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是本
2009-02-16徐秀春
徐秀春
语文教学的效率,一直被学界用“少、慢、差、费”四字概括。即使将语文与数学、科学等其他学科比较,其效率的低下也是不容否认的。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广大教师一直没有解决好一个问题:语文是学习什么的?这个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语文教材是文选型教材,教材的主体是一篇篇课文。教师在把握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时,往往在“课文内容”与“语言形式”之间游移不定。
从当前的现状看,教师往往侧重前者,而轻后者。但从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看,这种取向明显是不当的。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本质内核是什么?是听、说、读、写能力。要培养语文能力,必得以“语言形式”为主要教学内容。就阅读教学来说,就是理解、积累和运用祖国语文。
笔者最近听了一些低学段的识字和课文教学,可喜地看到这种现象正在被引起警惕,而力求将“内容悟读”和“形式学习”有机融合的经典案例不断精彩上演。
字
[案例1]本市吴老师教学人教版课标本一(下)《识字4》。在认读表示小动物名称的生字后,她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
1有意将生字打乱顺序出现在课件中:蜻蜘蚯蚂蝌蚪蚁蚓蛛蜓。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生字中藏着的“小秘密”。
学生睁大眼睛仔细“发现”,陆续有孩子找到:都是虫字旁;都由两部分组成;每个字右边部分的读音和整个字的读音都一样……
2教师在课件中以“蜻”为例演示:将“蜻”字拆开成为“虫”和“青”;再组合成“蜻”,并总结形声字的主要特征。
3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认得的形声字,教师点拨:形声字的读音可能与声旁的读音不完全一样。
[分析]形声是汉字六书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造字方法。认识并掌握形声这一造字规律,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加快识字速度。识字教学不能只关注内容(音、形、义),更重要的是其“形式”,尤其是造字规律——大量单个汉字造字形式表现出的同一性。识字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学生发现、巩固和运用汉字造字规律的实践过程。
词
[案例]2下面是杭州的倪锋明老师执教人教版课标本二(下)《恐龙的灭绝》的两个片段。
1多媒体课件播放恐龙图片,引出课题。
2交流:同学们对恐龙了解吗?它们与生活中的小动物相比较有什么区别?
3引出“庞大”一词,生读词语。
师:看着“庞”有什么发现?
生:“庞”由外面的“广”和里面的“龙”组成。
师:“广”里有“龙”,有什么感觉?
生:感觉很大。
生:“广”是表示大的意思,“龙”也是很大的。两个表示“大”的字组成的“庞”字就更大了。
课末,教师组织学生复习新词和生字。
师:在这节课的开始,我们发现“庞大”的“庞”字很有意思。“广”是大的意思,“龙”也是大的,组成的“庞”就更大了。这样的词语在这一课还有吗?
生:“死亡”的“死”表示“死”,“亡”也表示“死”,“死亡”也表示“死”。
生:“躲避”的“躲”表示“躲”,“避”也表示“躲”,“躲避”也表示“躲”。
生:“枯萎”表示花草失去了水分,其中的“枯”和“萎”也都表示这个意思。
生:“尘埃”中的两个字都表示土的意思,整个词语也是这个意思。
师:课题中有吗?
生:“灭绝”也是这样的。
[分析]本案例最成功之处在于实现了词语教学时“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庞大”的教学是由“内容”发现“形式”。“死亡”“枯萎”等则是对已经发现的构词规律的运用,是由“形式”探究“内容”。汉字的造字规律多种多样,汉语的构词规律更是异彩纷呈。词语教学,如果就词教词,必然效率低下,高明的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词海中发现“形式”上的规律,并举一反三,在强化对规律认识的同时,习得解词、用词的本领。
句
[案例3]案例1中的吴老师在认读生字和读通课文后,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
1发现规律。教师范读课文,读时特意延长句中停顿(如“蜻蜒/半空/展翅飞”),并以同样的速度在课件中跳出一个一个词语或词组,再组合成句子。
引导孩子发现句子中藏着的小秘密。学生陆续发现:都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都是讲“什么东西”,第二部分都是讲“什么地方”,第三部分都是讲“干什么”。
2读出节奏。学生根据发现的句子结构,自由练读课文,注意读出节奏。然后指名读,全班齐读。
3问答对读。
第一组:
师问:什么半空展翅飞?——生答:蜻蜓半空展翅飞。
师问:什么花间捉迷藏?——生答:蝴蝶花间捉迷藏。
第3、4句,生问师答:第5、6句,生问生答。
第二组变换问答方式为:蜻蜒哪里展翅飞?——蜻蜒半空展翅飞……
第三组变换问答方式为:蜻蜒半空干什么?——蜻蜒半空展翅飞……
在熟练的基础上,逐渐加上拍手打节奏或做相应动作,在游戏中朗读。
[分析]当前的朗读教学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片面重视感情朗读指导,不重视从语言形式层面指导朗读。本案例中,教师引导孩子发现儿歌的组词成句结构——“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子的结构就是语法意义上的朗读节奏。学生发现了句子的“内部密码”,朗读儿歌的节奏感自然水到渠成。更为可贵的是,这种结构的发现不是靠教师强行灌输的,而是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游戏性的朗读中熟练和内化的。
段
[案例4)衢州的姜雅丽老师执教人教版课标本二(下)《最大的“书”》。教学课文第5小节,教师先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波痕”“雨痕”和“矿物”,然后组织了以下三种形式的朗读:
引读:“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有下划线的由教师引)
轮读:“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有下划线的首尾两句由教师引和结;中间三个并列分句分别由三个小组轮读)
倒读:“有,他们都是字呀!”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教师有意将原文中用来总结的“它们都是字呀”移到句首,并由教师引读)
[分析]“引读”帮助学生厘清了三个分句的结构——先具体描述,再点“名”。“轮读”,则让学生对句群中的并列分句有了初步的感受。“倒读”,则体现了教者渗透总分段式学习的用意。有了这样的低学段学习基础,第二学段学习阅读“总分”段式就轻松得多。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这种段式的学习是在轻松活泼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完成的。
上述四个教学案例对应字、词、句、段四大语言学习单位,体现了以下两点。一是努力实现“内容悟读”与“形式学习”的统一。“内容”是抓手,内容的悟读是载体和过程,但教学的指向是语言形式的学习,此为终极目的。既要反对就“内容”学“内容”,也要避免就“形式”讲“形式”。二是强调在轻松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言形式”。“语言形式”一度被重视,后来之所以被学界批评、被教师抛弃,是与“语言形式”教学方式不当有关的。靠灌输说教去获得,靠机械训练去强化,必将“语言形式”学习引向死胡同。引导小学生学习“语言形式”必得创造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方式,强调在观察和交流中发现,在游戏、朗读等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熟练掌握和运用,最终引导孩子习得语文能力。
(浙江省温岭市教育局教研室31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