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官看网络
2009-02-26施伟郅振璞苗颖张凌发等
施 伟 郅振璞 苗 颖 张凌发 等
温家宝:
我希望网络能成为民众与中央沟通的平台。
2007年3月16日上午11点,一年一度的总理记者招待会。面对台下云集的境内外媒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如此开场:“这次两会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单就互联网上向总理提的问题已经超过10万多条,点击的人数超过2600万人次。”
这已经是连续第二年,温总理在这个场合重点提到了网民的心之所系。总理日益关心网民的呼声,两会委员和代表们通过网络调查民意,开博客以“言志”的现象在这一年间更是“千树万树梨花开”。
第一个投身网络的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指出:“我近5年提交给全国人大的上百件建议和议案中,有相当多来自网友的建议和启发。”据他所述,这一系列集结了民间感情和智慧的建议包括——“关于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应免费的再建议”、“关于制定《反就业歧视法》的建议”、“关于制定《乙肝病毒携带者合法权益保护法》的建议”等。
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
党员干部要经得起网络监督
针对网络出现的与南京有关的几个热点事件,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在不同场合几次对此发表意见,提出要求。
朱善璐说,当今新闻媒体发展迅速,特别是网络的快速兴起,使党员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置身于媒体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评说之中。广大群众包括网民对我们工作和干部提出的意见建议甚至质疑,我们都要积极认真对待,各级干部都要认真倾听这些来自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批评,特别要适应网络发展新要求,通过网络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听取意见,接受监督。
对于群众和社会提出的意见建议,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要学会适应媒体发展的新形势,认识媒体、重视媒体、善待媒体,借助媒体开展工作。
青海省委书记强卫:
让上网成为我们的“第五习惯”
2008年2月,强卫在青海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说,今天,不上网、不重视网络建设、不会利用网络的领导,不能算是一个现代化的领导。作为地方领导干部,除了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外,我们还要养成上网的习惯,让上网成为我们的“第五习惯” 。
现代化的领导不单纯是一个网民,不能仅仅好奇地赶赶时髦,而要善于把网络当做指导和推动工作的重要平台。
吉林省四平市副市长李鸥:
希望博客变成提高四平知名度的平台
李鸥副市长是资深网友,因为他身兼几个博客的主人,同时还是数个论坛的斑竹(版主),他也曾上网聊过天。李鸥从20年前就开始摆弄电脑,家里光电子游戏光盘就存了几千种。
在李鸥以前的网上聊天室和论坛中,从一开始,他给自己使用的就是“蓝天任你飞”的名字。“其含义是我的聊天室和我的论坛版块是‘蓝天,任何进来参与讨论问题的网友都可以自由、平等地交流意见。”
他说:“我写博观点很尖锐,网友有说好的,也有说不好的,甚至有骂我的,那都不要紧。只要我的博客能变成一个提高四平知名度的平台,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我一直实名上网,公开身份。一方面,意味着对自己说话负责任;另一方面就是,这更能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和关注度。我没把自己当成多大的官。我讨论的很多是国家大事,很多问题涉及制度体制问题,我也希望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能够引起各方面的思考,对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能起点作用。
江苏省镇江市委书记许津荣:
政府网站要尽量去掉官方色彩
“对镇江一些没有做好的工作,大部分网友不习惯进入政府网站反映,总喜欢到‘百姓话题论坛里发泄心中的怨气……”,“所以,我们要改进政府网站,尽量去掉官方色彩,我们每一个部门的领导要至少每天上半小时网。”2008年12月18日上午,镇江市委书记许津荣和3位市领导在金山公园内的芙蓉楼上请12名网民喝茶聊天,面对面交流。”
“我几乎每天都要浏览一下镇江的各大网站,对网民组织的公益活动我也参加,因为我没有注册,所以我只能以个人的名义参加”,许津荣说。
(据《人民论坛》、《扬子晚报》、《新文化报》、《人民日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