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
2009-02-05陆伟一
陆伟一
在新课改中实施分层教学法,对学生在教学上分层要求,评价上更要分层评价。利用分层教学法的目的是逐步树立学困生学习的信心,激发中等生的学习潜力,扩宽优生的学习面。当然,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是有一定差距的,科学、合理、正确地将理论融于实践,正是教育所追求的。
1 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古已有之,如“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在国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学者,如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他主张“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使他们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应该都可以掌握学习内容”;“不同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思想,关键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5个原则:全面与和谐不可分割;多方面教育相互配合;个性发展与社会需要相适应;让学生有可以支配的时间;尊重儿童,尊重自我教育。
2 分层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2.1 分析分析学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工作;了解学生是分层教学的前提。平潮初级中学新课改是从2003年开始的,初中数学采用的是苏教版教材。笔者2004年接手初一(1)班,该班学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甚为突出。于是笔者走访班主任、原小学的数学教师、学生家长,尽力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背景情况,再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其知识背景。在此基础上参照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因素,将学生大致分为3层,并将3层学生交叉编入学习互助小组,以后的学习目标要求、作业布置、课外辅导、评价都依据这次的分组情况进行布置。
2.2 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根据“因材施教”理论,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适合他们自己的教学目标。比如探究特殊角(30、45、60度)的锐角三角函数值时,笔者要求学困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和默写数值,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要求中等生能够进行简单的综合计算;要求优生能够做一些有扩展性的综合运用题。
2.3 对作业分层布置运用的是阶梯原理,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步骤,只有分层布置作业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在前面已取得的学习成果。如“勾股定理”第1课时的教学中,笔者布置以下作业:①熟记勾股定理,默写勾股定理5遍;②求几个图形中直角三角形的未知边;③求另几个图形中直角三角形的未知边;④矩形的周长为34 cm,长为12 cm,求矩形的对角线长。学困生做①②题;中等生做①~③题;优生做①~④题。虽然中等生和优生的题量较大,但由于他们领悟了勾股定理,所以能够在较快的时间内完成。③④题可以作为学困生选做的题;优生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做一些辅导性的练习题(采用自学的形式)。
2.4 分层评价分层评价学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动力。学生其实十分在意教师的评价。魏书生老师曾经这样评价一名语文考8分的学生:“你考8分本身就是一种成绩,我相信你可能还有很多可以得分却没有得分的地方,如果这些地方被你注意了,你肯定不只8分,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改变这种状况。”后来这位学生在魏老师的鼓励下语文成绩突飞猛进,走向成功。如果上面的评价换成:“你怎么这么笨,才考8分,你这个书读着还有什么意思,干脆别读算了。”那样的结果就不言而喻。有人说,教师认为学生是魔鬼,学生就会变成魔鬼;教师认为学生是天使,学生就会变成天使。学生需要的是鼓励、支持、理解、帮助,而不是责骂、埋怨甚至是侮辱。评价不只是放假前填写的一纸评语,平时教学中或课后的一个微笑、一句赞扬、一个鼓励的动作都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同的评价会取得同样的效果,那就是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共同提高数学成绩。
3 反思
虽然实施分层教学法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总觉得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尽如人意。首先,实施分层教学法对教师在时间、精力、课前教学准备等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次,现在笔者所采用的方法属于个人行为,在全校并未推广,所以平时交流学习的机会很少,有时觉得自己知识贫乏;第三,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反复性很大,但只要经常与他们进行交流,作好思想工作,还是可以解决的;第四,师生之间关系是否融洽对他们能否学好本门功课很重要;第五,一定要做好课后分层辅导和配套练习工作,及时解决学习问题,巩固知识。另外,虽然在本文中出现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等词语,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并没有直接使用这些词语,而采用其他称呼代替,这是将分组隐性化,而非显性化。
新生事物的诞生总会经历一阵剧痛,探索的过程既痛苦又有意义。笔者相信分层教学法一定有其生命力,需要教师改变观念,以学生为本,创造性地工作,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