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旅游职业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09-02-18

经济师 2009年1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现状问题

邵 琦

摘 要:旅游人才的拥有量和素质高低是衡量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主要培养渠道的旅游职业教育,其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旅游人才的数量的多少和素质的高低。山西旅游职业教育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20多年的探索、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结构体系,为旅游行业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专业人才,在规模和质量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但是,随着旅游产业进程化加快、现代游客的消费需求和院校教育自身发展环境的变化,山西旅游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质量和满足市场需求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脱节之处。

关键词:山西旅游职业教育 现状 问题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1-246-02

旅游人才的拥有量和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之一。旅游职业教育作为主要培养渠道,其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旅游人才的数量的多少和素质的高低。本文简要回顾了山西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现状,深入剖析山西旅游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山西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山西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回顾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山西旅游业蓬勃发展,山西旅游职业教育应运而生。20多年来,山西旅游职业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到发展壮大,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探索起步阶段(1985~1990年)。这一阶段,旅游职业教育在全国各省市都刚刚起步,山西也不例外。1985年,山西省首家专门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太原市旅游学校的创办设立,标志着山西旅游职业教育由此诞生。当时的旅游职业教育,是为满足市场急需而设立专业,这一点从太原市旅游学校开办伊始设立的导游、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两个专业就可以看出。太原市旅游学校的创办设立,为山西旅游行业培养了首批专业人才,救了当时山西旅游专业人才缺乏之急。该校培养的前几届学生一走出校门,就被庞大的旅游市场所消化,人才供不应求。在这一阶段,太原市旅游学校一枝独秀,“一统天下”,成为“三晋旅游人才的摇篮”。

2.初步发展阶段(1991~2000年)。这一阶段,以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学院(现山西财经大学)以及运城高专(现运城学院)等院校设立旅游专业,和一些市、地在职业高中开设旅游专业(主要是导游专业)为代表。上个世纪90年代,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学院、运城高专等高等院校设立旅游专业,开始了山西旅游高等教育的步伐。与此同时,个别市、地的职业高中开设导游、酒店管理等专业。这一阶段,面对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旅游人才的供需矛盾突出,不少院校从自身的优势教育资源出发,在许多一级学科之下开设了旅游专业。也正是在这个阶段,基本形成了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总体人才培养格局。

3.蓬勃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十五”以来,随着国际旅游的升温,国内旅游的繁荣,山西旅游业发展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全省各地都重视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产业地位的不断提升,发展规模和质量的迅速提高,对旅游人才需求量也不断加大。进入新世纪以来,山西省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使教育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因此,各类院校自然都面临着竞争、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原有的计划经济下的部分院校面临转型和扩招的双重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院校都把设立旅游专业作为招生的一大吸引点。高等院校不断扩招,中等职业院校升格、合并,成为进入新世纪旅游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主要推动力。

二、山西旅游职业教育现状

1.职业教育结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截至2007年1月,山西共有23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旅游专业,有14所旅游中等职业学校。其中,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师范大学3所高校还设立了旅游硕士点。此外,还有和遍布全省各地的多所旅游职业高中,基本形成了研究生、本(专)科、高职高专、中等职业教育四个层次的旅游教育结构体系。2006年招生总人数为6302人,毕业总人数为2898人,在校总人数达到15248人,在职专业教师625人。多年来,这些学校已向旅游及其他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不少毕业生都已走上了中、高层管理岗位,成为该省旅游行业战线的一支生力军。

2.旅游院校多元化发展的状况初显。随着山西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院校发展状况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种多元化发展主要体现在旅游专业设置多元化、投资办学主体多元化、学历层次多元化三个方面。(1)旅游专业设置多元化明显。从全省37家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包括旅游中专学校)来看,开设的专业主要包括旅游管理、饭(酒)店管理、导游(包括小语种)、景区开发与管理、餐饮管理等专业,基本涵盖了旅游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2)投资主体和办学模式多元化并存。在各地各类旅游职业院校中,出现了公办旅游职业教育、民办旅游职业教育、国家民营合作办学职业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相结合等多种投资主体和办学模式。(3)学历层次的多元化。山西旅游职业教育目前已形成硕士、本(专)科、高职高专、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等多种学历层次。这种学历层次的多元化形成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仅培养旅游研究、教育和旅游管理高级人才,而且更多的是培养面向企业一线的服务人员。

3.旅游教育水平较低,旅游教育培训特色不明。全省至今没有一所独立建制的旅游大学(学院),仅有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和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两所高等旅游职业院校;专门的旅游中等职业学校也仅有运城市旅游学校、运城旅游管理学校、晋城市旅游学校、大同市商业(旅游)学校、临汾旅游外事学校、晋中市旅游职业学校等6所,全省还有四个市没有旅游学校。这些院校基本都是在高校大面积扩招以后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由其他中专“转行”或者应旅游业蓬勃发展趋势而产生。由于在办校办院过程中,他们大多注重的是自身生存因素,而考虑发展的因素少,师资薄弱,专业设置盲目、不合理,尚未真正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模式。

三、山西旅游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旅游教育投资缺乏,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手段落后。旅游企业的设施具有起点高、更新快的特点,因而旅游职业学校对培养人才所需的硬件要求也较高,进行旅游职业教育专业现代化建设已势在必行。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旅游教育投资有限,对旅游职业教育缺乏明显的倾斜政策。所以,大多数的旅游院校经费短缺、教学设施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教学手段落后,人才培养明显落后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步伐,大大影响了旅游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2.旅游院校职业教育缺乏特色,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在旅游人才出现结构性短缺和高校扩招以后,山西省许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设置的学校,受利益驱动,没有从师资现状、市场对人才的总体需求出发,而是单单从学校的前途(主要是为招生)考虑,盲目跟风式地设置旅游专业。因此,出现院校定位不准、专业设置粗放,甚至出现在同一所学校不同的系都开设有旅游专业的现象。不少院校对于自身人才定位和知识结构构建也不尽合理,过分强调学科理论的系统性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的特点体现得不充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旅游行业是一个以专业理论为支撑的实践型行业,行业特点决定从事旅游工作的人才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外,还必须具有较高的实践和操作能力。但不少院校囿于师资和实训设施设备的限制,人才培养靠“满堂灌”,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较少。所办院校在招生、课程设置等方面仍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尚未形成像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那样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办学模式并在业内受到普遍认可的品牌院校。

3.旅游人才培养滞后,难以适应行业发展需要。一是旅游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产业)需求相脱节。二是旅游人才短缺与旅游院校学生就业难。现有旅游院校的毕业生专业素质不高,又缺乏从业经验,一时难以胜任岗位需要,所以,旅游院校学生普遍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即使是暂时就业于旅游企业的员工也因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待遇低等原因很快就流向其他行业。

4.旅游师资力量不足,质量规模都有待提高。(1)专业教师数量偏少,结构和层次不合理,分布不均。截至2006年底,我省37所旅游院(校)共有旅游专业教师625名,平均每所旅游职业院校不到17人。从旅游专业教师的地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省会太原,占到70%左右,在其他地市的旅游专业教师占到总数的不到30%。在全省625名专业教师中,其中高等旅游专业院校教师265人,中高等旅游职业教育360人。由此可见,山西的旅游职业教育师资数量短缺,地区分布严重不均。(2)专业教师师资力量薄弱。从统计的数据来看,目前该省旅游院校师资来源有一半以上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到校任教,或“半路出家”,从其他专业“转行”的,没有行业背景或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 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仅占专业教师总数不到15%。有的旅游院校几乎没有一名旅游专职教师,大多学科教师都是依靠外聘或是由本校其他专业的教师担当教学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科目设置就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存在因人设课现象,甚至出现开学了却面临没有教师可用的尴尬。由此可见,师资力量薄弱、数量不够是制约山西省旅游职业教育的“瓶颈”问题之一。

四、改进和提高山西旅游职业教育水平的对策建议

1.统一规划,整合旅游教育资源,成立山西旅游职业教育集团。为了改变多年来形成的独立发展、缺乏联合的职业院校发展模式,近年来在许多省市突破体制障碍,积极推动集团化办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继江苏第一个成立省级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后,山东和云南以及其他省份也相应地成立或正准备成立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立足山西旅游职业教育现状,急需制定并组织实施《山西省旅游教育发展规划》,对全省现有的已开设旅游专业(系)的院校和办学机构进行有机整合,充分发挥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旅游院校与岗位培训中心的作用,实现旅游职业教育资源共享。2007年,由山西旅游职业学院牵头,联合省内多家旅游职业院校,成立了山西省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筹备委员会,准备在三年之内成立山西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山西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对山西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既是一次重要的战略机遇,也是一次整合旅游教育资源、重新“洗牌”的机遇。

2.采取“开放式”办学思路,加大校企之间的合作力度。对办好任何类型的职业教育来说,充分发挥机制的调节作用,增强行业企业的有力参与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既是多年来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世界其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一直以来所遵循的一个重要法宝。山西旅游职业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特别是旅游人才之所以出现供需脱节,原因就在于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和力度不够。因此,紧跟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建立校企紧密合作的机制,真正推行校企紧密合作的培养模式,是当前旅游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一是成立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专家指导委员会,紧跟旅游行业企业及劳动力市场的需要,科学定位旅游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规格要求。二是在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双方合作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教材开发。三是鉴于投入不足、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实践教学设施和场地陈旧、简陋以及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欠缺等诸多原因,要按照双赢原则,签署相关协议,争取行业企业的支持,为师生提供培训和实习实训机会、场所,并为此提供专业上的指导,这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此外,政府也要发挥政策制定和监督等方面的作用,这是能否成功推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重要保证。

3.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旅游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中初级职业资格的应用型人才,其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相当的理论水平,更应具有应用型技术能力和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这在国外具有一些成熟的经验。例如,美国大部分开办旅游专业的大学对其饭店管理专业的教师除了有基本的学历要求外,还要求持有“注册饭店管理师”专业证书,担任旅游课程的教师绝大多数都在实际旅游行业部门担任过相应职务;在德国,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除了要具有博士学位外,还必须有5年以上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由此可见,在国外,对从事旅游教育教师都具有较高的工作经验要求。

在山西,旅游教育师资队伍整体薄弱,大部分教师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旅游高等教育,都是从其他相关学科转化而来;与国外相比,更为突出的问题是专业教师普遍存在实践经验缺乏、实践技能不强等问题。即使有些教师受过高等旅游教育,也由于缺乏旅游管理与经营的实际锻炼,实践能力较差。因此, 结合山西省旅游师资队伍现状,根据旅游行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旅游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和聘任既能熟练准确传授旅游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已迫在眉睫。

为此,一是要形成专业教师定期到旅游企业锻炼的制度。各旅游院校应积极鼓励相关专业课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到旅游企事业单位兼职锻炼,以积累实践经验和了解行业动态。二是积极输送专业教师到国内外办学经验丰富、实践教学有特色、专家学者集中的重点院校去参加相关培训学习或深造。三是从旅游企业吸收、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旅游业内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增强专业化水平,改善师资结构,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四是要定期地把业内成功人士、旅游企事业单位的优秀一线员工以及知名专家请到课堂上做专题报告或讲座,突破传统的办学习惯性思维,更新行业动态。五是教育主管部门会同旅游主管部门在全省建立旅游院校评估制度。在全省范围内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推动各个院校走特色办学之路,实施“三名”策略,对于名校、名师和名牌专业实行重点扶持;反之,对于名不副实、办学条件差、评估不达标的院校实行淘汰制度,坚决取缔。

山西旅游职业教育由于开设时间短,院校数量型增长过快,存在精品专业少、实用性人才培养滞后、就业率不高的问题,但相信通过国家和省、市、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努力,通过山西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的有效运作,山西省的旅游职业教育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获得长足发展,为我省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有用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山西旅游产业概况,山西省旅游局编,2007(6)

2.马捷,我国高等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探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

(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经济研究中心 山西太原 030006)(责编:廉靖)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现状问题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