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新课改应关注什么
2009-02-13王敏勤
王敏勤
从2001年秋季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今年已进入第八个年头。八年来,课程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教师的教学观念、学校的课堂面貌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有些是教师自身的观念和素质问题,有些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导向问题,有些是学校外部环境与政策的配套问题。在已经到来的2009年,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关注什么?
一、要关注教师把握课标、驾驭教科书的能力
自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参加的各种研讨会、公开课几乎只有一个话题——如何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而很少有人谈怎样落实课标、钻研教科书的问题。有些教研员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教研员主要是引导教师钻研教科书,而课改以来,主要是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这种教研方式的转变是基于这样的判断:近年来中小学教师队伍在不断优化,许多城市小学的青年教师都是本科学历,所以教师驾驭教科书的能力是没有问题的,课改的主要任务是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然而我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许多中小学教师出现的问题不是教学方式问题,而是对课程标准并不了解,对于新课标下的教科书体系并没有真正把握。
例如,新课程有一个理念“我们要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教科书是个例子”。这句话看起来是个教学方法问题,实质是把握教科书的能力问题。所谓“用教科书教”是指要教会学生教科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等理性的东西;所谓“不是教教科书,教科书是个例子”是指教科书中的例子我们可以不用,可以用自己熟悉的例子、身边的事例来代替,甚至可以打破教科书的顺序来教。新课程提倡“一标多本”,各科的课程标准全国只有一个,是唯一的,但教科书的版本有很多,各地可以自选。每套教科书的编写意图、编排体例不一样,所选的文章、例题也有很大差别,教师要落实课标的要求,就要熟悉课标,而不是亦步亦趋地照搬教科书。
例如,小学三年级数学教科书中有一课是“可能性”,这是概率的基础,是教会学生判断事物的方法。我们对事物的判断总的来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能够确定的,一种是不能确定的。在能够确定的事物中有的是“一定”的,有的是“不可能”的;对于不能确定的事物只能判断其“可能性”。我听过许多小学教师教学这一课,教师很努力,把课文中的例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组织各种游戏,让学生反复练习判断事物的三种形式:一定、不可能、可能。其实,教师完全可以不用教科书中的例子,而从身边的例子开始,如从教师手中的粉笔的颜色开始、从班内学生的人数开始、从学生的性别开始等,让学生知道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教科书中有例子,我们不一定照搬教科书中的例子。这反映了教师驾驭教科书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不仅仅是泛泛地让学生练习判断事物的三种形式,更要让学生理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出什么样的判断。例如,在事物“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它就是“一定”的;在某种事物“不存在”的情况下,它就是“不可能”的;在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多种“可能性”。
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也是如此。许多教师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入“细节”之中,而不是从整体上来把握课文,不能理清课文的脉络结构。例如,有的教师一上课就问学生:“你喜欢课文中的哪句话?把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难道不喜欢的句子就不重要吗?这表面上看起来是个教学方法问题,实质上反映了教师驾驭教科书的能力。教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教学生写作的过程,文章怎么写就怎么教。我们写文章首先是考虑语言还是考虑结构和选材?当然首先是考虑结构和选材,结构合理了,选材恰当了,语言则可以反复锤炼。新课标下的语文教科书是以主题的形式来编排的,我们讲随便从报刊中选的一篇文章与讲教科书中的一篇文章是不一样的,因为教科书中的文章已经融入了课标的要求、编者的意图。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理解课标的要求和编者的意图。
二、要关注考试制度和评价方式的改革
近年来,我们在中小学的考试制度和评价方式方面做了许多改革。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各地各校都要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基础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六个维度: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学科学习目标主要包含在各科的课程标准中。
根据这一通知要求,许多学校都认真设计了学生的评价标准,给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袋”,实施多元化评价。各地在高中招生(中考)和高校招生(高考)中都强调“不以分数作为唯一的录取标准”,要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进行录取。而实际上我们从先期进行高中课改的几个省(自治区)来看,高校在招生时依然是按照分数的高低来录取,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仅供参考”或没起作用。许多高中学校在招生时也是只看考试成绩而不看“别的”。录取单位的理由很简单:按照分数的高低录取,家长和学生不会有意见,如果按照别的录取,很难保证公平,很难保证不受权力和金钱的干预,在整个社会诚信程度不高的情况下按分数录取依然是最公平的方式。在这种理解下,人们依然在追求分数。尽管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不允许公布学生的高考、中考成绩,不允许搞成绩排名,但学校总是有办法知道自己的考试成绩和名次,家长也希望知道孩子的考试成绩。在人们的心目中,课程改革只是改变了课程的组合方式和教科书的编写方式,而没有改变“追求升学率”的根本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课程改革只能是“戴着脚镣跳舞”,高考和中考的“指挥棒”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虽然新课程提倡在中小学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虽然新课程提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但在高考和中考中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试题和分数,各学校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把与高考和中考无关的课程不开或少开。这些现象不仅在中学存在,在有些地方的小学也存在。在目前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校际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有些地方依然存在着“小升初”的统一考试,依然存在着根据分数“择校”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小学不能举行期中考试,有的学校就举行月考,月考比期中考试更频繁。
可以说,目前制约课程改革的根本问题依然是考试制度和招生制度的改革,而这些问题单靠学校自身难以解决,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社会用人制度、社会诚信程度、教育均衡发展等问题。
三、要关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目前,在全国中小学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教学效率问题,有的叫“有效教学”,有的叫“高效教学”,都是在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其背景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高考和中考制度的情况下,各学校还要考虑教学质量和升学率的问题;在不能延长学生在校时间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二是许多有识之士提出,要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有更多的时间开展各种兴趣活动,发展自己的特长,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
近年来,我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好多课热热闹闹,但效率不高,到课堂结束时,学生并没有掌握本节课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整堂课就像肥皂泡一样,很炫目,但下课后学生没有多少收获。本来是在课堂上能够做完的练习题,却布置成了课后作业,占用了学生的课外时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课上忙互动,课下忙作业”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我们在评价一堂课的优劣时,不仅要看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了什么,更要看学生在课前用了多少预习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在校的时间是个常数,学生一天能够支配的时间也是个常数,如果课外预习和作业的时间过多,就会剥夺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自由发展的权利。我时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课堂上教师让一个学生表演,其他学生都当观众,这是极不公平的。本来学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把课后的作业完成,本来可以利用这个时间看更多的书,而现在只能看同学的肤浅表演,这是剥夺大多数学生自由支配时间的权利,是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四、要关注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
自课改以来,全国出现了许多好的课改典型,比如江苏省的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山东省的杜郎口中学,几乎校校皆知。据统计,目前到这3所学校参观的中小学教师已超过100万人次。据教育部发布的《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全国共有小学专任教师561.26万人,初中专任教师347.3万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44.31万人,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共1052.87万人。全国每10个中小学教师中就有1人次到这3所学校中的1所参观过。我们说外出学习是个好事,关键是如何学习,学习回来如何落实。
好多学校认为自己的教学质量低主要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行,所以东奔西走,到处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结果仍然没有提高教学质量。他们忽略了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三分教学,七分管理。”即使最常规的教学方法,只要落实到位,也能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好多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到名校参观,关注的是他们的教学模式,忽视的是他们的管理措施。
有人说,目前中国的中小学缺的不是理念,是落实。教育的特点是不保密,它不同于企业,企业有了专利要保密,而学校经过多年奋斗创造出的先进经验恨不得大家一夜之间都知道,有的学校不但让别人免费参观,还免费送资料。但为什么我们没有学到手呢?正如日本一个企业家所说的:“执行力决定竞争力。”再好的经验和教学模式,也需要学校管理来落实。对于那些名校的管理模式人们也有争议,比如他们采取的精细化管理是否不够“人性”,他们强制全校教师运用一种教学模式是否不够“个性”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精细化管理”最初源于工厂的管理,严密的工艺流程,严格的工作制度,能够保障产品的质量并减少安全事故。作为学校的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对于那些生动活泼的中小学生,对于那些富有个性的教师,难道我们也要采取精细化管理?似乎精细化管理在学校有些不近人情。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一种规范化管理,比如学生的作息时间、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的工作制度等,是否应该有一定的约束?特别是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能完全靠自觉,也要有强制的措施。洋思中学规定:教师上午布置的作业,下午第一节课前必须批改完;教师下午布置的作业,第二天上午第一节课前必须批改完。他们在教学中强调“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四清”制度,这是否也是一种提高效率的表现?是否也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正由于做到了“四清”,才减少了“差生”、转化了“差生”,才实现了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
学校上下应不应该推行一种模式?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应该辩证地看待。对于那些教师专业水平很高的学校没有必要全校推行一种教学模式,因为每个教师的基本功都很过硬,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全校推行一种教学模式反而会抹杀教师的创造性。但是,对于那些教师专业水平较差、学生基础较差的学校,特别是对于那些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来讲,则可以通过一种好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强制“入轨”。在教师的素质提高以后再灵活变通,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当然,课程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还有很多。当课改进入第八个年头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对已经走过的路进行认真反思,对未来要走的路进行认真规划,从而使课程改革健康顺利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