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从业环境问题研究

2009-02-05许信胜张志红

高教探索 2009年6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高校教师

许信胜 张志红

摘要:社会转型使教师从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职业面临复杂的矛盾和困难。教师劳动过程的示范性和教化性,劳动任务的多元性和艰巨性,劳动目的的责任性和严格性,劳动成果评价的复杂性和自觉性,劳动属性具有的矫正性和社会性,给教师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从业者面临“无限要求与有限能力”的深刻矛盾,职业倦怠和自律异化困扰着高校教师。

关键词:高校教师;从业环境;职业倦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待遇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随之而来的是政府、社会、学生、家长和高校自身对教育质量的高度关注,人们都希望现代高等教育的两个核心问题——机会问题和质量问题能够兼得。要不要增加高等教育机会及如何增加机会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则取决于高校内部诸多复杂的因素,如生源质量、师资水平、设备条件、管理效率及从业环境等。本文专题研究高校教师的从业环境,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

一、高校教师职业劳动过程的几个特点

(一)教师劳动过程具有示范性和教化性

劳动过程的示范性和教化性是赋予教师职业的最高标准或第一要求。作为“真理的代言人”,教师工作和学识所形成的权威受到学生的敬仰,教师职业在知识能力范围赢得崇高地位;在道德情感领域,教师的品德、行为规范、责任意识和爱心,则是学生效仿的榜样;在教学实践活动之外,教育者的影响力则远远超越作为教师职业所能驾驭的范围,学生对教师的信赖程度不仅影响其学业能力,影响专业方向选择,甚至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和职业生涯。教育者的影响力是其综合素质吸引人、感召人并进而引起教育对象的敬佩、信任和依赖的力量。这一方面非常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而另一方面则对教师职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劳动过程的示范性和教化性是对教育家们所倡导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和“为人师表”的学识德行统一观的积极诠释。

(二)教师劳动任务具有多元性和艰巨性

教师职业是一个需要付出爱心、耐心、忠心的职业。准确核算教师的劳动任务及其实现程度是非常困难的。这首先是因为教师具有多重角色,如知识传播者、道德卫护者、学生组织者、问题咨询者、心理健康指导者、社会伦理捍卫者、教育革新者、前沿问题研究者、学生利益保护者等等,从而使得履职评估难以准确量化;其次,教师的劳动任务大大超越了作为教师履职的一般范围,这使得教师职业任务和教育任务、教师能力和目标任务、个人履职能力和教育者承载任务之间会经常性地存在差异,导致教师劳动评价的多元性;最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不是能够用数字核算工作量能评估了的,更多的是靠教师的责任意识。某些量化指标在一定范围和意义上可以测评教师的工作成效,但对于具体的教学效果却是很难评判的。

(三)教师劳动目的具有责任性和严格性

教师职业并不是可以随意张扬自我认知的舞台。在教学技术层面,从业者可以具有个性和特点,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工具,但其劳动目的是严格的: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从业者不仅要准确传授知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还要注意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知识能力基础上服务社会。同时,也强调教师的政治意识,当教师自我意识与社会主流意识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主流意识并形成自觉。因此,教师应经常性地提升辨别是非对错的价值判断能力,抵制不良侵蚀的人格完善能力,恪守法定规则的行为责任能力。教育活动所倡导的师德,正是从教师劳动过程的示范性和教化性、劳动目的的责任性和严格性中获得并内化了的道德,其形成是循着“道德情感——道德体验——师德自觉”的路径实现的,内化的自我品质和自觉的人格力量形成高尚的师德。

(四)教师劳动成果评价具有复杂性和自觉性

教师劳动成果的评价始终没有客观准确的基点。这是因为:教育主管部门不可能形成一个教师课堂授课质量的判断标准,也就是说,高校最重要的教学工作缺乏可操作的标准;科研工作的严肃评价也是困难的,且会形成高昂的成本,最便捷的只能是按篇目数及出版社和刊物级别来认定;绩效主义的流行迎合了高校评估和排名的需要,但将业务成果量化为报酬不仅导致学风浮夸、学术造假,更重要的是这种政策导向使高校教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衰减。高校中始终有两个问题长期存在争论,一是教学和科研孰轻孰重;二是所谓知识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悖论”。前一个争论使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将科研置于教学任务之上,潜心教学的教师不可能获得较高的学术地位、学术奖励和职称晋升;后一个争论则扰乱了高校教师的职业视点,很多人热衷于检讨和批判,或者进行政策设计,使从业者不知所措。既然教师劳动成果评价异常复杂,高校也因为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的巨大差异不可能统一标准,那么提高教师履职的自觉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五)教师劳动属性具有矫正性和社会性

高校是发现和传输知识、倡导正义、升华人格、捍卫真理的场所。教师不仅负有知识教育的任务,还要使讲台成为真理、道德、正义的宣讲台,来自社会的各种不良倾向和不端行为在这里要得到矫正。教师在执行这种任务时往往要经历复杂的思想活动,由于不能脱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认知规律,使得矫正活动必须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迫切需要构建一个和谐的从业环境,能及时提醒、校正、评价教师自身的行为,从而确立作为教师的基本原则。

二、高校教师从业环境分析

我国高校教师的地位往往很尴尬,外显的光环和内在的困惑同时存在。一方面,当其他职业不确定性越来越大时,教师职业相对稳定,高校不会破产,教师不会失业,吃财政饭,有两个假期;但另一方面,高校的行政化倾向突出,教师没有社会资源,工作压力大,合理的利益诉求被压制,付费教育颠覆了传统的师生关系等。总体来看,高校教师的从业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临一些复杂的矛盾和困难。

(一)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权在迅速增强

“放权让利”曾经是国家在推进体制改革中化解改革阻力的重要手段,但教育改革从重点到非重点院校的划分,“211”工程,“985”计划的推进和本科教学水平的评估等,无不都在增强主管部门的行政权力。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行政权的膨胀以同样的模式向省区教育行政部门渗透,高校对应或复制的管理体制使教师在学校重大决策和发展问题上的话语权减少,所谓“教授治校”、“专家治院”已经成为标签,高校在回归“集权体制”。

(二)绩效主义导致普遍的“职业倦怠”

近年来,高校普遍奉行所谓“技术理性”的绩效主义量化考核,将绩效量化为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社会工作等几个模块,每个模块下又包含有一些复杂的小项。这些绩效量表不仅是学校评估和排名的依据,也是教师获得津贴和奖励的条件。在绩效主义导向下,教师的职业取向已经发生了变化:更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申报课题和撰写学术论文上,教学工作只保证勉强完成任务了事;教学研究和有组织备课被淡化,教研室(系所)这一重要的教学研究组织已名存实亡;要获得一定的学术地位和职称等级,只能靠发表论著篇数及其获奖级别来衡量。

实际上,对绩效主义的反省不仅仅来自教师。在2009年3月15日教育部召开的高校学术风气座谈会上,多位高校校长和教育专家都提到高校扎扎实实做研究的人越来越少,急功近利搞实惠的人越来越多,与切身利益挂钩的硬性考核指标导致科研人员坐不住冷板凳,并指出学术不端行为与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的取向有关。[1]

(三)付费教育颠覆了传统的师生关系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高于社会收益率实证研究的深入,以及科学技术进步导致的培养成本的迅速增加,使教育财政状况普遍恶化,成本补偿——受教育者通过缴纳费用承担一定比例的教育成本,成为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高等教育收费时段集中、数额大、涨幅大,又是一种连续性支出,从而成为居民收入中最重要的支出项目。由于家庭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寄予太多期盼,学生负载复杂任务,包括大学毕业使家庭脱贫的期待等,从而使家庭对教育的投资具有刚性。尽管在国家、学校和学生三者中,付费教育最大的受益者是国家,但它却颠覆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转变为“学生是老师的衣食父母”、“老师是学生雇佣的打工者”;学生可以要求调换任课教师(可能是教师授课水平不高,也可能是因为教师的严格管理,或因为考试过关难等);师生之间的任何冲突往往是教师担责;在管理制度上迎合学生的“评教制度”、“考教分离制度”、“末位淘汰制度”等也在很大程度上消减了教师的权威。

(四)职业生涯导致部分教师人格裂变和自律异化

高校教师向来受到社会比较多的关注,这是由其职业特点所决定的,但目前这种关注已转化为教师的巨大压力:学生认为高校教师应具备所有学科的知识,学识上博大精深,灵魂上一尘不染,行为上堪称典范;高校要求教师是一个全才、通才,需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尽量是多学科融汇贯通,可胜任双语教学,同时还应当是正义和道德的化身,是学生的榜样,学校的品牌或名片;社会则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还应为教育政策、考试制度、社会风气担责。在实践中,高校教师一直在有意或无意中通过否定和压抑自我的正常欲求,努力并尽可能承担和扮演这多重角色。正是这种职业所谓的绚丽光晕,使他们向学生倾注爱心、向学校投入身心、向社会奉献热心,而自身的内心却鲜有关注,教师很少成为社会心理关照、心理疏导的对象。[2]高校科层制的组织结构更使教师的职业角色受到挑战,整个学校氛围趋向非人性化,再加上教育体制上的积弊,客观上又增添了他们的身心负担,由此引发教师各种心理失衡、失落等,日久天长出现人格裂变和自律异化就在所难免。

(五)传统的知识道德提升路线导致教师社会解释能力不强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板凳要坐十年冷”一直被认为是知识分子传统的知识和道德提升路线,是教师修身养性立命之本。[3]但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解释是当代知识分子的重要使命,其能力高低直接关系着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也反映这一主体的社会地位和话语能力。然而,高校教师由于频繁的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的调整、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频繁而复杂的考评等,既不能闭门读书,也不能经常性地进行调查研究,这使不少教师只能胜任教科书所设定的知识要求,科学研究则多为诠释性、议论性、功利性的论说,缺乏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社会应用性不强,解释能力不足。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高校科研成果数量虽多,但转换率、应用率低这一窘象产生的原因。

(六)无限责任与有限能力之间的矛盾使教师身心俱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有遵纪守法,履行教师聘约以及完成教学工作等六个方面,但实际上高校教师的责任已延伸到履职之外的诸多方面:如学生管理的责任、学生安全的责任、帮助学生就业的责任、扶助困难学生的责任、追讨学费的责任、拉社会赞助的责任等。即使在履职范围之内,除正常的教学任务外,许多中青年教师还面临着科学研究、学历提升、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发展型压力。家庭责任和子女教育任务被压缩,教师时常感觉身心疲惫,整天忙忙碌碌,深感自己的能力有限。从社会层面分析,教师深感自己能力有限更主要体现在对社会资源的占有与享用上。社会学研究认为,我国人群的层级地位取决于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在诸多关系被交换关系所替代的社会中,拥有文化资源的高校教师并不能与前两种资源进行有效互换,这实际上表明教师并不具有主流社会的层级地位,其社会影响力还是很低的。

(七)教育改革的成本主要由教师承担

教育改革是国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师分享到了改革成果。但客观地说,教师对教育改革的认同度并不高,这是因为:(1)教育改革的很大一部分成本是由教师承担的,如扩招导致教师工作任务倍增;课程体系的调整使教学难度增大;大量新专业的开设迫使教师跨专业授课,教学成就感降低;大规模研究生点的建设要求导师知识能力跳跃式提升;各高校间的竞争和排名要求高校教师课题数和经费保有量增长。(2)教育改革削弱了教师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如付费教育颠覆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信息员制度”削弱了教师的权威,教师成了监督的对象;“学生评教制度”迫使教师讨好学生,玷污了教师的尊严。(3)在横向比较上,教育改革并没有使教师待遇在可比层面上有明显提高,与具有同样教育背景而职业不同的人相比,高校教师收入太低,工作太辛苦;与同一高校的管理人员相比,教师由于教学科研工作量的考核往往拿不到全额津贴,而管理人员几乎都能拿到全额;与官员同学相比,则显寒酸。总之,收入和支出的不对称,加上对比得出的心理失衡,使高校教师这一最具理性分析能力的特定人群对关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教育改革持谨慎态度。

三、构建高校教师和谐从业环境的重点问题

2009年2月26日,《南方周末》刊载了曾履职国家教委和武汉大学校长的著名教育家刘道玉《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文中指出:中国大学的问题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乱”。而本文试图通过对这种“乱”象下的教师从业环境和教师工作和心理状况的分析,为普遍存在的教师工作责任心衰减现象做出合理解释。针对当前高校教师工作的特点和从业环境的变化,我们认为有三个问题亟待解决。

(一)规范和监督媒体行为

近年来,媒体的逐利行为使其热衷于“曝光”。道听途说和未曾证实的报道往往夸大高等教育的违规和高校教师的失范,离间或恶化了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损害着高等教育和教师的形象。例如关于受教育者承担经常性教育成本的问题,实际上家庭是否具有相应的承担能力或应承担什么样的比例,是国家根据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承受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后做出的,并非来自高等学校的一厢情愿。而媒体则大肆炒作高等学校的奢华建筑和学生家庭的困难,把双方具有高度利益一致性的关系置于掠夺和被掠夺的对立面上。因此有必要规范和监督媒体行为,以客观真实地反映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正视高校教师地位衰落问题

高校教师地位衰落的原因有:(1)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途径,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由此,教师的权威性受到挑战,权威意识衰落;(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取得收益的途径趋于多元化,“知识改变命运”不再是普遍性和绝对性的理念,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难导致高等教育贬值,教师社会地位下降;(3)高校的利益分配关系正在向管理层倾斜,特别是工资外的津贴分配越来越有利于管理人员,与此相适应,行政权正在放大,教师的话语权趋小;(4)高等教育追求的学科完备和专业齐全,以及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的办学理念,与功利性的市场原则很难完全对接,导致高校陷入茫然,教师有些无所适从。毫无疑问,我国高等教育将在这种质疑、茫然中进行艰苦的探索,为不同类型的高校找到与社会的契合点。在这个困难时期,高校教师必然会付出更多。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努力创造一个使教师具有归属感、成就感和能够充分施展抱负的和谐的从业环境,使广大教师能真正获得工作的快乐。

(三)关注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但相关研究证明,教师患抑郁症、偏执、极端情绪波动等心理疾病的比率比一般人群要高。教师心理最主要的威胁来自于其职业需要:首先,为了做到“为人师表”,教师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压抑和否定自我的正常欲求,常常存在着扮演角色与真实角色之间以及职业角色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这些角色矛盾日久天长发展成心理健康问题;其次,高校相对封闭的环境使教师社会交际圈狭小,人际关系脆弱;再次,为了尽快提升学历和获得职称晋升导致同事间存在事实上的矛盾;最后,由于学生年龄、知识和阅历的限制,教师不可能与之深交。所有这些都说明了高校教师缺少排郁解闷的渠道和途径,因此需要社会更多地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清振,田奇庄.刘道玉:高校教育改革探路者[J].中国改革,2008(11).

[2]张伶.中国高校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美]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大学教师的技巧——论课堂教学中的方法、信任和回应[M].周心红,洪宁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高校教师
养老护理员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放射科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兼职行为规范化的路径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