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德育过程中的合理“逆向期待”
2009-02-25周宏
周 宏
[摘 要]高校德育过程中德育主体对德育客体身上可能产生的德育效果的期待可称为 “顺向期待”。同时也存在着德育客体对德育主体及其方面的“逆向期待”,而合理的“顺向期待”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应该是保证合理的“逆向期待”的满足。文章在对“逆向期待”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其类型以及实现的现实条件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合理的逆向期待的落空对高校德育效果的影响,以及对如何实现这种逆向期待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校德育过程 顺向期待 逆向期待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 (2009)01-0077-04
[作者简介]周宏,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上海200433)
高校德育过程是德育主客体结合其他德育要素进行的互动。在通常的理论预设中,德育过程中的期待主要表现为,德育主体对发生于德育客体身上的德育效果的期望及追求,表现为德育主体能够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方式、手段为实现理想中的德育目标而进行诸方面的努力。我们将这种符合一般思维进路的期待称为德育过程中的“顺向期待”。然而,仅有这种期待对于德育效果的获取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正视德育过程中的另一种期待,即德育客体方面的合理期待,本文将之称为合理“逆向期待”。也可以认为,高校德育效果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与德育客体的合理逆向期待得到实现有关。下面尝试对高校德育过程中的这种 “逆向期待”进行分析。
一、“逆向期待”概念的引入
“逆向期待”概念的引入受启发于高校德育过程中德育主体方面的期待,这种期待主要表现为德育主体对产生于德育客体身上的德育效果的期待。这种期待,由于被认为是符合高校德育实践逻辑发展的必然指向,因而被称之为 “合理”的。但问题是,德育过程只存在着这种单向的期待吗?在德育客体身上究竟有无某种程度上的对于德育主体或其他方面的合理性的期待?众所周知,高校德育过程应该是德育主客体结合其他要素进行的互动,缺少了这种互动,要想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就不可能。何谓“互动”?我们将“互动”理解为主客体之间相互的积极作用与反作用,相互间在行为及意识方面应具有的积极反馈。在通常的高校德育实践中,我们一般只是从德育主体的立场出发去设想某种德育效果的获取,却往往忽视了德育客体究竟期望获取什么。即便有时我们也考虑到德育客体的某方面需要,但对这种需要的认识仍然处于感性的不系统的状态。也可以说,由于我们往往在德育过程中考虑的是德育主体方面的要求与期望,而忽视了德育客体方面的诸种合理性要求,因而,我们对德育主客体间应该具有的“互动”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入的。
所谓的“合理逆向期待”,指的是来自于德育客体方面的合理要求,本文将其理解为: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德育客体对德育主体及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兼容于自己身心的合理期望。之所以进行这样的界定,也是由于对互动性的强调。因为在高校德育过程中,产生于德育客体方面的愿望主要表现为其与德育主体的互动中对前者的要求,当然同时也不能排除德育客体对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期望。
二、合理逆向期待的类型分析
(一)理想期待与现实期待
根据德育客体对高校德育所期待的内容实现的时间特点以及实现的程度,可将德育客体的逆向期待分为理想期待与现实期待。
所谓理想期待,是指德育客体所期待的事物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而暂时无法实现的期待,它的实现距离现实较远,但它具有现实存在的合理性与继续发展的可能性,它有待于德育主体通过主观的努力来为它的实现创造条件。这种期待主要发生在高校德育实践开展之前。例如,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在德育实践开展之前,德育客体往往对心目中的德育主体进行过于理想化的加工,对其附加了种种心理上的预期,将其视为能够帮助自己在短期内完成道德社会化的良师益友。这种期待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合理性,因为在道德养成的过程中,对于有些类型的德育客体,德育主体在很多时候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也要看到,这种对于完美主体形象的期待还属于理想的期待,因为现实中的个体在完成道德升华、提高道德认知水平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的要素同时在发生作用。高校德育能否产生作用,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现实的环境。甚至在某些时候,对于自律能力较差的德育客体,环境的影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而所谓现实期待,是指德育客体所期待的内容在当下的环境中实现的可能性非常大的一种期待,它的实现依赖德育主体的主观努力,它的实现距离现实较近。这种期待,主要表现为在既定的背景下,德育主客体间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互动,对于高校德育的内容及方法,在德育客体身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极反馈。例如,在高校德育过程中,时代的变化使德育客体的自身特性与以往有所不同,以往有效的有些德育方法未必能够继续产生作用。德育客体在现实中有时对德育主体所采取的德育方法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此时便要求德育主体改变德育方法,以满足德育客体的现实要求。当然,德育客体对于德育主体基本道德人格的底线要求,对于德育内容筛选方式的要求,在可能的构架内都属于现实期待。
(二)显性期待与隐性期待
根据德育客体对高校德育所期待内容自身的显露程度及呈现出来的特点,可将德育过程中的合理“逆向”期待分为显性期待与隐性期待两种类型。
所谓显性期待,是指德育客体对高校德育实践所期待的内容明确、具体,能被德育的主、客体双方所明确感知的期待。这种期待,并不需要个体太多的综合推理能力的介入,而只需要常识性的判断就可以识别。例如,高校德育实践有助于德育客体步入社会时减少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障碍。对于这一点,德育主、客体双方都能够理解,在德育客体身上更是表现为一种显性的期待。如果高校德育实践不具有这种面向未来的特性,那它必然会遭到德育客体的拒斥。事实上,无论是德育主体还是德育客体都能对这种期待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共识。
但较为难以理解的是合理“逆向”期待中的隐性期待。对于隐性期待,这里将其理解为德育客体并未充分意识到的,但却事实上又影响着高校德育实践效果的某种符合现实发展逻辑的期待。之所以需要对这种期待的内容进行研究,是因为螺旋式上升与波浪式前进的事物辩证发展规律决定了高校德育过程的复杂性,高校德育过程并不总是如直线般地行进,而诸多变数的出现也使隐含在德育客体身上不规则出现的各种期待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合理性,而这些并未立刻显露或不规则出现的期待,事实上,可以称为高校德育过程中合理逆向期待中的隐性期待。例如,德育客体对于德育目标的期待可以称为一种隐性期待,因为德育目标是一种抽象的存在,虽然目标的提出及对其的理解主要是德育主体的任务,但当德育客体感觉到德育主体的实践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时,在与德育主体的互动过程中就可能出现一系列的消极反应,这时就可能对抽象的德育目标的“正当性”及其程度的进行“拷问”。此时,德育客体对德育目标的期待就成为高校德育实践的课题。
三、合理逆向期待实现的条件
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德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德育客体身上的合理逆向期待的满足比起德育主体身上的合理顺向期待的存在更为重要。因为前者直接关系着当下的实践,后者则是面向未来的期望。但是德育客体的合理“逆向”期待实现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呢?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合理逆向期待实现的刚性条件
所谓的刚性条件,实际上是指高校德育实践的初始必备条件,它的确立与存在不应该具有弹性,不应该有伸缩的空间。
这种刚性条件主要表现为所确立的德育目标必须合理,有现实的针对性,不能过于超越现实的条件,也不可过于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同时对于德育主体自身而言,必须具有充足的德育知识的储备,这些知识能够对不断发展的社会道德问题提供解答的可能性。如果高校德育实践不具有这种预设的前提,之后的实践无论如何轰轰烈烈,都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同时,这种刚性条件还表现为适宜性德育环境的创设、奖惩措施的健全与合理。没有一种良好的德育秩序,便不可能展开有效的德育实践。“秩序就叫做事物的灵魂。因为一切秩序良好的东西,只要它能保持它的秩序,它就可以保持它的地位和力量;到了不能保持它的秩序的时候,它就变脆弱,就倾跌和颠覆”①。可以说,德育客体身上发生的一切变化都可归结为秩序对人的塑造。而这种秩序的形成需要用一套有序合理的奖惩措施加以强化,这种奖惩措施可称为能够缓解德育过程中难以预料局面出现时剧烈“颠簸”的“减震器”。
合理逆向期待的实现还与德育客体存在着关联。对于德育客体而言,这种期待要变得合理,其自身必须具备最低限度的合理期待的能力。只有具备相当程度的道德认知推理能力,具有对客观事物的善恶鉴别能力,才可能形成对高校德育实践的合理性的期待,舍此,便谈不上期待的合理,只会使德育客体的期待缺乏现实的支撑。
(二)合理逆向期待实现的柔性条件
柔性条件则具有可伸展性的特征。这种条件一般通过德育主体的阶段性努力就能得以全部或部分实现。对于德育主体而言,实然的道德素质状况也许给德育实践增加了难度,但是德育主体自身的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加以提高,从而为德育的展开减少障碍。如果德育主体放弃了这种努力,就难以更好地开展德育实践,就会导致两种局面产生:或者会使高校德育的气氛异常沉闷,或者会使高校德育演化为德育主客体之间或明或暗的论争。对于前者,德育效果的薄弱自不待言;对于后者,它的不良后果往往是“使参与者在争论的激情之后对他们也许并不真的相信的态度采取守势”②。德育主体方面的柔性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德育主体道德魅力的形成与沟通能力的提高。
在一个德育群体中,最为理想的状态是出现众多德育客体对德育主体的人格魅力的强烈推崇,这种状态的出现将大大减少德育支出的“成本”(即可以降低德育实践中的诸种摩擦)。而很多情形下高校德育实践呈现出空耗能量的负面状态,这不能不说与德育主体在道德形象方面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有关。另外,德育主体通过学习来增强与德育客体的心理沟通能力,也是这种柔性条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德育信息传播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德育主体与客体在交流中“无技巧胜于技巧”的情况,这是德育主体的沟通艺术已经达到圆润完美境界的体现。
四、合理逆向期待落空的影响
德育客体身上的“合理逆向期待”未能实现时会给高校德育实践带来何种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其在德育客体与主体身上的不同体现来理解这种影响。
(一)对德育客体的影响
当德育客体的合理逆向期待不能满足时,就会表现为两种消极的态度。
第一,德育客体对高校德育实践所采取的冷漠态度。德育客体一旦认定自己的要求是合理、正当的,但却感觉到这种合理性与正当性无实现的可能,就会异常沮丧。同时,他所拥有的现实资源较少,无法与处于强势的德育主体相抗衡,这种情势下最容易选择的路径就是暂时切断与德育客体双向互动的道路,从而造成德育客体冷漠态度的出现。他们所采取的这种冷漠的不合作态度,其实也是他们在意识到身处劣势时的一种自我保护,是向德育主体所昭示的一种要求改变现状的消极提醒。
第二,某些德育客体对于高校德育实践的拒斥。这种情形的出现主要与德育客体的个性有关,较强的个性往往使其暂时忽视了正面对抗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客体发觉自己合理的期待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实现,但同时他认为自己具备了与德育主体相抗衡的充足资源(无论这些资源是假想中的或是现实存在的),他们想通过这种积极的对抗策略来实现自己所认为的合理的期待。
应该指出,以上两种态度对于德育的影响也是双面的。一方面,从整个高校德育实践过程来说,逆向期待的落空可以加剧高校德育实践中的矛盾斗争,从而为新一轮德育实践的展开创造契机。但另一方面,这种一时无法实现的逆向期待往往造成德育实践双向互动的割裂,使德育效果的获取一时成为悬空的梦想,也无助于当下的德育实践。
(二)对德育主体的影响
德育客体合理逆向期待的落空对德育主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
第一,在理念层面,往往使德育主体对自身实践的效果产生错误的设想。当德育客体的期待没有实现时,就会在行为方面采取冷漠或拒斥的应对策略,而在这时,德育主体往往在意识中并未觉察到这种变化,德育主体的意识往往停留在先前的层面。他们无法从当下的语境中去预测未来的效果,或者说,德育主体往往对德育效果陷入了臆想。有时候,即便德育主体在朦胧的意识中感到了德育客体的期待,但是由于缺乏促使这种合理期待实现的有效行为,德育主体还是无法对德育实践究竟会有何种结果产生正确的预期。
第二,在实践层面,往往使德育主体在一意孤行中出现行为失据。认识上的不足往往带来行为中的偏差。当德育客体的合理逆向期待落空时,德育主体的行为方式却还处于先前常态德育的层面上,“以不变应万变”的理念在此时遭遇到现实的挑战,而此时由于德育客体身上拒斥德育实践的反向因素逐渐增强,德育主体拒绝变化的思维必然受到重创。思想的无序带来的便是行为上面的随意,德育主体还是按着固化的思维模式应对变化的现实,此时他们做得较多的可能“倒不是把一大堆不能消化、吸收的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里,而是对他灌输太多,以至于他拒绝接受一切”③。这种行为取向必然失去合理的理论支持,因为只有面对现实、产生于现实的理论才有生命力,而脱离了现实的行为就会丧失鲜活的理论上的依据。
五、合理“逆向”期待的实现策略
为了使德育主体正向的合理性期待成为现实,就必须首先保证德育客体的合理逆向期待得以实现。那么,可以采取哪些实际措施来促使这种合理逆向期待得以实现呢?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提升德育主体的道德境界,增强其心理沟通和引导能力
合理“逆向”期待首先指向的是德育主体,因而对德育主体方面的要求成为关键。德育客体对德育主体的期待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德育主体作出人格上的表率。正人须先正己,如果德育主体自己在客体心中无法树立道德的典范,那就难以使德育客体对其认同并进行模仿。这种情形下,来自德育主体方面的诸多要求被视为说教,道德客体无法在心灵深处产生对德育主体的趋同愿望。德育主体言行不一的危害不仅在于德育客体对其一时的抵触,更深的弊病可能会产生一种“累积效应”,会使更多的德育客体逐渐丧失对高校德育的兴趣而拒绝与之进行互动。
第二,德育主体在心理沟通、引导方面能力的增强。德育主体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可以为德育客体作出表率,但仅此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增强德育主体面对德育客体时的沟通与引导能力。德育主体必须通过一定的技术培训,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必需的沟通本领,在主客体之间架设可以由此达彼的桥梁。这也是德育主体与客体之间互动关系的要求,同时它能够保证德育客体的合理逆向期待得以实现。
(二)增强德育客体的道德认知与判断能力
要使德育客体方面的期待得以实现,就必须首先提高德育客体的素质,使其在道德认知与判断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使他们产生的种种期待具有合理性、具有更多的现实感。
德育客体的道德认知与判断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在于,让德育客体多参与德育实践,在实践的活动中使其体会到应对现实道德生活的种种技巧,同时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如果没有德育客体在道德认知与判断能力方面的提高,即便他们在感性冲动的驱使下提出的要求具有某种合理性,但是在与德育主体的沟通与交流中,仍然难免频频出现障碍,甚至会使双方在彼此都付出太多的努力之后仍然体会到更多的挫败感。可以说,增强德育客体的认知与判断能力也是实现德育主客体的双向互动,进而实现德育客体合理逆向期待的重要保证。
(三)德育目标、内容与方法的有机整合
德育客体合理“逆向”期待的实现,除了对德育主、客体双方都提出要求以外,同时还离不开其他一些客观的条件。这些客观条件主要体现为德育目标、内容与方法应该得到有机的整合,以适合德育客体的身心发展特点。
德育目标的确立是整个德育活动的初始,如果已经确立的德育目标不能够与德育客体的实然品德状况相兼容,那么,这种未经优化的目标必然会给德育实践造成困难。因为德育目标一旦确立,就具有相当程度上的稳定性,德育目标与德育现实的冲突会给德育内容的制定与方法的展开带来障碍。甚至可以说,在不够合理的德育目标下,德育内容与方法的充分展开只会造成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从而使得德育客体的合理逆向期待难以实现。
当然,对于高校德育过程,在多数情况下“我们面临的困难通常并不是因为一些最终目标的意见分歧……而是关于究竟何种选择会实现这些目标的问题、何种选择最有效的问题”④。这就对德育的内容与方法提出了整合的要求。
在富有现实针对性的德育目标下,德育内容与方法必须能够体现出德育目标的精神。如果说,德育目标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抽象性,那么,体现其精神的德育内容与方法则具有相对的具体性。具体的德育内容的确定必须能够既反映出德育目标的要求,又能够适应德育客体的身心特点。而德育方法更要具有针对性,它显然针对的是德育客体,但潜在服务的却是德育目标与内容。可以说,德育目标、内容与方法的有机协调与整合可以促使德育客体合理逆向期待的实现。
综上所述,高校德育过程中,为了实现对德育客体的合理顺向期待,我们必须努力创设条件,以满足德育客体的合理逆向期待。为此,我们必须做到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这种逆向期待,承认它的存在,摸索它的规律,继而寻找实现它的途径。当然,对高校德育过程中德育客体合理逆向期待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本文只是对它的初步探索。
注释:
①[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60.
②[美]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26.
④[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62.
(责任编辑:向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