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企业应对西方贸易保护主义的出路选择
2009-02-18乔斐斐
乔斐斐
摘 要:入世后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不断创出新高,这种现象应引起我国出口企业的足够重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如何应对近年来西方贸易保护政策,减少我国出口企业在主要贸易国的经济损失,增强其应对能力,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来观察,用新的策略来对待。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 关税壁垒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1-098-01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处于巨大的经济停滞之中。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低速,失业较高,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与美日欧贸易摩擦逐渐升级,致使发达国家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发源地。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开始中断二战以后奉行的自由贸易政策,转而实行以非关税壁垒为主的贸易保护措施,并延续至今。尤其是近年来,世界经济的持续不景气,加剧了行业间乃至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不平衡,使得新贸易保护主义更加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严重问题。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成为主要表现形式。
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相比,新贸易保护主义所采用的保护手段更灵活、针对性更强;保护的范围更广泛,包括一切货物贸易和知识产权、投资等领域;新贸易保护主义还利用区域贸易组织来保护成员国利益,并将非成员的贸易排除在区域之外。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手段、实施目标和政策效果都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有着显著的区别。发达国家采用的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新贸易保护政策更易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传统关税政策是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来降低进口商品在国内的竞争力的,而如果这些进口商品拥有出口补贴等形式,则达不到预期的限制进口的作用。但非关税壁垒能更直接有效地限制进口,比如实施进口配额制。
2.新贸易保护政策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传统的关税壁垒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公布于世,进口国必须对不同出口国的相同商品适用相同的关税税率。而新贸易保护政策中的保护措施,就以技术壁垒为例,一些国家不仅对一些商品的质量、规格、卫生、安全等做了极为严格的标准,且这些标准还经常发生变化,使得出口商难以符合规定,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国际贸易中的不公平竞争。
3.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非关税壁垒对世界贸易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非关税壁垒的加强程度与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呈反比关系。其次,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农产品贸易受非关税壁垒的影响程度超过工业制成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受非关税壁垒的影响程度超过技术密集型产品。以上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与地理方向的变化,损害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利益。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在我国的表现
我国加入WTO之后,世界各国在传统的关税壁垒上对中国产品的限制都渐渐降低,但中国出口产品却遇到了更多的非关税壁垒的阻力,对中国外贸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这些新保护手段主要表现在:
1.出口数量减少。由于发达国家提高了对进口产品的各项要求,即提高了商品的进口标准,使中国产品进入这些国家的难度大了,导致出口数量的减少。佛山检验检疫局统计,2006年1月到4月,佛山瓷器出口尼日利亚的增长幅度同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很多企业尚未申请尼日利亚的一项新的认证。
2.出口产品成本提高。这些新的保护措施要求将环境、生态等因素考虑到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中去,即一个全方面无污染的体系,这就增加了成本。例如,2006年6月,日本仙台检验所和横滨检验所在对中国产的3批大粒花生进行命令检查时,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检出含量分别为72.7ppb、41.8ppb、39.6ppb。日本对黄曲霉毒素在食品中的残留限量规定为不得检出。
3.出口环境恶化。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同时又是“世界制造中心”,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国家或区域性经济组织产生双边或多边的摩擦。例如,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壁垒事件涉及的国家共30个,平均每个国家对华壁垒的事件为12.2起。
三、我国企业如何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
现在,发达国家日复一日地设置贸易壁垒,体现出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随着中国商品的大量出口,已经由最初的少数发达国家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发展到现阶段以美国、欧盟为首的发达国家及赶超型发展中国家都积极对国外出口企业商品采取保护政策。面对目前的严峻形势,我国必须要认真研究对策,并采取能反映市场特征的策略。
1.应执行有特殊目的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凭借生产、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措施,扶持本国的一些战略性产业的成长,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以提高这些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夺取他国国内的市场份额。发展本国现代工业较有成效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都在其重要战略性行业的发展中采用过支持性的产业政策,其中比较常见的有提供信贷、土地使用、技术力量配备等方方面面的优惠,政府往往还伴随有直接投资。在借鉴这些发展手段的同时,由于我国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政府还应积极倡导分散市场投向,争取多元目标市场。从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中可以得出,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在发达国家市场占的比例越高就越容易受到反倾销的调查,因此,分散出口市场很必要。要把出口的重点逐步转移到经济尚未蓬勃发展的亚太地区。所以,我国的外贸出口,应加强宏观调控和指导,分散国别和地区,选择具有市场需求潜力的目标地区。
2.要求我国企业从自身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即大力进行技术引进,促进国内产业升级。作为一个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技术研发能力较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的出口商品存在技术含量低、结构单一的特点,并且基本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国际贸易理论可以证明,如果我国一直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就会使这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非常激烈的竞争,导致贸易条件恶化,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因此,在低成本优势逐步削弱后,通过技术、组织和制度创新,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结合起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将成为我国产业升级、跨越国际贸易保护政策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国际贸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仅可以将国外的新技术为我所用,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获得启示,为我国自己的技术研发体系奠定基础。
3.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区域化组织一般是采取对内自由贸易、对外贸易保护的政策,所以它具有排外性和自身贸易保护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性贸易组织都在区域内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贸易自由化,这都反映了有关区域合作方的合作意愿。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地位不断上升,周边贸易伙伴对中国市场的兴趣越来越大,只要我们运作得当,通过推进区域一体化来消除不利条款是有可能的。因此,我国作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要充分利用区域经济资源,如今亚太地区在遭遇了亚洲金融危机后已开始进入全面复苏的时期,亚太地区不仅有丰富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还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所以提高内部的合作层次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王海峰,顾肖荣,王勉青.WTO法律规则与非关税壁垒约束机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宋世方.国际经贸政策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太原 030006)(责编: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