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青年行政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

2009-02-19张智侠

继续教育 2009年2期
关键词:继续教育高校

张智侠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各项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化,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从职能、内容到地位、作用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给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就是加大对高校行政管理者的继续教育。

关键词:高校;青年行政管理人员;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青年行政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要求建设高效率的管理队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管理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其复杂性要求高等教育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熟练的技能,以及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等学校作为文化和技术的传播与发展基地,高校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作为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必要途径之一。尽管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得到广泛地普及,但仍然有部分青年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不是很熟悉,甚至连计算机的日常维护都无法进行。因而,对其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分析方法的培训就成为是高校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

(二)现代高等教育的特点要求高校管理队伍实行专业化管理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这就要求管理思维要与之匹配,高校行政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种决策的制定和执行就需要管理者具有一定的风险预见能力和应变能力。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又需要管理者依据一定的组织和程序照章办事。这些都需要有一支精干的具有专业化知识的队伍来加以保证。行政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并不是指管理人员数量上的增多,关键在于行政管理者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当前的高校管理机制的转变应该走一条知识化、专业化的道路。

要不断加大管理队伍的培养力度,把那些德才兼备、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强的年轻人大胆地提拔到重要的岗位上并委以重任。还应充分引入岗位竞争机制和管理合约机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使具有真才实学的高学历青年人到行政管理队伍中来,按照合约高质、高效地履行职责。按照一定的章程,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实行一定的奖惩。管理人员既要严格以规章制度为依据为准绳,依法履行职责,坚持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从而使高校行政管理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制度齐全、纪律严明;又要不断跟踪国内外管理科学研究新动态,掌握科学管理的技能和方法,更新管理观念,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三)高校青年管理人员自身发展的要求

高校青年管理人员是高等学校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成长关系到高等学校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管理和发展水平。这些青年人选择学校作为自身职业发展的平台,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情是高校事业发展的希望。然而,这些青年管理人员在实际生活、工作和职业发展上却面临很多现实问题。一方面高校的经济收入水平较低,特别是在许多学校实行教辅聘任制以后,这些新聘的青年管理人员的收入只能勉强支付租房、交通等日常消费。另一方面高校管理岗位的职务大都是“金字塔型”,越往高层岗位越少,晋升越困难。例如,同为硕士毕业进入高校工作,在教学岗位上一般两年可晋升讲师,再过三年可晋升为副教授。而在管理岗位,五年能够晋升为副处级干部的人为极少数。此外,管理人员由于忙于日常行政事务,在发表专业技术论文或课题方面很难有成绩。在这种经济收入和职称晋升都相对困难的条件下,对青年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可使得青年管理人员拥有职业归属感和自豪感,提高他们主动进行教育资源分析、教学调研、开展教育管理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管理水平不停留在经验管理的层次上。

二、高校青年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高校青年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中国社会长期形成的认知习惯,人们简单地认为高校管理工作仅仅是跑腿打杂的事务性工作,谁都可以干。因此,普遍存在着轻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现象。加之学校对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缺乏长远的规划和要求,对管理干部使用得多,培训得少,使得许多管理干部只能停留在经验管理的水平上,无法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进行管理。而在学校的人才培养规划中,对青年管理者的培养、进修和提高上都缺乏有力措施,没有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青年管理人员难以得到进修提高的机会和渠道,因而导致管理队伍整体业务素质长期得不到提高。

(二)高校青年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相关制度与规划不完善

在现行的高等教育法规中,对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对高校青年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缺乏明确规定,无法使之制度化。各高校本身在制定校内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时,同样也存在着对一线教师培训有明确规定,而对青年管理人员却没有培训制度,更没有保障和激励机制等问题。因此,高校虽然在青年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每年也都有少数青年管理人员参加了上级指令性培训,如党校、兼职教师等培训,但因为没有形成制度,伸缩性较大,而且缺少对培训情况的监管和考核评价机制,所以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三、加强高校青年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对策

(一)增强青年管理人员的紧迫感

高校青年管理人员自身要正确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要有时代紧迫感。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理论知识的极大丰富,都要求高校青年管理者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跟上时代步伐,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高校青年管理者要改变“一次学习终身够用”的观念,树立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的新观念。

(二)建立健全高校青年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与规划

有了思想上的高度重视,更需要从行动上给予支持。高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青年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只有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才能做到继续教育的延续性和规范化。

激励机制主要有利益机制和竞争机制,通过适当提高青年管理者的待遇,引进一些优秀毕业生,从事高校管理工作。在倡导敬业奉献的同时,通过政策导向稳定管理队伍,在岗位津贴、外出进修、住房分配、提职晋升、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平等的对待。

高校对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也应建立登记制度,对继续教育的内容、时间、成效进行考核和登记,形成档案材料记录在案,作为考核、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将登记制度与考核挂钩,继续教育要作为管理者任期、年度、专项等考核的重要内容,未完成任务的,降低考核评定等次;与晋级晋职挂钩,管理者晋升职务、评定职称,对继续教育要达到的标准做出明确的规定,达不到相应标准的,不予晋升和评定;与奖惩挂钩,继续教育成绩突出者,要给予表彰奖励,未完成任务者,给予相应的鞭策,同时要作为管理者评选先进的依据。

(三)拓宽多元化的继续教育渠道

培训质量的好坏是继续教育的核心,而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培训形式也是提高继续教育效果的关键。在培训的方法上,主要以在岗学习为主,脱岗学习为辅,同时可以组织各种专题讲座、课堂教学、集中讨论等辅助方式,充实参观学习、社会调研、考察、专题讨论等多种方法;在培训形式上,在职攻读是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高校应积极鼓励、支持管理者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有计划地选派青年管理者到管理院校接受高层次的正规教育。还要发挥网络培训的长处和优势对青年管理者实施“继续教育网络化”工程,利用网络的方便、快捷、高效,有利于青年管理者在职在岗学习。

[责任编辑:郭延彬]

猜你喜欢

继续教育高校
对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探究
关于促进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对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