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2009-02-05张永仲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5期
关键词:古诗文意境美的

张永仲

初中阶段的古诗文,占据初中教学的重要地位,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虽只是浩瀚的文学海洋的点滴,但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一脉相承,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

如何让学生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从而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笔者认为以诵读为主,吟咏诗文,就会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于漪老师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很好的方法。

反复诵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同样,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不展开想象,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教师让学生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品味诗意,走进诗人的意境。

读曹操的名篇《观沧海》,诗人把眼前的海上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诗人丰富的想象,一同进入一个宏伟的境界,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孕群星;创造一个极其开阔的境界,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种博大的境界在古人诗里并不多见。

如《陋室铭》的教学,根据文义,采用配乐诵读,使学生从中把握作者的思路,反复吟诵,文章所表达的高洁傲岸的志趣和抱负就呈现出来。

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先交代背景,渲染离情别绪的特定气氛;然后吟诵,烟雨蒙蒙中,旅舍前垂柳在微风中摇曳。为这凄冷的氛围配上一曲沉郁的《阳关三叠》,让学生从中慢慢品读,想象诗人的心境,走进诗人的意境。

这样通过诵读训练,不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而且背诵、理解的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那声情并茂的诵读,更可以直接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产生生动的联想和情感的共识,达到提高学生欣赏古诗文水平的目的。

初中阶段,教材中反映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现代文章举不胜举。只有通过那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书声琅琅中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文中形象的魅力,深刻领悟语言内蕴,培养语感,才能把无声语言文字转化为更能表达情意的有声语言。由此可见,朗读成了有效途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寻出课文蕴含的美的因素,进入作品语言创造的美的境界,使学生心通其情、意会其理,提高他们的审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读朱自清《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闭上眼睛,勾画再现。品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真是莫大的享受。学生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春,会在学生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春雨的形象描绘得鲜活可见!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这些精妙之处,引导学生多思忖感知,从语言形象中得到美的熏陶。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读其意境,品其美感,深入感知作品语言所创造的形象,激起他们的情感体验,入情入境。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单是从题材与描写手法看,并没有特别之处,但是作者通过父亲往返铁道,攀爬月台买橘子的艰难形象,透露出父亲对儿子的爱怜与依恋,而儿子的内疚、自责,对父亲的感激、哀怜之情,在字里行间表露无遗。再加上当时的生活背景、当事人的种种遭遇,更为父子离别增添一份惆怅。对这类课文,应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认真体味。在反复吟咏,再三咀嚼中,体会作品的含蓄蕴藉。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作品修辞手法的运用、篇章结构的特点,更重要的是熟读精思,潜心体味,体会作品的意境与作者的情怀。

“教材是生活的教科书”,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之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认真琢磨,领悟作品的写作技巧,以读悟写,迁移创造。要让学生能像作者那样,用眼睛去观察生活,用心灵去体验生活,用文字去描绘生活。在实践中,教师应努力做到正确把握语言文字的真髓,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分享作品中的美感。

(作者单位:山东省章丘市相公中学)

猜你喜欢

古诗文意境美的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