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就业壁垒的社会学分析

2009-02-05上官剑

高教探索 2009年6期
关键词:功能系统

上官剑

摘 要:研究生就业形势逐渐变得严峻且有进一步加剧之势。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一是研究生教育系统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因为这个系统并非完全开放,而是终端开放的“半市场化”机制,没有形成封闭回路,无法通过有效反馈达至平衡。二是研究生教育在功能上发生了异变,经济功能位居文化功能之上。这种就业冲突并不完全是一个负面概念,有时甚至恰恰具有某种程度的正面含义,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改革制度,转变观念加以纾解。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系统;“半市场化”;功能

“研待一族”代表一类新的群体,指的是部分研究生毕业即待业这一现象。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2007年高校就业率显示,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研究生共11410人,初次就业率为88.38%(灵活就业率1.43%、合同就业率1.20%),就业率比以往有所下降。[1]2008年7月8日出炉的首份《网络招聘下北京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与职业发展调研报告》显示,研究生就业率明显低于本科生,二者的就业率分别为64%和73.4%。[2]其实“研待”这个“新新名词”的出现本身就折射出不容乐观的研究生就业现状。十年前,研究生还是就业市场上十分抢手的香饽饽,但近两年来情形急转直下,延迟就业、暂时就业、待业甚至自愿性失业的情况越来越多。从供需双方的关系上看,供明显大于求,并且短期内这种趋势并没有改善的迹象。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硕士毕业生供需比约为1.51∶1,博士毕业生供需比约为1.54∶1,明显高于往年。[3]而我们在高校中实际感受到的形势似乎比上述数据还要严峻,这给在读的研究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也让人们对研究生教育的价值产生了怀疑,悲观者更是认为研究生教育已经面临极大危机。为此,本文将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制度与观念两个维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试图寻找其缓解之径。

一、“封闭”与“开放”:制度层面上的原因

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研究生教育在社会瞬息万变的今天,同样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而如何让一个系统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状态,无外乎从两个角度对这个系统进行调节:一是外部进行控制,一是内部自发调整。具体到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系统而言,对应的则一是政府控制,一是市场调节。

1. 政府控制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从1978年恢复招生开始,很长一段时间内从招生到就业都由政府统一管理,这一期间的研究生教育其实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封闭系统非常危险,它与外界环境之间不存在任何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在一个封闭系统里,所有能量从有序状态向无序状态转化(熵的定律)。封闭系统的整个运动过程总是趋向着有效能量的耗散与减少,不从外部输入变革因子就必然会出现无秩序、无规则、低效率的混乱,而且效率愈来愈低。当然,完全封闭的系统只是一个理论值,政府控制的研究生教育系统也并非一个完全封闭的体系,但其开放性的缺乏却毋庸置疑。很多人对当年的研究生教育充满了美好回忆,这种由于岁月久远带来的诗情画意其实并不完全真实或者至少是不全面的。只不过由于当时整个研究生群体的人数偏少,而且从影响力来看仅是作为一个当时比较边缘的群体出现,所以其弊端也没有像现在一样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2. 市场调节

在很多人那里,每每提到教育市场或教育产业的时候,经常会很狭隘地与经济利益挂钩。其实教育市场指的是一个公众选择场域,市场调节是由大众看似无序的自发选择所引起的供需变化,不仅包括学生就业,也包括教师流动、专业设置等等。而通过市场来调整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按照系统论原理,开放系统中通过要素的流入和流出,其组成要素不断更换,内部各个要素也会自动调节,并以此使系统不断达到新的平衡。开放系统的演化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就是一个减熵的过程,使系统的组织化程度或有序化程度不断提高,系统内部结构更趋复杂而精致,功能更趋完善,从而使整个系统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市场调节特征比较明显的是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美国研究生就读群体一直很庞大,但其就业矛盾并不特别突出。此外,美国研究生教育体系还自发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局面。如工程类硕士阶段教育就有工程硕士、工学硕士及工程师学位等多种类型,分别满足实用型、学术型或职业深造型等不同需求。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产生小的冲突和摩擦,虽然看上去似乎有些混乱或是难以捉摸,但却总能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这就是开放系统的长处。

3. “半市场化”引发的困境

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自主择业”等政策的逐步实施,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市场,这给整个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教育体制的改革虽然逐步走向开放,但总体来看这种开放的重点仅在终端,也就是毕业生就业一端,而招生入学以及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管理仍在政府的掌握之中。如将一个完全开放的研究生教育系统用图1表示,一个半开放的研究生教育系统用图2来表示,我们就很容易发现,图2由于系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无法形成回路,终端信息无法反馈到输入端,因此无法有效发挥系统的自动调节功能。

具体到研究生就业问题,如图1所示,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化研究生教育体系虽然在系统输出端也就是就业端会不断有摩擦出现,但通过充分的竞争和反馈,系统会不断达至一个动态平衡;而如图2所示,在半市场化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尽管就业端已经完全市场化,但因其与市场的剧烈冲突无法有效反馈到系统输入端,导致公众需求与高教系统不能有效衔接,由此产生的很多矛盾最终无法通过自我调节解决,而只能诉诸于政府行为。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的我们都会很深切地感受到,再精致的政府调控也比拟不了市场调控的灵敏和有效。试想,假如研究生招生由众多高校和求学者自行决定,这就形成一个开放的输入端,完全竞争下的高校为保障质量未必会大规模扩招,或者只是扩招相对没有就业压力的研究生,这样,研究生就业问题未必会如此棘手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当然,真实的市场并不容易揣测,当市场真正发挥调节作用时往往也会出乎意料,但动态平衡往往就是由一系列出乎意料的反应自动生成的。

半市场化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则在于高校的用人机制方面。长期以来,科学学位研究生的重要就业场域就是高校,虽然目前高校教师的流动比以前要频繁得多,但往往能够参与到流动领域的都是骨干教师,而各种类型的不能胜任工作者则由于高校用人制度的僵化往往“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这就好比一块稻田,用来生长的空间本就有限,而大块空间又被劣稗占据并由于机制所限而无法进行优胜劣汰,这就势必导致良稻反而被驱除出局。

二、“文化功能”与“经济功能”:观念层面上的原因

众所周知,“有教无类”是我国古代教育学的重要思想,“教育公平”是我国现代教育学追求的崇高境界,不同环境不同岗位的人都得到充分的教育——这是教育公平追求的终极理想。但当遇到现实的具体事例时,我们则往往会“言不由衷”。如“研究生争卖猪肉”等新闻出现时,一些人惋惜,一些人嘲讽,一些人愤慨,大家都将其当作一个负面事例,而很少提及其中是否也有进步意义。这显然更多的是从经济角度进行分析,巨大的财力和精力投入追求的是大体相当的回报,学历的提升对应的应该是一个更加体面的职业或岗位,人们觉得这样才为合算。但我们需进一步思考的是,研究生教育的经济功能到底有多大的作用空间?当某个时期研究生教育的经济功能到了极限时,这个体系是否就真的面临危机?

1. 大学的核心功能

一个大型的常规社会组织往往会有多种功能,如我们提到大学时就会提到它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等。但组织的多元性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整个组织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大学也不例外。一个组织形成初期的功能往往反映了其核心功能,它是整个组织得以延续发展的基础,就如伯顿·克拉克所说“所有重要的社会实体都有它的象征的一面”。文化功能正是大学这个组织的象征,大学组织围绕文化知识的传播才得以形成和发展。大学形成之初,人类的知识之光将那些渴望知识的人们集聚一处,“一点点地增强自身的力量与光芒,抱成一团”,“这种集中的结果便是相互的支撑,最终它们成了学院和大学,成为强大的光明的中心”[4]。帕森斯曾将社会组织分为四类,即模式维持组织、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及整合组织,其中,模式维持组织以解决文化的维持和更新问题为目标,学校即划归此类。大学是学者群体聚集的场所,以创新和传播文化为己任,它最为重要的就是文化功能。

按照结构功能学派的观点,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相互影响。如果其它功能越居前位而大学的文化功能沦为次要,是否会发生不良的连锁反应呢?从政治对大学的多次侵扰就可以看出,当政治功用重于文化功用时,大学不但不能很好地履行它为社会服务的职责,而且在极端情况下发挥的甚至可能完全是一种负功能,如二战期间日本的军国主义教育以及文革期间我国大学的境况等都可以证明。变异的大学不仅束缚人的发展,还会引发社会混乱;不仅不能为社会服务,还将迫使社会倒退。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学也会因其功能的异常反过来影响其组织结构,使系统面临破裂解体的危险。

2. “文化功能”与“经济功能”倒置

极端的政治风波过去、经济浪潮席卷而来时,大学的文化功能又一次面临挑战。也不知曾几何时,高等教育在人们眼中就理所当然地沦为经济发展的工具,用来衡量经济景气程度的“就业”一词也成为了衡量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它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然后慢慢改变我们的课程体系、评价标准及教育目的等。近几年“考研潮”的持续升温,一些高校研究生报考人数占到应届毕业生的半数以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与就业相关。很多学生考研的主要动机就是因为本科毕业的就业前景不够理想,从而希望将学历层次再次提升,以争取在择业和薪金上能有更大的主动性。但严峻的事实已经证明,通过提升学历来增加就业机会和提升就业资本在一段时期内虽然可行,但市场容量毕竟有限,并且市场运作中如此单一的手段绝不可能长期有效,于是就导致当前局面的出现。

大学形成初期,其经济功能可以说微不足道,直至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论后人们才对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产生前所未有的热情。但无论如何,“人力资本”毕竟是经济学概念,它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待高等教育,且看待的只是高等教育的一个侧面。经济虽然是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但社会发展具有多元性,只注重其中一个方面迟早会带来危机。当今社会的经济理性过于强盛,造成人类心灵的空虚与文化价值的缺失,这一直让人们忧心忡忡。如果以传承文化为己任的高等教育机构也只从经济学角度思考问题,那将使社会机构变得更加的形似和同质,而这样的社会是危险的,这样的教育则更加危险。在组织学看来,组织功能的异变将影响组织的正常结构,大学经济功能的增强也会悄无声息地影响大学组织的发展方向。长此以往,我们的大学会越来越像企业,教师越来越像雇员,学生和家长越来越像顾客,社会再没有一个明晰的组织和机构来作为文化与精神的象征。

三、冲突与平衡:组织发展的常态

1. 冲突的积极意义

“系统”与“功能”是社会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前面分别从“系统”、“功能”以及两者间的关系对研究生就业壁垒作了分析。其实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讲:研究生教育的“半市场化”可以说是制度与现实的冲突,而研究生教育功能的异变更倾向于观念与现实的冲突。也就是说,当前研究生遇到的就业壁垒问题是制度和观念的双重冲突。

现实中的冲突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压力和焦虑,但在今天的社会学理论中,冲突不再仅仅是个带来破坏力的负面概念,它不必然代表一种社会的病态。现代物理学认为,系统只有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向着有秩序、有组织、多功能的方向进化,这就是普利高津提出的“非平衡是有序之源”的著名论断。社会学众多“冲突理论”的支持者认为:一个社会的常态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稳定、和谐和整合,一个社会的常态恰恰就是社会冲突。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社会冲突就始终存在;只要有人的地方,冲突就无时无刻地不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固定、静止、超稳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在生活中从来都不存在,而变化、发展、非稳定的社会才是我们通常所观察到的社会形态。社会冲突并不完全是一个负面词语,有时甚至恰恰具有某种程度的正面含义。

2. 研究生就业壁垒的纾解

对待研究生就业问题,首先不必有太多的忧虑和惊慌,更不必产生悲观情绪。研究生教育其实也一直处在不平衡状态中,仅从近些年就业市场的角度来看,在短暂的供求平衡之前一直表现为显著的求大于供,正是这种冲突的存在才促使了研究生教育的大规模发展。冲突理论学派的支持者认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正是在社会冲突酝酿的变迁中不断向前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冲突具有保证社会连续性、减少对立两极产生的可能性、防止社会系统的僵化、增强社会组织的适应性和促进社会的整合等正功能。研究生教育在就业市场上形势的逆转也许预示着另一番变革的开始,也许正是这些变革将促进研究生教育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如试图通过提高学历来提升就业资本的途径不再通畅之后,至少可以屏蔽一些纯粹以经济为目的的就读者,还大学一个更为纯净的学术空间。

其次,虽然冲突是一种社会常态,但对冲突中的不利地位者,我们不能以常态之名而漠视他们所承受的压力。所以在研究生就业遭遇壁垒之际,从中央到地方,从社会到个人,都作出了积极的响应来应对这个问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仅仅依靠舆论力量或者短暂的政府救助行为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高等教育系统形成一个疏通和调节冲突的机制和渠道。

延续前面的分析,形成这一机制和渠道的首要因素就是制度方面的改革。其实我们的高等教育一直在“放权-收权-放权-收权”两端徘徊,所谓的“一收就死、一放就乱”。“一收就死”可以说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得到了证实,而所谓的“一放就乱”不仅在理论上有很大争议,而且在现实中也从来没有真正实践过。也就是说我们的高等教育从来没有实施过真正的市场调节,“一放就乱”恰恰是前面提及的“半市场化”无法形成有效反馈机制而导致的局面,也许解决“一放就乱”的根本办法就是真正、彻底的“放”。如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实施的高校自主命题由于曾经引起过一些不公正现象,所以很多科目的命题权近年又被陆续收回,改为全国范围统一命题,这当然会减少一些不公正现象,但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无法根治任何问题,这种对研究生教育体制的过度呵护最终是让这个还未成熟的机制难以健康成长。

与制度变革相比,观念变革面临的阻力同样巨大而且见效更为缓慢,但影响却更加深层、更加广泛也更为持久。如何让研究生教育的“文化功能”深入人心,让“经济功能”的地位逐渐下移,这是一个持久而漫长的任务,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当务之急就是努力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目前在研究生中普遍弥漫着一种气氛:认为在此花费高额学费以及两至三年时间却学不到东西是件非常不值得的事情,特别是在知悉毕业之后可能仍然难以找到一份体面工作的时候,不满情绪更加浓烈。无论是高校还是教师,在直接促进就业方面的能力都十分有限,而我们能做的也应该做的,就是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让学生们在心灵上和求知欲上感受到极大满足,觉得这几年的光阴并没有白费,而不仅仅是一个文凭交易。大学是求索高深学问之地,它被政治、经济等其它因素辖制久矣,现在正值还它本来面目之时。在这个物资不再匮乏而心灵却日益失落的年代,如何引领社会风尚,再续文明之根,这对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来说是非常急迫的要务,比起解决经济难题来更是其能力所及,而这可能也是纾解研究生就业壁垒的另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士英,朱伟光.研究生就业“遇冷”高校出现“研待”一族[DB/OL].新华网,2008-02-27.

[2]北京五成毕业生月薪3000 研究生就业率低

[DB/OL].中国教育在线网,2008-07-10.

[3]http://yjszs.smmu.edu.cn/www/Article-Show.asp·ArticleID=178,2009-02-13.

[4][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9.

猜你喜欢

功能系统
也谈诗的“功能”
WJ-700无人机系统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基于UG的发射箱自动化虚拟装配系统开发
半沸制皂系统(下)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怀孕了,凝血功能怎么变?
“简直”和“几乎”的表达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