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仙女撒歌的地方对歌跳舞
2009-02-25杨世明杨盈川
杨世明 杨盈川
从洱海之源的“温泉城”乘车出发,沿着蜿蜒盘旋的公路,翻越海拔数千米的罗坪山,再跨越波涛汹涌的黑潓江,前行九十多公里后才到达“仙女撒歌的地方”——滇西北洱源县西山乡,这里虽然山高谷深,水瘦山寒,人少地广,但在这茫茫的群山里却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而被称为“诗歌王国”、“民间文学王国”和“舞蹈王国”等美誉。
相传在远古的时代,人类还不会唱歌跳舞,飞禽还不会呼朋唤友,走兽还不会唬啸啼叫,虫儿还不会夏唱秋鸣,致使人间一片寂静,人类的生活异常的枯燥乏味。后来,天上有位能歌善舞的仙女,背着一大袋歌种舞籽来到人间。她一边走,一边唱,一边跳,一边撒,把带来的歌种舞籽撒落在大地上,将歌声舞姿留在人间。从此,她走到哪儿,哪儿就有了动听的歌声和欢快的舞蹈。这位歌仙最后来到西山时,觉得落居在这里的白族人民个个纯朴善良,勤劳勇敢。于是她把剩下的歌种舞籽全部播撒在西山的崇山峻岭间,因而这里的山山水水间生长出的歌调较多,舞蹈也较多。再后来人们把这里的歌调称为“西山调”,把这里的舞蹈称为“里格高”(西山舞)。
“西山调”,是洱源县西山白族人家在家里“办事”(婚丧嫁娶、建房树碑、酬神谢佛)时宾主娱乐或在野外谈情说爱时对(演)唱的调子,又叫“对调”或“对歌”。它既有灵活的歌词,又有固定的曲韵。歌词是因时因地因人而随口即兴编成的,但非常讲究韵律和谐,朗朗上口;曲韵,又叫“韵头”或“曲姓”。传统的韵头一般有“也利也”、“翠茵茵”、“四咬恩”、“花上花”和“活利恩”等三十六种。因此,开始对唱西山调时,双方先要商定选唱哪个“韵头”后,才放声歌唱。双方对唱时,要一韵到底,途中不能替换韵头或走韵(跑调)。否则,对方立马停止对唱,还唱骂道:“韵头曲姓都不懂,对哪样调子!”那你就没戏——对输了。
然而深居在洱源县西山乡的白族人家的一对对小伙姑娘大多是在大白月亮下,山头水边相互对山歌唱调子的“夜生活”中终成眷属的。生活在西山的人,如果不会对调唱歌,那是很难找到如意伴侣的。因为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总是“以歌约会,以调传情”的。
有道是“天上星星数不清,西山民歌唱不完。”口耳相传的“西山调”在西山白族民间里,男女老幼都会即兴演唱。195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调查组的李星华、陶阳和杨亮才等专家到西山采风的短短三个月就收集整理了十多首长诗和上万首短诗,还记录了五千余首的“西山调”。那里的字阿八和李九富等老歌手每人就给他们演唱了数千首的白族民歌。其中西山调(白族民歌)《我家住在西山区》在解放初期,以直白通俗的歌词,以优美豪迈的曲调唱响全国。其歌词是:“我家住在西山区(啊依呦),人口稀少,文化又低落(啊依呦)。家家吃的粗粮饭,个个穿的麻布衣(啊依呦)。自从来了共产党,麻衣变布衣(啊依呦)。”
“里格高”是滇西北洱源县西山乡白族人家最著名的舞蹈,又称为“西山舞”。它起源于远古时期的采集和狩猎等集体活动,其舞蹈动作虽历经千百年,但仍保留着当时古人模仿飞禽走兽的动作和原始的生产生活动作。因而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间文学调查组李星华等人称为“原始舞蹈的活化石”。
流传至今的西山舞(里格高)主要有“五刷超吗烧”(猴子搓麻绳)、“王得儿卦”(老鹰展翅)、“咬资恩巴”(羊羔吃奶)、“呼买上扒”(骏马相踢)、“匡鸡咬早”(狗拉羊肠)、“色衣色活”(洗衣洗麻)、“汪衣刮”(洗衣裳)、“赏处得”(绣制荷包)、“上雨夺”(相互转身)和“劳利劳”(向后面退)等二十多种舞蹈节目(样式)。这大都为多人的“集体舞”,表演时,一般无音乐伴奏,也无唱词,参与舞蹈者口哼“曲、曲、曲……”声来作为舞步的节奏。西山白族人家每逢婚丧嫁娶,建房树碑,祭神娱佛等民俗活动时,本村的和附近大小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赶来捧场助兴,在本村的露天广场上,或在自家的场院里,自由组合的一伙伙舞蹈者围着一堆堆熊熊燃烧的黄栗柴篝火狂跳起来,直至通宵达旦才依依散去。
连绵起伏,云遮雾绕的千里群山中,不仅养育着西山郁郁葱葱的各种树木和勤劳智慧的白族人民,还滋养出久负盛名的“西山调”和“西山舞”。千百年来,回荡在高山深谷中那悠远绵长的拖腔,那粗犷豪放的嗓音,那铿锵有力的舞步,那整齐优美的舞姿,把我们现代人的思绪拉回到了古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