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专科教育60年:历史轨迹与未来展望

2009-02-05陈丽琼

高教探索 2009年6期
关键词:展望轨迹

李 均 陈丽琼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年来,师专教育走过了一条“两起两落”的“M形”曲线:以1978年为界,前后约30年各自经历了一次从“大起”到“大落”的运行轨迹。究其原因,是在国家教育政策的直接驱动下,高等师范教育系统内外部诸因素合力的结果,其中两次大起的动因相似,两次大落的原因不同。展望未来,师专教育因其“权宜性”,将逐步淡出历史舞台。

关键词:师范专科教育;轨迹;原因;展望

纵观新中国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以下简称“师专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一条“M形”曲线。这条“M形”曲线不是“写实”,而是“写意”,它不仅反映了师专教育绝对规模的演进,而且反映了师专教育整体发展状况“两起两落”的运行轨迹。仔细分析这条耐人寻味的“M形”曲线,探究其原因,预测其走势,对于推进未来高等师范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回顾历史:两起两落饱尝炎凉冷暖

中国的师专教育发轫于清末优级师范学堂,历经民国高等师范学校、大学师范专修科、师范专科学校的嬗变,至民国末年已初具规模。但民国时期,独立建制的师专学校并非发展重点,师专教育主要由大学师范专修科承担。直到1948年,全国师专学校才增加到12所。[1]新中国成立后,师专教育走过了一条“M形”的曲折线路。若以1978年为界,前后约30年各自经历了一次从“大起”到“大落”的运行轨迹。

(一)改革开放前30年师专教育的第一次“起落”

在解放战争的硝烟中,民国末年的12所师专学校相继停办,至1949年仅存福建师专一所。建国伊始,为了满足国民教育恢复和发展对师范人才的急需,国家对师专教育采取鼓励发展的政策,陆续新建12所专科学校,到1951年达到13所。[2]1951年5月,时任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在政务院第85次会议上提出了高等师范教育的任务:每一行政学区办一所师范学院,每一省或两三个省办一所师范专科学校,分别培养初高级中等学校师资。[3]经过1952年和1953年的院系调整,独立建制的师专学校数量虽然减为5所,但由于各本科师范院校大都开设了师范专修科,师专生数量逐年上升。1952年全国在校师专生为16,061人,占专科生总数的26.8%;1954年达到24,029人,占专科生总数的41.0%。① 大起之势初见端倪。

建国初期,国家只是把发展专科教育作为应急措施、过渡措施,并不打算长期发展。1955年5月至6月召开的全国文教工作会议正式确定“专修科除必要者外,应早日停办”。[4]当年招收的专科生人数由1954年的27,003人减少到15,108人,下降44.1%。幸运的是,国家这次关于专科教育的调整并未波及师专教育,其后几年师专教育仍然延续强势。至1957年,全国在校师专生数上升到41,685人,占专科生总数的87.1%。由于当时其他各类专科教育严重萎缩,师专教育几乎成为专科教育的代名词。

1958年5月,中共中央八届二中全会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总路线的指引下,一场声势浩大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展开,师专教育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获得更为快速的发展。

据了解,从1958年到1960年三年间,全国各专区大都通过中等师范学校升格等方式建立了师专学校,总数超过100所。1960年,全国师专生达到70,912人,比1957年增长70.1%。由于工、农、医等专科教育的同步发展,师专生占专科生总数的比例下降到38%,但无论是规模还是比例都仍然牢牢占据各类专科教育的龙头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师专教育的发展模式出现重大变化,从以大学师范专修科为主转向增设大量师专学校,此举也奠定了新中国师专教育的基本格局。②

由于“大跃进”中的急躁冒进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1961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高等教育领域也相应进行了“缩短战线、压缩规模、精简职工、合理布局”的调整工作。在这次大调整中,专科教育成为调整的重点,近300所专科学校被迫下马。覆巢之下,必无完卵。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专科教育调整中不曾受损的师专教育,在这次大调整中未能躲过一劫,大部分专科学校改为中等师范学校或干脆停办。到1965年,全国师专学校仅存10所左右,在校生仅7,320人,人数及所占比例第一的位置也都被医学专科取代。

从师专生占高师生比重的变化也能清楚地看到师专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的这次大逆转。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大学师范专修科的大发展,师专生占高师生的比例曾经超过40%。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师范本科院校增速加快,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一直稳定在35-40%之间。1961年后,随着大批师专学校的下马,这一比例急剧下滑,到1965年仅为微不足道的7.8%。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全国高校停止招生达4年之久,这将已经陷于低谷的师专教育推向绝境。不少在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国民经济调整后“硕果残存”的师专学校被改、并、拆、占,损失十分严重。如芜湖师专降为中等师范学校,韩山师专、赣南师专等校被迫停办。1967年,全国在校师专生仅剩2152人。1968-1971年,全国整整4年没有一名师专生。“文革”中后期,由于全国动乱形势有所缓和,国务院教科组和1975年恢复工作的教育部批准重新组建了一批师专学校,它们是:昌潍师专(1971年(此为重建时间,下同))、海南师专(1973年)、锦州师专(1973年)、晋东南师专(1973年)、邵阳师专(1974年)、赣南师专(1974年)、临沂师专(1974年)、雁北师专(1975年)等。[5]这些为数不多的师专学校所招收的是“工农兵学员”,其水平参差不齐,整体质量较为低下。

从以上回顾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前近30年时间内师专教育经历了一个较为明显的起落轨迹。从1949年到1960年为大起阶段,其中包括1949-1957年大学师范专修科的大发展阶段和1958-1960年师专学校的大发展阶段,其运行特征有两个:一是在校生规模相对较大,基本呈现逐年攀升之势;二是占专科生及高师生总数的比重大。从1961年开始,师专教育转入持续下降轨道,规模急速下滑,占专科生和高师生的比重也呈急剧下降趋势。到“文革”时期,师专教育更是一度中断。“文革”后期虽有所恢复,但一直在“低位盘整”。至1976年,全国仅有师专学校15所,集中于湖南、山东、山西、广东、辽宁等少数省份,大多数地区的师专学校仍为空白。

(二)改革开放后30年师专教育的第二次起落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师专教育同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一样从此获得新生。由于十年动乱对教育事业的空前破坏,各级学校的教师严重缺乏,师专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1978年10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事业的意见》,明确要求:“一般地区应在1980年内,建立一所师范专科学校,为本地区培养初中教师。人口少的地区,也可在两三个地区范围内设立一所师专。”在中央政策的激励下,师专教育掀起了新一轮大起之势。仅1978年一年就恢复或新增师专学校67所,在校师专生人数达到174,349人,创历史新高。至1979年,全国师范专科学校达到102所,另有172所中等师范学校办了师范专科班,师专生达195,200人,占专科生总数的56%,占高师生总数的62.7%。不少师范学校是该地区唯一的普通高校。

20世纪80年代,师专教育继续延续强势。为了提高师专教育的办学质量,1980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办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意见》,对师专学校的管理体制、专业设置、教学工作、师资队伍建设等做出了明确规定。1983年4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和国家计委的《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明确指出:“要在发展中逐步调整好高等教育内部的比例关系,多办一些专科。”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再次提出:“要改变专科、本科比例不合理的状况,着重加快高等专科教育的发展。”在中央“低重心”政策指导下,师专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校生人数逐年上升,到1989年达到314,312人,师专生占专科生总数的41.3%,占高师生总数的59.0%。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国家加大了短期职业大学及其他各类专科教育的发展力度,师专教育“一枝独秀”的局面开始得到改变。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师专在校生规模相比20世纪80年代末略有下降,一直在27万至29万之间徘徊。师专生占专科生的比例则有较大下滑,已由1990年的40.1%下降到1998年的25.0%。师专生在整个高师生中的比例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60%左右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50%左右。但从总体看,整个20世纪90年代师专教育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大落,属于“平台整理”时期。

从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连续大规模扩招,师专教育也顺势而上,教育规模有了很大的增长。2005年,全国师专在校生达到历史新高的736,079人。但在各级各类高等教育超常规大发展的背景下,师专教育这个数据已相形见绌了。因为从另外几个重要发展指标看,师专教育近年来实际上已经呈现相当明显的滑坡趋势。一是师专生占专科生总数的比例,近年来连续下滑。1999年尚占23.%,到创造规模新高的2005年只剩下10.3%,2006年、2007年,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到8.3%和7.5%。对比2007年占据专科生总数40.8%的工业专科和23%的管理类专科,当年占据专科教育“半壁江山”的师范专科,如今已经彻底边缘化。二是师专生占高师生总数的比例也是连连下滑。1999年为50.8%,而到2007年只有36.2%。三是由于大批师专学校升本或并入其他院校,师专学校数量急剧减少。1988年为185所,10年后的1998年减为154所,2000年下降到111所,2007年下降到46所。据最新统计,2009年全国只剩下36所师专学校,仅占全部高等师范院校的25.9%、全部专科学校的3.0%、全部普通高校的1.8%。[6]

可见,改革开放后30年师专教育也经历了一个从大起到平台期发展再到大落的运行轨迹。20世纪70年代末到整个80年代是师专教育发展的高潮时期,在校生数逐年上升,在整个专科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中的比重也相当可观。20世纪90年代,师专教育发展初显疲态,各项指标下滑,进入“平台整理”时期。进入21世纪后,尽管受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师专生的绝对数量有了很大增长,但已经无力阻挡师专教育日渐萎缩的颓势。近几年,由于师专学校连年锐减,师专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也呈现下降趋势:2006年比2005年分别下降2.1%和9.8%,2007年比2006年又分别下降29.3%和2.7%。做一个不恰当的设想,如果招生数按目前的减速持续下去,十年后师专教育将在中国消逝。

二、探析原因:同为起落却有不同解读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师专教育为何会走出了一条“两起两落”的“M形”曲线?个中原因纷繁复杂,是在国家教育政策的直接驱动下,高等师范教育系统内外部诸因素合力的结果。从总体看,师专教育两次大起的动因相似,两次大落的原因不同。

很显然,师专教育的两次大起都是我国中等教育,特别是初级中学师资队伍严重短缺背景下的必然选择。旧中国的高等师范教育规模很小,导致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学校师资严重匮乏。建国初期文教战线掀起的飞跃发展高潮及“一五”时期国家教育发展的高指标更凸现了这一矛盾。在这种形势下,中央政府必然要大力发展师范教育,特别是成本小、学制短、见效快的师专教育。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国家正在全面学习苏联教育模式,却没有照搬苏联的师范教育体制(苏联没有师范专科建制)。在当时既要学习苏联,又要发展师专教育的情况下,国家采取的是一种“变通”之法,即一方面减少师专学校数量向苏联模式靠拢,另一方面又沿用民国做法,利用本科院校举办师范专修科来满足国家对师专人才的急需。20世纪50年代后期师专教育的再度提速固然有“大跃进”和“教育大革命”的形势驱动,其根本原因还是为了满足师资发展的急需。这是第一次大起。

第二次大起的背景与第一次相似。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的教育大调整和接踵而至的十年浩劫导致各级学校师资空前匮乏。“文革”中各级中学出现的虚肿性“大发展”,更加剧了教师短缺的矛盾。据统计,1977年,全国中学在校生人数比1965年净增6000万,按1965年中学生师比20:1估算,应补充300万教师,而同一时期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仅21万,其中还有30%被分配到其他战线。巨大的师资缺口,只好通过“层层拨”或“瓜菜代”来解决。③在各级教师中,初中教师的合格率最低。1965年初中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占71.9%,到1977年这一比例仅为14.3%。[7]在这种形势下,改革开放后的前十余年国家采取大力发展师范教育特别是师专教育的政策,实属解燃眉之急。

如果说,师专教育的两次大起动因相似,都是应国家和社会对师范人才急需的话,两次大落的情况则基本不同。先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师专教育的第一次大落,这次调整的最初动因是有一定理性成分的。由于“大跃进”中绝大多数师专学校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由中等师范学校升格而成的,很多在师资、生源、设施、规模等方面达不到专科教育的标准,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因而进行适当调整是完全必要的。可惜,这次调整最终因为幅度过大完全走向了非理性,大批师专学校的下马导致师专教育元气大伤。深入解读这次非理性的大调整,大体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宏观调控政策的严重失误。决策层似乎认为只有通过大砍大撤才能迅速压缩教育规模,迅速纠正“大跃进”中师专教育发展过快的问题。殊不知,这种操之过急、矫枉过正、伤筋动骨的调整方式,使得经过十余年搭建起来的师专教育体系土崩瓦解。二是认识上的严重误区。尽管建国后的前十余年,师专教育的发展一直处于上升势头,但决策层对师专教育并无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只是把它当成一种“低水平”和“应急性”的高等教育,并不打算“做大做强”,一旦大调整出现,师专教育就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当然,师专教育的第一次大落之所以持续十余年,主要还是由当时社会大背景决定的,一场“文革”摧毁了整个中国教育体系,师专教育自然不能幸免。

如果说师专教育的第一次大落是非理性远远大于理性的话,那么近十余年师专教育的第二次大落则是理性多于非理性。经过改革开放后十余年师专教育的持续大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初中师资队伍短缺的矛盾已经大大缓解,具备专科学历的教师比例大大提高,师专教育开始进入“平台整理”时期。进入21世纪后,高等师范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006年全国初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已经提高到96.3%。与此同时,高等师范教育出现教育体系开放化、教育层次高移化的趋势。不仅其他院校可以参与教师培养,而且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明显高移。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到2010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在这种形势下,大批师专学校陆续通过升格或并入其他院校成为高等本科师范教育的新兴力量,师专教育的急剧萎缩也就在所难免了。可见,这一次师专教育的大落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师专人才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也顺应了当代教师专业化发展对学历层次要求不断提高的趋势。当然,一些地区师专学校减少过快,个别师专学校升格后偏离师范教育(教师教育)方向,这是值得注意的非理性现象。

三、展望未来:权宜之教终将淡出历史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师专教育虽然走过一条“两起两落”的“M形”曲线,但它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巨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展望未来,已经日渐式微的师专教育将何去何从?对此,我们可以设想多种可能:升格——师专升为师院,继续培养初中师资;转型——师专培养目标从培养初中师资转为培养小学师资或师专转型为高等职业院校;合并——师专学校与其他院校合并,职能上维持师范性质或重新定位;甚至撤销……我们认为,无论上述哪一种情况出现,以培养初中师资为职能的传统师专教育都将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这是由师专教育的“权宜性”决定的。

尽管学术界对专科教育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界定,但如果我们对不同类型的专科教育进行分析的话就会发现,至少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专科教育。一类称为“技术应用型”。此类专科教育在学术水平上虽明显低于本科教育,但它们主要培养在规格上不同于本科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如同样是工科专业,本科主要培养研究、开发、设计、革新等方面的人才,专科则主要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施工、制造、运行、维修等方面的人才,后者具有较鲜明的行业性、岗位性和操作性,是本科教育不易替代的。另一类称为“权宜型”。这类专科教育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与同专业的本科教育差异较小,只是学术水平比本科低,修业年限比本科短。例如按医学的特点和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论及临床要求,造就一名合格的医生至少需要5年,但由于我国广大乡镇和农村地区缺少医生,所以只好用3年的医学专科来速成。又如,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无论是初中教师还是高中教师,在专业知识、文化素养、教育理论水平以及师范技能上,应该有较高的要求,应该需要4年来完成培养任务,但由于我国合格的中学教师数量长期严重不足,高等师范人才一直按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来培养,两者之间在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式上没有太大的差异。

由于“权宜型”专科教育是社会经济文化的日益发展与专门人才短缺之间矛盾的时代性产物,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专门人才短缺的缓解,它将完成其使命,逐步淡出历史舞台。1987年台湾的师专学校在岛内初中师资规格要求提高的背景下全部改制为师院,近十几年来大陆师专学校的陆续升格都是师专教育权宜性质的必然反映。

当然,师专教育的消逝绝非短时间内突击完成的任务,所谓“权宜”也可以指较长的一段历史。从我国目前的教师队伍现状看,师专教育(包括本科院校中的师专教育)仍然是培养初中师资,特别是农村初中师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同时,相当一部分师专学校还肩负着培养小学师资的重任。因此,当前师专学校盲目地升格或大幅度削减师专教育规模未必是明智之举。笔者预测,在2050年前,中国的师专教育仍会存在。2050年后,当中国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当所有中小学及幼儿师资都需要本科教育来培养之时,具有悠久历史、历经无数坎坷的中国师专教育也许才会最终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注释:

①本文所列有关专科教育发展规模等数据,除专门注释外,均出自教育部(国家教委)编写的历年《教育事业统计年鉴》。

②据了解,这一时期新建的师专学校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大调整及“文化大革命”中被调整或裁并,但相当一部分在1978年后得以恢复。

③“层层拨”是指小学教师教初中、初中教师教高中;“瓜菜代”是指用其他行业的人员来充任民办教师。

参考文献:

[1][2][5]李均.中国高等专科教育发展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145,155,173-174.

[3]教育部办公厅.教育文献法令汇编(1949-1952)[Z].教育部办公厅,1958.18.

[4]大公报社人民手册编委会.人民手册(1956年)[Z].上海:大公报社,1956.555.

[6]2009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72/info1240543102764172.htm.

[7]金长泽等.师范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151.

猜你喜欢

展望轨迹
解析几何中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求法
轨迹
轨迹
轨迹
进化的轨迹(一)——进化,无尽的适应
安踏的轨迹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与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