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初中历史的情感教学
2009-02-25顾金元
顾金元
《九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认为,学生在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正确情感态度也是历史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借助历史场面,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历史场面的直观视觉效果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情感,以实现历史的情感教学要求。通过掀起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深刻剖析特定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唤起学生相应情感;通过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感人肺腑的言语,可以扣击学生心弦,产生情感共鸣。
优秀的历史教师在讲祖国 “四大发明”时,如数家珍,满怀自豪之情;讲“南京大屠杀”,义愤填膺、声泪俱下。好的历史教师不仅能绘声绘色地再现历史,使学生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事,而且教师语言神态带感情,使学生每每激愤、扼腕冲发,壮烈处可歌可泣,深沉处再思再叹,欢悦处拍掌称快。
二、利用地域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一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往往也是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点。江苏在中国历史中具有一定的深远影响和意义。例如,南京是中国的六朝古都、苏州是中国最早资本主义的发源地;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曾建都于南京。对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查找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与南京相关的史料。学生在通过多种途径找到了诸如孙中山先生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建立的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1937年12月日军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同胞的不幸遇难等事件。学生在查找资料的同时更能够加深对南京的了解,更能够激发学生为地方发展的责任感和爱国激情。
地域史实是学生理解历史的重要载体。我们可让学生回忆前后相关历史,帮助学生联想与此地域相关的事件。通过这种层递累计,达到一个更加丰满与具体的知识建筑。这种前后相连的学习方法能够整理每个散乱的知识框架,把每个细节贯穿起来,在每个地点构建一个小的历史知识堡垒,分层、分段联合起来就成了有序的发展史。
三、利用学生的情感,做到“情从史出”
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具有丰富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对此,教师可利用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其正确的历史唯物观。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历史情感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的思维表达与情感交流。一位好的教师,首先应该从了解学生做起。只有在了解学生思想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才能完全将自己和学生历史情感融入到教育教学中。
比如在讲中国四大发明的时候。其实更多的学生不是注重哪四大发明,是谁在发明,而他们似乎更多关心更感兴趣的是四大发明的运用,而这一点往往是我们老师所忽视的。对此,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如从四大发明的运用以及当时在这些发明的推广之下社会所发生的变化讲起,往往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刻意地去夸大其影响,吸引他们,迎合其好奇的心理。中华五千年历史是伟大的,诠释这一伟大我们需要从深层出发。这种挖掘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四、带领学生融入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正确历史情感观
教师在讲述历史事件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想象力,带领学生以神游的方式,融入其中。这样学生在一种模拟虚幻的情境中更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们知道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签署的几点条约是这一节的重点,要求学生一点不差地记牢。中国历史上条目繁多,很多学生往往将它与其他的条约混淆。针对这一难题笔者摸索出“由境入情”这一方法,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充当一回侵华者英国,那么在当时的条件范围内,在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学生面对这个条约应该怎么签署,要求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于是大家争论不休,乐此不疲。最后,我将大家争论的焦点归纳并将之规范化,集众人之精华。首先说赔款是最先考虑到的,接着既然是侵略那么割地也成了必然,照此延伸开放五处通商口也成了补充,通商口的开放就涉及关税的问题……这样延伸下去,一切问题尽在眼前。此种做法,不仅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让学生由历史的接收者变为一个“改变历史的人”,无形之中好象历史条约是他们签订的一样了。这一过程的转化将大大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与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能够实现“以教至学,以情至教”的教学目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情感则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