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课两操”
2009-02-23刘祥
刘 祥
进入中年后,健身就成了与工作同等重要的事儿。我向来喜欢安静,对各种剧烈运动有一种本能的拒绝,加之每天疲于应付各种烦琐事务,也抽不出专门的时间到健身房锻炼身体。于是,只能自创一套适宜于自身个性特点和工作性质的“三课两操”,用来“野蛮”体魄,“文明”精神。
第一“课”是“教室晨练课”。身为语文教师,每日需在教室中陪伴学生早读。这早读的半个小时,我总是一卷经典在握,在教室的走道内走马灯般边倒退行走边阅读文章。这种倒退行走法,特别适宜于治疗我的腰肌劳损毛病,每个早读课,可以在教室里倒行20圈。运动量虽不是很大,却可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也履行了维持早读秩序的职责,更学习了知识,陶冶了性情。
第二“课”是“办公室武术课”。少年时赶上电影《少林寺》风行全国,便跟了会武术的同学学了几招花拳绣腿的功夫。眼下,这几招拳脚,也就成了在办公室活动筋骨的最好方式。同事在办公室时,我便文明点儿,压压腿,下下腰,蹲会儿马步。同事上课去了,便关上门,踢几脚“连环腿”,玩两下“擒拿手”,虽然没有一个动作符合规范,却也自得其乐。身体活动开后,再把双脚放到办公桌上,双手按在地上,以练习蛤蟆功的姿势,龇牙咧嘴地做几十个俯卧撑。
第三“课”是“黄昏散步课”。每天下午放学后,如果晚上还有晚自习,那么,我就将自行车放在学校内,徒步回家吃晚饭,晚饭后再步行到校。学校和家之间距离3.5公里,中间有两个公园,一条小河。我喜欢先以急行军速度从学校走到第一个公园,绕着公园内的湖慢跑半圈儿,再拐上河堤,继续以急行军的速度走进另一个公园。等到走完这个公园时,身上微微出汗,于是放慢脚步,调节好呼吸,一路哼着小曲儿,或是背诵着古典诗词,悠悠然回到家中。
第一“操”是“健脑操”。我的办公桌抽屉里,常备一把牛角梳。每当大脑感觉疲乏时,便取出梳子,先是由前向后梳头100次,然后再反过来,由后朝前梳100次。这一来一回之后,头皮微微发热,立刻有神清气爽的感觉。这套健脑操,还是若干年前,在电影上跟毛主席学来的呢。
第二“操”是“拉力器操”。家中和办公室内,各有一个弹簧拉力器。这个玩意儿,既不占地方,也没多大声响,特别适合在课间时分使用。我玩拉力器,通常只几套规定动作,要么是胸前平开,要么是背后开弓,或者是曲臂上挑。
“三课两操”的最大优势,在于“健身”和“健心”的同步。“三课”中,第一“课”将“健心”的阅读和健身的运动融为一体,第三“课”将自然风光、清新空气和沿途见闻感受一起纳入健身活动之中。这样的活动,没有体育竞赛的输赢得失的紧张焦躁,没有汗流浃背、筋疲力尽的过度消耗,有的只是悠闲随意,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