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2009-02-03杨新荣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35期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

杨新荣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农村劳动力流动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特征。它对优化全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从而促进农民消费的进一步增长具有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流动 收入效应 工资性收入

农村劳动力流动,实际上是农村劳动力在追求经济收入最大化目标驱使下所进行的一种资源重新配置的行为,通过农村劳动力在全社会的合理有序流动,有效地避免原居住地就业资源配置的严重不足,以实现劳动力家庭收入的最大化,进而加快农民消费增长。这对于启动内需,扩大投资、缓解农村当前金融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将从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入手,分析其收入效应。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阶段性特征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是改革开放后的一种经济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流动明显地表现出两大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1978~1988)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的农村改革引起了农村经济内部一系列体制的变革。“人民公社”旧体制的解体导致农民的职业、身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随着限制农村人口流动政策的逐步松动,使农民获得了选择职业的自主权。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农村人口开始在不同的产业和部门间流动,这种新体制所释放的能量对农村劳动力摆脱职业束缚走向自由以获取更大的收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与此同时,农业技术变革也取得了一些进展,诸如杂交水稻等生物技术的突破,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农业机械的使用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力。但是相对于制度创新,农业技术变革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第二阶段(1989~至今)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农村劳动力加速在不同经济主体、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社区之间相互流动并进一步演化为新的不同社会阶层。它是我国农村劳动力加速流动的阶段,呈现出农村劳动力急剧向民营企业和经济较发达地区流动的特征。这一阶段,农业技术变革的因素仍在加强,大量的农业生物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农业劳动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种地农民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创造了更好的物质基础。同时,这一时期农村制度创新的力度在进一步加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政府对城乡隔离的居民户籍制度的改革和统一管理,对进城务工农民限制的松动,才真正使农村劳动力流动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此时的农村社会成员通过多元化的分化组合,出现了大规模的跨区域的劳动力流动。形成了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农民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和工商户、民营企业主和管理者、农村管理者等多个阶层。

比较两个阶段可以推出:制度创新始终是制约和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速度和规模最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总是在制度创新中得以稳步推进。

为了分析问题的对比和清晰起见,本文把以上两个阶段时间跨度再向前拉大一点分为三个区域。

区域一(1950~1977):即从农村土地改革至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前。这一时期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经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等一系列制度变革,受制于严格的城乡隔离户籍管理制度的约束,致使农村劳动力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流动的渠道被堵塞。

区域二(1978~1988):即前面分析的第一阶段,制度创新的巨大推动力使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试行到全国推广。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城乡隔离等制度的约束使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主要在农业内部展开。

区域三(1989~至今):家庭联产承包制的进一步完善到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制度创新与技术变革等诸多因素的协同作用下,农村劳动力流动开始由“就地转移”向大规模的“异地转移”,即跨区域、跨行业、跨产业的大规模流动。但其中由于城乡隔离等制度变革相对滞后和农村劳动力普遍的文化程度较低,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仍呈现出不稳定趋势。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收入效应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分析

第一, 农民工工资保持在一定的均衡价格水平上。我国具有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1公顷,比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顷少得多,相对十分有限的耕地,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也越多。由于就业压力大,加之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因此,农民工工资往往维持在一个较低的均衡价格水平上。

第二,农村劳动力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尽管外出打工的农民也有少部分具备一定的技能和专长,但由于农村长期缺乏人力资本投资大都没有受过正规的职业技能培训,受文化教育的层次也较低,因此,其劳动力具有一定的同质性。

第三,农村劳动力资源可以自由流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制度创新使农民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开始自由流动。这是由于劳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使土地产出率增长,而且大大节约了劳动力成本,减少了土地的劳动投入量,使农村劳动力可以自由地转移到其它产业。

第四,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信息比较畅通。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可以通过职业介绍所和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就业信息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渠道。在经济欠发达和比较落后的地区也可通过亲友引荐,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等渠道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收入效应及其比较

本文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对三区域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收入效应进行比较分析。

如图1所示,假设每个劳动力的效用函数U=F(W,L),其中U代表劳动力的效用,W代表劳动力的劳动时间,L代表劳动力闲暇时间。AB、A′B′、A〞B〞分别表示三条不同的劳动与闲暇组合线。消费者行为理论认为,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在区域一,如效用函数U1=F1(W1,L1)的图形所示,由于劳动者在大跃进人民公社等旧体制和农业技术水平较低的双层约束下,其生产积极性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相对低下,一是落后的农业技术导致农业投入产出率较低,单位面积的农产品数量普遍偏低;二是劳动者劳动的考核机制不科学,采用等级工分制,只凭劳动者的数量和劳动者的年龄大小计付报酬,而缺乏对劳动质量和劳动者职责权利的考核,其结果是出工不出力,劳动者的表面劳动时间较长而实际劳动时间较短,闲暇时间长,致使边际闲暇率高,边际劳动生产率较低。

在区域二,如效用函数U2=F2(W2,L2)的图形所示,由于农村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民在联产承包制下,承包了有限土地(8-10亩/人)后仍有大量的闲暇时间。这时,农民会通过“就地转移”去寻求一些赚钱的门路,或通过对农业内部产品结构的调整获得更多的收入。但此时农村大规模劳动力流动尚未形成。这一区域会表现出闲暇时间较第一区域短,但仍较长,劳动时间较第一区域长,因而边际闲暇率较高,边际劳动生产率也较高。

在区域三,如效用函数U3=F3(W3,L3) 图形所示,这一阶段农村劳动力从种植业中转移出来向其它产业和部门加速转移。但随着农民身份的改变,其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农民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均较低,他们要想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和生活,大都只得挑选脏累重的活干,且大都是那些劳动生产率较低,体力耗费大,劳动时间较长的部门。因此,这一区域的特征是闲暇时间较短,劳动时间长,边际闲暇率低,边际劳动生产率水平高。

从三个区域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从区间一到区间三,劳动者实际劳动时间逐渐延长,且边际劳动生产率水平也逐渐提高。而边际劳动生产率即为劳动者的边际收益,即劳动者增加单位劳动量所增加的收益—工资。因此,边际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劳动者工资性收入水平的提高。

从区域一向区域二的转化说明:农民的经济行为在效用最大化的作用下,从U1向U2递增。这说明:农民从旧体制中解放出来,其巨大的生产热情使劳动者从流动中获得了较多的工资性收入;农村改革不仅解放了生产力,而且发展了生产力。农民在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实惠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闲暇时间。这充分表明:农村第一步改革所引发的劳动力流动效应是全面的。

从区域二向区域三的转化说明:劳动者在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其边际闲暇率却在降低。这也可从两方面加以解释:从农民自身看:制度变革和技术变革所发生的效应,诱导农民积极投身市场,参与社会分工,试图通过更多的劳动投入获得更多的收入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从社会外部条件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获得财富的能力不断增强,贷币的边际效用在逐渐递减。在个人收入增长的初期农民只有降低边际闲暇率,牺牲闲暇时间,增加劳动时间,才能获得更多的收入,以增加总效用。这在无差异曲线上可以看出:U3>U2且在均衡点上b3>b2(收入增加)使a3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以上仅运用新古典理论,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收入效用。本文选取劳动力流动度和工资性收入度说明,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影响。其中劳动力流动度是指农村劳动力在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就业的人数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值;工资性收入度指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与总纯收入的比值。

改革开放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特别是东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中部战略转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政策的出台,推动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进程,据统计1989-2007年近20年间,我国在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逐年增长,从1989年的9367万人增长到2007年的19949万人,增加了2.13倍,年增长587.89万人。劳动力转移度在波动中增长,从1989年的22.9%上升到41.9%,年增长1.06%(见表1)。

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速度的加剧,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农民年纯收入由1989的601.51元上升到2007年的4140.40元,增加了6.9倍,年增长186.25。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呈直线增长,从1989年的136.46上午升到2007年的1596.22,增加了11.7倍,年增长76.83元。尽管工资性收入在1989-1993年出现徘徊增长,但在1994年开始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工资性收入度从1990年开始也呈平稳上升的趋势。工资性收入贡献度除1990年和1993年低于10%外,其余年份均在20%以上,平均贡献度均在50%以上。可见主要来源于劳动力流动所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王洪春,院宜胜著.中国民工溯的经济学分析[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2.王培刚,庞荣.都市农民工家庭化流动的社会效应及其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3(6)

猜你喜欢

农村劳动力流动
健康教育也要“流动”起来
流动的光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国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经验及启示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