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蛹成蝶的美丽

2009-02-16楼舒兰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09年1期
关键词:小狮子随文狮子

楼舒兰

困境:作茧自缚

跟随特级教师虞大明在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学习期间,在虞老师的指导下,我上了《两只小狮子》一课。《两只小狮子》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不同的生活态度:一只小狮子非常勤奋,每天练习生活的本领;另一只却认为凭着父母的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于是,整天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通过—勤-懒两只小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的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通过研读教材,把握课时的节点,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准确认读狮、整、练、习、滚、扑、咬、苦、懒、洋、吞11个生字,学会书写“练习”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到6自然段。

3抓住“刻苦”“懒洋洋”等词语,让学生充分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初步体会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在预设教学过程时,我遇到了一大难点:如何才能做到学文识字两不误?识字与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本节课需要认识的生字有11个,其中两个还要学会书写,识字任务很重。怎样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我犹豫不决:集中识字吧,字词与文本脱离,没有了句子、语境的依托,识字部分会变得机械而枯燥,而且也会冲淡孩子们对字词的识记印象。随文识字吧,在理解课文、分析句子的过程中,插入识字、写字环节,又往往会打破课堂的主线,冲淡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蜕变:剥茧抽丝

经过自己的冥思苦想,初稿虽然完成了,可我觉得并没有解决我的难题。试教之后,许多问题便暴露出来了,特别是随文识字时;环节连接生硬,过渡很不自然。在随后的评课中,老师们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虞老师的点评更是令我茅塞顿开,困扰多时的难题也迎刃而解。

讨论之后,我马不停蹄地修改教案,很快便有了《两只小狮子》的第二稿。

[片段1]

第一稿中,我把写字安排在整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虞老师在评课时说:写字环节脱离文本,放在课堂最后,容易给人一种走过场的感觉,不如在句子出示之后直接进行写字教学。

听取了虞老师的建议,回顾了一些成功的写字教学案例,在第二稿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写字环节:

出示句子: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师:谁能把这句话读准确?

随机认读词卡和字卡:滚、扑、撕、咬(整个词组读,单个抽读)

师:这句话告诉我们小狮子练习本领非常刻苦。“练习”两个字是我们今天要学写的生字,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练”字的右边与“东”字有什么不一样?“习”字的横折钩与“练”字的横折钩又有什么不一样?

(师范写。生在田字格中练写,每个字写两遍)

欣赏班中写字小能手的字,说说他的字好在哪里?

把“练习”两个字带回句子里再写一遍:

一只小狮子整天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师:觉得这次写的比第一次有进步吗?一次比一次有进步,那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写好的小朋友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师:读着这个句子,你觉得其中哪个词语最能看出小狮子的刻苦?

[片段2]

第一稿中,在教学“刻苦的小狮子”这块内容时,我这样处理:

出示句子,聚焦“整天”。

出示卡片认读“整天”,读好“整”字的翘舌音和后鼻音。

师:整天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

让我们来想象一下:

清晨,当其他小动物在(),小狮子在练习滚、扑、撕、咬。

中午,当其他小动物在(),小狮子在练习滚、扑、撕、咬。

傍晚,当其他小动物在(),小狮子还在练习滚、扑、撕、咬。

师:瞧,从早上到中午,又从中午到晚上,这就是整天的意思。小狮子只是练了这么一天吗?你猜猜它练了多少天?我查了资料,小狮子一般经过两年的练习,才会离开父母,开始独自捕食。两年,整整700多天,这只小狮子每天都在练习滚、扑、撕、咬,它是多么刻苦啊!请你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能把小狮子的刻苦读出来吗?

这一设计得到了虞老师的肯定。于是在第二稿中,我保留了这块内容,同时进行了必要的改进和补充。

先是把想象说话的三句话改为两句:

清晨,当其他小动物在(),小狮子在练习滚、扑、撕、咬。

(),当其他小动物在(),小狮子在练习滚、扑、撕、咬。

其中第一句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说完整,第二句由学生自己加上时间,想象说话。接着在教学”懒洋洋的狮子”这块内容时,加入以下环节:

出示句子: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师: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随机认读词卡:懒洋洋。齐读句子。

师:懒狮子什么也不干,那它究竟在做些什么呢?让我们来想象一下:

早上7点,当勤狮子在练习滚、扑、撕、咬时,懒狮子在()。

(),当勤狮子在练习滚、扑、撕、咬时,懒狮子在()。

指导说完第一句,指名补充第二句。

师:是啊,懒狮子可真是太懒了!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收获:化蛹成蝶

再次试教之后,虞老师肯定了整堂课的设计思路,称赞巧妙地随文识字是整堂课的亮点。在虞老师的指点下,我再次对课堂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修改,完成了《两只小狮子》的第三稿。总结成功的经验,我觉得要做到学文识字两不误,需要谨记一个原则,那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方法一:制作词卡适时加量,

虞老师建议,随文识字时可多准备一些字卡、词卡,特别是目标中需要认识的生字词,学生如果在朗读时遇到困难,教师随时可以拿出字卡,进行字词认读的增量。

如片段1中对于滚、扑、撕、咬的认读,与课文内容的理解、句子的朗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先读准句子,再认读词语,最后识记生字,如此一步步地层层推进,符合字词的认知规律。在接下去的课文学习中,如果有孩子在朗读这个句子时还是遇到困难,也可以很自然地再次拿出卡片,增加朗读的次数,扩大朗读的面,以确保有效完成识字目标。

方法二:发散思维深入理解

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让孩子记住字音,认识字形,还需要让他们了解词语的意思。有些词语的意思一目了然,不必进行过多的讲解,而有些重点字词关系到课文内容的理解、课文主题的挖掘,那么教师就需要进行浓墨重彩的刻画。

如片段2中,孩子们认为“整天”就是每天、天天的意思,教师先不忙否定,而是通过一个想象说话,发散思维:清晨,当其他小动物在做什么的时候,小狮子在练习滚、扑、撕、咬,中午、晚上又怎么样。说完之后,教师再来总结,点出:从早上练到中午,再从中午练到傍晚,这就是“整天”的意思。这样的处理,不仅加深了孩子对“整天”这个词语的识记和理解,同时也让他们对小狮子的“刻苦”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在教学“懒洋洋”时,又插入一个想象说话,跟“整天”的拓展正好呼应,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懒洋洋”这个词语的识记和理解,更加大了两只小狮子的对比,构思独特又十分奏效。

方法三:写词入句自然过渡

小学低段的语文课堂中,写字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可往往又是最难把握的一个环节。以往,我总是不敢在公开课中把写字环节放入课堂,一是怕控制不好时间;二是怕打破教学过程的连贯性,无法把写字前后的两块教学内容很好地衔接在一起。但是在《两只小狮子》一课中,我突破了这一禁锢。

片段1中,我首次尝试了随文学宇,并在一般性的写字教学之外追加了一个步骤:把词语带回文中的句子里再写一遍,然后读这个句子。这样做不仅遵循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基本规律,同时又十分自然地把写字的环节与句子的讲解连接在一起,做到了浑然一体,水到渠成。

当然,随文识字的方法还有很多。这段磨课的经历让我从原有的束缚中破茧而出。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探索,寻求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堂更加美丽!

(浙江省诸暨市浣纱小学311800)

猜你喜欢

小狮子随文狮子
提高小学生随文练笔水平的实践研究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快乐阅读
可爱的小狮子
快乐阅读
狮子鱼
小狮子
我是缤果
骄傲的狮子等
威风凛凛的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