以英语作为专业课教学的语言是建设一流大学、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需求,进行此研究刻不容缓。

一、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相关课程教学之间的联系上

从本质上讲, 基础英语、专业课程、专业英语、双语教学应该是有机联系,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共同服务于培养目标。基础英语教学目的是为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提供扎实的语言基础的,专业英语教学既是从基础英语教学到双语教学过渡的“桥梁”,又是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的有机结合,但从实际的教学来看存在着“各自为政”相互脱节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

正式出版的专业英语教材不多,如土地管理专业英语教材目前只有一本。教材多是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根据一些英文资料自编的教材,教学内容随意性大,系统性不强。课堂上多数是“以教师为中心”将文章从头至尾“word by word,sentence by sentence”翻译并讲解单词与语法,和英语课程没有太大差别,课程考核表面上分为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平时成绩的考核名存实亡、形同虚设。因此,采用“良莠不齐”的教学内容、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英语基础与专业知识又参差不齐,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学生学习认识及学习目标上

学生普遍存在重视基础英语学习(基础英语考试与学位挂钩,另外四六级证书是找工作的硬件)而忽视专业英语学习;部分学生认为,在将来工作的时候,也许连基础英语都用不上,更何况是专业英语,“急功近利”的认识导致专业英语学习缺乏自觉主动性,总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被赶着走,结果是教师喊累学生叫苦。还有一些学生认为,专业英语学习只不过是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英文专著或期刊,与基础英语中的英译汉和汉译英没有什么差异,阅读中习惯停留在句子的语法、单词的意思上,学习目标也不明确。

二、教学改进的建议

(一)教师要通过交流与学习,树立与时俱进教学理念

教师应尽可能地外出学习或参与校内组织的院校级的教学观摩、教学座谈(包括专业课教师与英语课教师之间),更新教学理念。21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高校教师应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体现“双主体”的重要性,即教师与学生,明确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角。

(二)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双主体”必须明确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它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规定着教和学的方向。如本人确定的主要教学目标:专业词汇的掌握;翻译技巧的掌握即抓住main structure,找出keywords,翻译要达到“全(意思完整)、准(意思准确)、顺(词义通顺)”;快速阅读并能概括主要意思。

(三)通过“感性认识”让学生走出认识的误区

对于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可以针对性地举例加以纠正或慢慢引导。如授课之前先选择一段话让学生来翻译:“it may be concerned with putting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to new kinds of productive use。”结果发现,尽管整句没有生词但多数学生只能直译,尤其是后半句翻译完全词不达意,就如同一外国人描述一中国女孩开朗外向的性格为“感情繁忙”。这样一来,学生首先会意识到专业英语学习并非简单等同于基础英语。

(四)尝试“互动式”教学方法,寓“乐”于教

通过调查发现课堂上多数老师 “满堂灌”,学生“不劳而获”, 获得的只是“鱼”而非“渔”。“知识和能力并重”,应该更注重授之于渔,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地学习,可摸索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有参与的意识与兴趣。如“针锋相对”激将法:利用比赛双方团结不服输的心理,选择难度不大的内容,先让学习相对主动的一方朗读一段以此来激励另一方。这样一来学生情绪会发现很大转变,沉闷的课堂气氛得到扭转。双方还可以是班级之间、宿舍之间、男女生之间、前排与后排等。总之,教无定法,关键是要不断尝试并总结,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五)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诚然采用多媒体可以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但一个好的PPT课件往往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做,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多媒体上课,就成了放电子书,时间长了学生会产生“视觉彼劳”,另外多媒体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因此不能忽视板书的不可替代性,适当时候用黑板进行书写加以说明或补充,以便引起学生注意或加深印象。

(六)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大力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与学的根本保障,但教材编排不可能一挥而就,为了正常地进行课堂教学,目前的重点工作是借鉴和参考同类教材或外文资料,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确定时要考虑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同时要根据每级学生的特点及就业形势不断优化内容。专业英语是专业与英语的结合,教材编写需要“强强”(高职称的老师懂专业,青年教师英语基础好)联手,以保证教材能保质、尽早地出版。

(七)确定“人性化”考核的原则,实行全程考核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忽略学习过程,过分追求或看重考试成绩,课堂上心不在焉,考前废寝忘食,学生应付考试“得过且过”的心理及少数学生缺课逃课的“习惯”的现象与问题。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本人确定了“实事求是+适当放松”考核原则,实事求是强调的是卷面成绩,适当放松原则,主要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到课率、回答问题、平时作业等)计算平时成绩。这个原则一方面让学生清楚成绩的高低完全是“自己说了算”,另一方面纪实的平时成绩,可迫使学生走进课堂主动参与,另外也可以考虑到个别由于特殊原因考试没发挥好的学生。

改革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要摸着石头过河。教学改革关键是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积极的探索,找出一种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双赢的教学模式,这里只是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刘喜明,高明辉。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

[2]戴艳阳,钟晖,专业课双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之探讨[J]高教论坛,2006,(3)

[3]谭华容,谭晓明,公共英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现状和改革[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5)

[4]彭肖华,许金英。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高校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