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计算机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初探

2009-02-04马宪敏李云波

计算机教育 2009年23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

马宪敏 李云波

摘要:本文针对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各系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分析,确立了“夯实基础、面向应用、资格考试”的培养目标,建立了“2+X”课程和实验体系,并给出了在计算机专业方面进行校企合作的多种培养方案。

关键词:独立学院;计算机课程设置;校企合作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普及教育的深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不再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终极教学目的,它应该向培养应用、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层次发展,并随着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去构建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和新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本文依据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各专业开设的计算机课程为例,探讨一下以突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新的培养方案。

2构建以提高实践能力的分类多层次课程和实践体系

根据我院计算机基础教育实情,以实践能力提高为宗旨,以“夯实基础、面向应用、资格考试”为培养目标,实施分系分层次培养的原则,建立了“2+X”课程和实验体系。

分层次就是按照基础、应用、创新三个层次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分系就是按照专业差异采取分系培养,如表1所示。

2.1夯实基础

夯实基础体现在2门课程上,是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后续计算机应用课程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其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能够编辑处理文字、表格、演示文稿,能够掌握在网络环境下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2005年,我院将“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基础模块(简称NIT考试)”纳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体系中,学生均以通过“NIT考试”的成绩,作为他们的结业成绩。所以,该课程按照“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的考试大纲组织教学,用两个学期的时间讲授,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操作。“VF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让学生通过程序设计方法的学习,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掌握编辑能力,该门课程还增加部分数据结构、网络和操作系统的知识,以期学生可以学习本门课程并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试。

2.2面向应用

学生在大一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以后,计算机的学习将进入到面向应用的阶段。各系根据专业特点有计划有目标的开设计算机课程。例如,商学系开设“电子商务”课程;中文系开设“网页设计”课程;英语系开设“多媒体技术”课程;艺术系开设“Photoshop”课程等等。在实际授课中,从计算机课的特点出发,侧重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所以一般在安排整个课程体系时,学生的实践教学的比例不少于纯理论的教学比例。并且,我们确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新思维,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授课,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或上机练习。

2.3认证考试

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敲门砖,其地位越来越凸显。为了促进学生更加容易地考取相应的证书,我们将许多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融入到日常授课当中,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中专就业指导中心、劳动局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中心、信息产业部、教育部等部门举办的职业资格考试。此外,鼓励学生参加Macromedia网页设计师认证、Adobe网页设计师认证、Adobe平面设计师认证、国际电子商务师认证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可以获取证书,为其以后顺利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不断修正人才培养方案

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强调学生专业理论素质的培养,往往把学生束缚在学校内,模仿老师的操作。然而,IT技术更新速度快,高校教师大多没有机会及较长时间真正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了解、掌握行业主流技术,积累工程项目经验,并将这些技术及经验传授给学生。按照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般情况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才能走出校门到社会上进行实习。在这种实习的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根本不适应社会和企业的现状需求,所学的知识与应用技能与社会实际人才需求严重脱节。所以,我们要将学生培养与学生就业有机的结合起来。把握好市场动向,建立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下面是针对我院信息科学系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面进行的几项改革。

3.1企业零距离接触

在学生大二或大三阶段,到企业进行一次短期的认识实习。通过认识实习,能够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动态,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了解了社会、企业对本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知识结构、技能的要求;通过实习,意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使自己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并对自己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在以后的学习中加倍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目前,已经与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联想阳光雨露信息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及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内多家知名IT企业达成协议,每年选送学生到合作公司进行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

3.2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通过将课堂学习、企业实训融为一体,形成“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做”为中心,边干边学,边学边干,促进手脑并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从面实现理论与实践、动脑与动手的统一。这一做法是让学生早日进入企业和实际工作去。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活动中,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深感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而产生求知的不竭动力源,才能产生学习的强烈欲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大刀阔斧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进入企业实习的时间里,专业教师还应不定期和定期的到企业,了解和督促学生实习与企业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课题,使学生的毕业设计获得实效。

3.3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个专业方向,学生将在第四学年进入专业实习基地接受岗前训练,参与真实项目案例,加强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现已与哈尔滨伊思特软件有限公司、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共建实习基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测试方向的学生将在此进行实习,在实习实训期间,企业主讲教师将引入公司的对日软件的真实项目案例,培养学生成为对日软件外包开发的软件工程师。毕业后可到日资公司和软件外包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开发、应用及经营管理工作。此外,与黑龙江地理信息科技园以及黑龙江省测绘局也确定了合作办学模式,对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的学生采取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在完成校内的本专业方向必修及选修课程后,将进入地理信息科技园接受职业培训,毕业后有能力承担地理空间数据加工基地和地理信息软硬件服务外包工作。为专业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由于学生具备了具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迅速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从而实现了“毕业即就业”,“毕业即上岗”的“零距离就业”目标。

4教材建设

建材建设是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的核心。教材建设对课程建设具有推动教学观念更新、师资队伍培养、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条件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的作用。教材建设成果充实了课程建设内容和媒体形式,推动了课程建设不断发展与完善。

我院高度重视教材建设,自2006年开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材编写工作,教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计算机教材建设成果如表2所示。

5结束语

计算机将人类文明带入信息社会,推动了社会各个领域的进步和发展,已成为人类学习、工作、生活和文化娱乐不可缺少的工具。教学实践证明,我校计算机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水平、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我们将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及时了解行业前沿技术,为培养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人才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龚沛曾. 夯实基础 面向应用 培养创新——大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和实践[C]//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7.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姜锐,徐鹏. 数字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初探,计算机教育[J]. 2009(6):113-114.

[3] 马宪敏.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改革初探[J]. 硅谷,2008(23):128.

[4] 陶竹君.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J]. 生活教育,2007(5):35-36.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职业匹配的独立学院就业体系构建
独立学院《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