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专业专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09-02-04宁多彪杨瑞良
宁多彪 杨瑞良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网络工程专业,如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已经成为专业建设的中心问题。本文根据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确立培养目标,编制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并有自己独特的创新,在实践探索中进行了有益尝试。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SOVO;ABET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Internet的全球化发展速度已经超乎人们的想象,社会、商业、政治以及人际交往的方式正紧随这一全球性网络的发展而快速演变,网络媒体、网络商务等互联网深层次应用比例大幅提升。全国党政机关、企业集团、金融机构局域网整体应用系统建设将进入高增长期,年均增长将超过34%,据国家信息产业部预测,今后5年,我国从事网络建设、网站应用及网络服务的人才将达到60~100万人,在这一需求驱动下,许多学校都建立了网络工程专业,它是随着计算机、通信、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们遵循“以学生为本,职业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以质量评教,与时俱进谋发展”的原则,系统地进行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能力为本,明确教学改革思想
1.1坚持以“职业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
作为商业化发展最快的一种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体现出广博精微的哲学理念,具有很高的合理性和前瞻性。根据高校现实教学特点,理论学习成为学生理解网络、
设计优化网络和管理网络的先头兵,而网络技术强实践性的特点要求我们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挖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一方面,我们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建立健全专业实验室,重视实验大纲和实验内容的更新,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另一方面,我们利用特有优势——学生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进行特有的实践学期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项目紧密结合起来。
1.2牢固树立“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教育理念
“提高学生价值”是教育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不断完善自身的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生。这一理念提倡“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重要”,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受教育者的同时,更要让他们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术,提高其在实践中真正解决问题的人格素质与能力。
1.3坚持以质量定效益,论成果
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也是教育的生命线。如何使受教育者享受优质的职业教育,是教育改革始终不变的终极目标。各类高校都应树立正确的定位观和质量观,教学质量的好坏应以师、生、社会三方的评价为标准。首先,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效果应具有直接的认知和监控;其次,学生的评价一般比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应该是个体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参考标准;第三,学生走向社会后,工作单位对学生业务能力的评价间接说明了网络专业课教学的整体质量,应该是反思和改进教学质量的主要参照。
2细分市场,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部在2006年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东软根据自己的企业优势和计算机专业优势,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实施一种“面向领域的课程体系设计的反向推导流程”,即根据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和定向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通过对西南地区多家企业的调查分析后,在综合考虑我院的生源情况和市场对专科层次人才需求的情况下,我院确定了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一培养目标紧紧围绕着以“职业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这一主题,加强实践环节和理论体系的设计,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一点打透”为原则,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和结构,突出核心主干课程,实践教学遵循“精讲多练、讲练融合”的原则,采用基于项目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进一步贯彻产学结合的思想,积极探索企业订单式培养模式,在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适当兼顾毕业生的岗位应变能力,正确处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者的关系,使之更加适应高职教学的需要。
3博采众长,编制人才培养计划
3.1以市场需求为目标设置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难点是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人才培养计划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实现,体现了社会对网络工程类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我校本着“注重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原则,在教学上强调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掌握,并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
根据网络类人才的企业需求状况和现代大学教学管理体制的学分制改革,我们构建了“专业基础平台+职业方向模块”式的专业培养体系(见图1)。在充分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根据目前市场对网络专业的需求,对专科的网络专业学生定了两个大类方向:网络规划建设与管理方向、网站建设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需要明确的是,在教学计划初步确定教学科目之后,必须对各教学环节的时间、顺序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并使学生充分认识不同课程的关联性、互补性和递进性,以期获得较好的选课效果。
3.2实施“1321”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目前,虽然众多的学院校建立了网络工程实训基地,但还是重复着常用的验证性实验,学生完成实验后,对网络工程仍然似懂非懂,十分茫然。具体表现在:(1)实训内容与实际工程联系不够,环境真实性不够。很多还停留在基础性实验,与实训的真正内涵差距明显,不能达到实训效果。(2)实训教材与实际实施有差距。很多实训教材类似于设备调试手册,不适合作为网络实训课程教学的教材使用,而市场上高质量的网络工程实训教材也是凤毛麟角。实训教材应该根据网络项目需要的技术专门设计,拥有较强的实用性,具有完整的“实训目的”、“实训要求”、 “实训拓扑”和“实训步骤”,并配合实际案例中发生的真实情况加以说明,不能用纯理论说教强压给学生。
针对上述问题,我院实施了独特的“1321”培养模式。它的含义是:1个学年分为3个学期,2个理论学习学期,1个实践学期,理论学期为18周,实践学期为4周,实践学期的目的以加强实践环节为重点,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在校要进行2个实践小学期和毕业实习的实践项目锻炼。在专业培养方向的目标下,实践学期的项目紧密贴合实际工程项目,并对专业理论课程形成良好的支撑,学生在学习完专业理论课程后,在一个月的实践学期中完成一个工程项目,实践教学环节的关系及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如图2所示。
4勇于创新,突出自身特色
4.1以“SOVO”为桥梁,实现大学和企业的无缝接轨
SOVO(即Students Office &Venture Office——大学生创业中心)采用“虚拟公司”的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成立创业中心是为了结合SOVO“1321”办学方式,培养“国际化、实用化、个性化”人才,真正实现“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教育目标。SOVO虚拟公司模拟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按企业岗位设置的虚拟公司组织架构,大学生自己当V-CEO、V-CFO、V-CTO,管理虚拟公司,围绕项目开发的流程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和创新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实现实用型IT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无缝接轨。
4.2建立基于ABET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过程控制,促进教学改革持续发展
我校建立科学规范的基于ABET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对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如课堂教学、实验中心教学、SOVO实践教学、就业指导、小学期实践教学、综合项目、毕业项目实践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与评价(见图3),构造出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教学环节以及控制评价三维体系的东软教育与评价体系,保障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巩固教学成果。
5再接再厉,争取更大进步
经过四年的教学改革,我院的网络专业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2006年12月16日,在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学生联合会主办的四川省第一届“锐捷杯”大学生网络组网与配置大赛上,我院2003级和2005级网络专业12名学生组成的三个代表队技压群雄,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在随后的2007年和2008年的第二届、第三届大赛上,在与电子科大、四川大学、西南交大等众多高校同台竞技的过程中,我校连续两年获得二、三等奖,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与同类院校的差距。比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网络工程专业已经培养出30多个CCIE,相比之下,我们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努力完成。
参考文献:
[1] 张远,杨旻. 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2006(4):160-162.
[2] 刘军,景洪. 高校网络工程类课程改革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7(21):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