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汉语中反义词的判断及其分层

2009-02-16徐娟娟

现代语文 2009年1期
关键词:反义组词反义词

徐娟娟

摘要:本文在以往对反义词类型及构成反义词条件研究的基础上,对反义关系的判断方法提出了一些尝试性的探讨,并对反义词的分层提出了一点看法。

关键词:反义词判断分层

从字面意义看,“反义词”就是意义相反的一组词。但是“意义相反”这个说法十分笼统,而各人对“相反”一词意义的理解可能会有所偏差,所以在对“怎样的词可以算是反义词”这一问题的判断上见仁见智。本文尝试对反义关系的判断方法作一些探讨,并据此提出对反义词分层的一点看法。

一、反义词的类型和构成反义词的条件

(一)语义场理论中的反义关系

词在语义上是互相联系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词汇系统,因此必须把词义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只有通过分析、比较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才能比较清楚地确定一个词的准确涵义。词只有作为“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才有它自己的“词义”;词只有在“语义场”中才有“意义”。依据以上观点,德国学者特雷尔(J.Trier)提出了“语义场理论”(The Theory of SemanticFields)。而反义词就可以看作是一种语义场类型。

关于“怎样的词可以算反义词”,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总的说来,并不都局限于“词义相反”这一种类型。逻辑学家把反义词分成语义矛盾的词、语义相反的词和语义相关的词三大类。有些研究把反义词分为互补反义词、渐进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还有一些研究认为反义词包括词义相反的词和词义相“对立”或“相对待”的词。这几种反义词的分类有相类似的地方,但也都存在着界定上的分歧。

(二)构成反义词关系的条件

反义词的成对使用常常是用于写作等方面,通过一组词互相对比和相衬,以对方的存在来突现自己的意义,并以此达到一种修辞的效果。因此,汉语中的反义词,通常首先要求其字数相同,从很多反义词典中我们也能看出这一点。

除了字数相同外,关于反义词的界定,刘叔新先生提出了这样几个条件,即:不同的词语单位之间在语义上相反;语义上必须互为存在前提:理性意义只在某个方面上相反,其他方面须彼此一致;须能共同出现在某种语体、某种风格中;要求两个词的词性相同。

笔者认为,这些都是一组词构成反义词的必要条件。下面,本文就依据以上这些对反义词的界定和条件约束,尝试着对如何判断反义词作一点方法上的探讨。

二、试论反义关系的判断方法

首先来看这几组词:动-静、生-死、男-女、冷-热、高-矮、南-北、黑-白、父-母、男人-男孩、姐姐-妹妹、进攻-防守、输-赢。下面就以对这些词的分析来讨论判断反义词的方法。

(一)直接否定

对“反义词”的含义最基本的认识就是其“意义相反”。词义可大体上分为概念义和附属义,其中概念义是词义的中心内容,而附属义指的是词的色彩义,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上文也提到,一组反义词要求能共同出现在某种语体、某种风格中,也就是说它们的色彩义必须相同。由此可见,所谓的“意义相反”指的是词的概念义相反。所以对一组词是否构成反义词,首先要看的就是它们的概念义是否相反。这可以通过“直接否定”的方式,即直接对其中一个词进行否定,看得到的概念义是否与另一个词相同。如“动—静”这组词,否定“动”,即“不动”,正是“静”之义。“生一死”这组词,否定“生”,变成“不生”,即“死”之义。同样的,“不男”,即为“女”。这几组词都可以通过直接否定的方式,得出它们在意义上是相反的结论,即这是几组在判断上“非此即彼”的反义词。

(二)可比性检验

再看:冷-热、高-矮、南-北、黑-白这几组词,如果用上一种“直接否定”的方法,并不能得出它们是反义词的结论。这种情况下,可以再对它们进行可比性检验,即看它们在比较的层面是否“非此即彼”。具体地说,比如“冷和热”,由“A比B冷”,就可推出“B比A热”。而“高-矮”也是如此。同样,“南-北”这组词也是这样,这是两个位置上相对的词,说“A比B要南”就可推出“B比A要北”,而如果是“东”和“南”就不行,因此“东-南”也不是一组反义词。此外,“黑-白”也是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来检验。因为“黑”和“白”其实是色彩明暗的两个极端,即可以引申为“明”和“暗”这两个含义,人们会说“A比B黑”,并可推出“B比A白”。也因为如此,所以“红—绿”这组词,在笔者看来就不是一组反义词,因为人们不会因为说“A比B红”就推出“B比A绿”,即这组词在比较的意义上也不是非此即彼,也就不构成反义关系。

(三)义素分析

如果上述两种方法都不能判断出一组词是否构成反义词,那么可以再对这组词进行义素分析,来检验它们是否是反义词。

“语义成分分析”(Componential Analysis)这种理论的基本论点是:所有的实义词,它们的“意义”都可以分解成一些“语义成分”(Sense Components)。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词都有反义词。周祖谟先生认为,反义词主要是一些形容词和动词。而按照伍谦光先生的观点,性质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或“关系”的名词、表示“时间”“方位、方向”或“状态”的副词以及表示“感情”或“动作”的动词,这几类词才有反义词。而现代汉语的副词主要是由实词演变的,“在汉语里,形容词和副词的界限在某些情况下不是十分清楚的。”因此可以说,反义词基本上都是“实义词”,即它们都可以用义素分析法来进行分析。

义素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义位可以进行内部原子主义的分析。一个义位之所以不同于另一个义位,是因为它的内部构成成分不同于另。一个义位,而这内部构成成分便是该义位区别于另一个义位的标志、特征。通过对一组词进行义素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性特征。如上文所说,反义词的理性意义只能在某个方面上相反。如果一组词义素分析的结果只有某个义素不同,那么可以对那个不同的义素进行比较分析来判断它们是否为反义词。这又会有几种可能:

一种是相区别的义素可构成直接否定的反义关系。如“父—母”,进行义素分析后可以得出:

父:(近亲属)→(生育关系)+(男性)

母:(近亲属)→(生育关系)-(男性)

即这组词只在“性别”上相反。“男人—男孩”也是同样的情况,它们只是在“是否成年”这一义素上相反。这样的词可以判断为反义词。

第二种情况是相区别的义素可构成比较上的相对立,即相区别的义素可通过上述第二种方法判断其为反义词,那么这组词也是反义词。比如“姐姐—妹妹”这组词,对其进行义素分析可得:

姐姐:(近亲属)←→(同胞关系)—(男性)→(年长)

妹妹:(近亲属)←→(同胞关系)—(男性)←(年长)

即这两个词只在年龄上有“大—小”的对立。因此可判断这一组词也是反义词。

第三种情况则是动作趋向上的相反,同样可以判断其为一组反义词,如“进攻—防守”这组词的义素分析;

进攻:X1(接近)X2→(攻击)k(敌人)zh(个人或团体)

防守:X1(接近)x2←(攻击)k(敌人)zh(个人或团体)

这两个词就是“攻击”这一义素的动作方向相反,因此这组词为反义词。还有“输—赢”这一组,则可以看作是对“胜利”这一义素的动作趋向相反,因此也是反义词。

如果义素分析之后没有得出以上结果,而是有两个及以上的方面相反,那么就不能看作是反义词。如“哥哥一妹妹”这样一组词,因为它们在“性别”和“年龄”这两个义素上都相反,因此就不能认为它们是一组反义词。此外,如果对一组词进行义素分析之后,没有义素能构成上述的几种关系,甚至有很多义素不相同,当然都不能认为是反义词。

三、反义关系的分层

通过以上对反义词判断方法的探讨,可以把反义词分为这样几个层次:第一层,可以通过直接否定进行判断的,即判断层面的非此即彼;第二层,可以通过比较层面来判断的,即比较层面的对立;第三层义素的意义相反;第四层义素的比较对立;第五层义素的动作趋向相反。而这五个层次的反义词也许会呈现出一定的在反义的明显程度上的差异。

猜你喜欢

反义组词反义词
认识反义词
反义疑问句小练
找找反义词
这山望着那山高
我会组词
“反义词”朋友
想一想,填一填
乌云
使用广泛的“出”
有趣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