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阅读能力提高的途径

2009-03-02虞学化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2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阅读能力高中语文

虞学化

[摘 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要求,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力图认真探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相关因素,分析高中生阅读的心理特点及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思考高中阶段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程标准 阅读能力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由兴趣、情感、动机、意志、性格等组成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的疏导,在积极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等的同时,预防学生学习的不良心理,使学生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觉检查自己的阅读行为,不断地把有关学习的变量和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对照、检查、评估阅读方法的有效度,及时调整自己的阅读行为,并采取补救措施。下面就阐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一些措施。

一、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内学习方式

今天我们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就是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技能等方面和谐发展。因此,它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它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学习方式,更能发展人的个性,体现人文关怀。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它有以下的特征:学习者参与制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中有情感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其特征是:成员“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期望所有的学生能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活动有效性的途径”。

所谓探究式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并借助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形成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主人。学习过程就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进行加工、理解、提炼,从而自主地构建新知识的过程。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借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阅读,形成独到的见解,并通过交流学习体会表达个性阅读的收获,展示个性的思想。

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小说阅读教学,有设定目标、自主阅读、鉴赏品味、交流研讨、扩展延伸、经验总结这样几个环节,各环节之间紧密联系,把感知和鉴赏讨论结合在一起;全体学生参与了整个学习活动,查资料、做记录、分析鉴赏、讨论与交流,亲自体会发现的快乐;在探讨的过程中,认识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把握了小说的三要素及鉴赏方法,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教学中,我们发现,当学生把个性的思想表达出来和大家交流的时候,他个人所受到的教育是教师永远也给不了的。这样的学习方式就是对学生个体生命、思想、行为的尊重,为个体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更深广的意义,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充满人文性的教学。

二、优化课堂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

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而应当是“教师教——学生学”,是师生双方的协同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道德品质和世界观,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课堂阅读教学在学生学习系统知识的同时,还要做到整体素质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双向交叉点中去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最佳结合点,从教育科学和学习科学的高层面去探求教与学两大行为的最佳协调点,从师生合作与教学媒体传输的运行机制中来研讨认知发展和情意发展的最佳融合点,从课堂的空间和时间的统筹把握中,来谋划针对性和效益的最佳平衡点。”

1.师生和谐相处,相互促进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者和学者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学生是教学过程中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有组织、有计划地启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引导学生,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教学质量也就越高。所以,在课堂上,在师生交往中,教师要摆正主体与主导的师生关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灵活巧妙地组织教学,设计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教学效果更加优化。

2.激发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原则。巴班斯基曾说过:“如果没有学生积极的、自觉的学习,怎么教也不会产生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使课堂阅读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感兴趣,可以发挥全部才能的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如果兴趣低或无兴趣,他的才能只能发挥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所以说,阅读兴趣的有无会直接影响阅读的过程和结果。而民主、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积极动脑思考,自由畅谈,并从中获得成功体验。这样才能激发强烈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3.营造宽松环境,愉快学习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要珍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给他们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多元的精神空间。在课堂上,要作到使师生的情感始终处于一种最佳的和谐状态,教师就要注意在授课过程中,把情感因素与智力因素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兴趣盎然地参与阅读活动,并“不失事机地把这种最初发生的愉快情感和认知兴趣引导到热情而紧张的追求知识,探求真理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正确方向上去”。同时师生之间要崇尚教学民主,相互信任,沟通心灵,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只有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才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得到充分的展露;只有在课堂上形成浓厚的民主气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习,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标。

三、改变评价模式,在阅读中帮助学生树立批判意识

考试是对学生知识储备、能力构成的考查,且一份试卷中这两方面在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养成中的比重较小,很难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考试要求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答案,对于语文学习,尤其是阅读很难使学生发挥自己阅读的主动性、创造性,对自己不愿苟同的观点也迫于应试的压力而勉强同意,从而失去了质疑文本、质疑教参、质疑教师的批判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改变评价模式,将单一的答案式阅读趋向于多元化解读,只要能言之有理,自圆其说。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树立一种批判意识,不人云亦云,在阅读中读出个性。当然,多元解读一定要围绕文本,从文本中生发,而不是无中生有,苏轼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学生不是机器,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个性,我们不能也不可能用一个模具复制他们,所以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势在必行,也只有真正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才能调动他们的潜能,使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亮丽的风景线!

语文学科是最富有人文情感、人文关怀的学科,语文教师,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师也应该是最富有情感和激情的教师。师生之间真正实现情感的交融与共鸣,不仅在知识层面互动,还在灵魂层面上也互动起来,这就是阅读体验的最高境界。体验富有促进主体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师要鼓励主体积极的阅读体验的生成,摒弃主体消极的阅读体验的产生。多让主体面向真实的生活,注重有价值的真实体验,力求避开大而空的阅读体验以及低水平的、粗俗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学会在体验中成长,不断追求并获得崭新的阅读体验。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阅读能力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