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

2009-02-05张大海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5期
关键词:个性化课文语文

张大海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阅读活动不能只追求整齐划一的教学效果,忽视小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如何实现个性化阅读,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使丰富多彩的文本内容通过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绽放光彩,是新课程理念下阅读教学不容忽视的问题。

阅读应该是一种自由愉悦的精神体验,而个性化阅读就是让学生在轻松、和谐、自由、愉悦的状态下,通过充分的阅读、自主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但是有些教师对个性化阅读的理解却有失偏颇,以为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发言,各表其意,整个课堂热热闹闹,学生的发言此起彼伏就是个性化阅读的体现。如有的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就提出“你读懂了什么”“你有什么发现”这样的问题。学生只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还没有充分理解和领会文本,这时的答案是肤浅的、没有深意的,能有什么个性可言呢?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展现个性和阅读,是虚伪、做作的。

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阅读是以充分阅读文本为基础的,让学生自己与课文对话,在阅读过程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要善于引导或点拨学生从自身出发去感受与体验课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激活探究意识与创造性思维,促进个性发展。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产生感悟,必然会带浓重的个性化倾向。这是因为每一位学生阅读时有着自己注重的焦点。每一位学生的理解都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有关。即使对同一篇课文,也会产生不同感受。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因此所体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如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阅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兴趣;有的则仅是猎奇,关注是否能获得新奇的信息。教师应该对学生这一倾向给予肯定与理解,培养学生用功学语文的精神和把思考带进阅读的习惯。要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即为提升语文素养而阅读,为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而阅读,而不仅仅是为满足好奇心理或消闲而阅读。在学习文章时,鼓励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段落、篇章进行反复阅读,从中体会和感受。

大量阅读是个性化阅读的基础。教师不仅要加强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读整本的书,勤做读书笔记,而且在条件允许的地方要鼓励学生上网阅读。同时,教师还要加大课堂内的阅读量,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尽可能补充新信息,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阅读,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应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但如果放任自流,肯定不会收到实效。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阅读步步深入。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是完全放任或纵容学生的体验。由于学生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评判标准和思维水平的局限,难免在阅读理解中出现误解和偏离。对于这些片面的解读、偏颇的感悟,教师不能不置可否、不理不睬、一带而过,无明确态度,更不能无原则地一味鼓励表扬;要正确引导,及时评价,充分发挥教师“平等中的首席”的指导作用,防止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误入歧途。

总之,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中,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不断为学生创设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氛围,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效果,注重正面引导,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自我出发,独立感受、体验、思考,使个性得以自由发展。同时要求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和结构性,使语文个性化阅读真正体现出自主性、创造性和体验性的特点。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朝阳坡中心校)

猜你喜欢

个性化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背课文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