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炯十大理论贡献述评(上)

2009-02-03李炳炎

探索 2009年6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述评

李炳炎

摘要:从改革开放前的1957年开始,卓炯先生就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首创者。他的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提前20年超前地为中国经济改革作了理论准备,并成为3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重要理论支撑和主导思想。围绕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卓炯在十个方面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起了理论先导作用。卓炯经济学说是建国60年来我国理论界取得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重要成果。

关键词:卓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理论贡献;述评

中图分类号:F014;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6—0078—06

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分为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改开放后30年。改革开放后30年的改革总思路,是破除产品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前30年,总体上是实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计划产品经济体制。但是,毛泽东同志从1957年起就开始反思这种传统体制的弊端。在1957—1960年期间,卓炯就酝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1961年公开发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点。从那时起到1987年6月逝世,卓炯一生做出了十大理论贡献。本文就此十大理论贡献逐一作出述评。下面对卓炯先生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作一简要介绍和评论。

一、卓炯在1961年率先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尺度”这一重大命题,成为中国理论界思想解放的先驱。

卓炯先生在1961年11月18日在《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一书的前言中这样写道:“商品经济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实际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可是长期没有得到解决。……把社会分工作为商品经济的基础来论述商品经济,在逻辑上是完全没有矛盾的,因而我相信我的分析在逻辑上是站得住脚的。

比较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经典作家在论述商品经济时基本上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这就是私有制论者的一个主要根据,但他们要强调私有制就不能不抛弃社会分工,这就是他们的主要弱点。……

我们应该承认,在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把商品经济作为私有制的特征形态是主要的,把商品经济作为各种不同生产方式的商品经济的本质形态是次要的。我们过去之所以把商品经济当作私有制的特征形态,而忽视它的本质形态;甚至把特征形态当作本质形态,就是由于没有划清这个界线。我们知道,经典作家都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他们当然不能离开历史和现实而空谈未来的商品经济。现在的问题是我们面临了社会主义的现实,那就应该从实际出发来继承经典作家把商品经济作为各种不同生产方式的本质形态的这一面,即作为组织生产的工具的这一面。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只要把商品、货币、价值、价格这些范畴区分它们的广义和狭义,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从广义来说,商品经济就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只要社会分工存在,我们可以继续利用它来作工具,而且它们和公有制结合以后,又会显现它们的公有制的特征。……

我在处理具体商品经济时,也是承认所有制和社会分工两个条件的,不过不像机械的二元论者一样把它们的作用等同起来,而是加以区别,即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经济的存亡,而所有制形式决定商品经济的社会性质和特点,这就是我的中心思想。……商品经济的集中表现形式是市场,而市场是人类经济生活一种进步的表现……

我觉得建设共产主义的任务并不是要消灭市场,而是要把无政府状态的市场(也就是自由市场)改变为有计划的市场,在那时,由于物品的极大丰富,人们就可以通过市场自由地取得他个人消费部分所需要的产品,满足他物质的和文化的需要。消灭城乡差别,也在于使农村都市化,而不是都市农村化。我觉得我们对商品经济的误解,就在于把私有制和无政府状态所产生的一些罪恶现象,不加分析地写在商品经济的账上。

我们已经生活于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中很多年,多的几十年,少的十多年,每日都要接触社会主义的商品来满足我们的生活需要,而我们竟对它不发生一点感情,却偏偏把它当做一个脏东西,而且千方百计地要去消灭它,这真使人有些百思而不得其解。

当然,经典作家也曾提出消灭商品生产的问题,比如恩格斯就说过:‘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那么商品生产以及与之一起的生产品对于生产者的统治就将被消除。如果是从文字上去理解,商品生产当然是要被消灭的。我们要处理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全面地分析经典作家关于商品经济的理论,一方面还要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出发。后者特别重要,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从以上引述课件,卓炯在1961年就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尺度”的重要命题,与1978年思想解放潮流的关键命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同义的,然而却早了许多年。卓炯正是运用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作为思想解放的武器从而获得了成功。这也是解决其他领域包括政治领域我国改革过程中思想解放问题的理论武器,至今仍有现实指导作用。

二、卓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首创者,他于19161年率先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崭新范畴在中国大地诞生,有其历史必然性。邓小平1992年春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给世界范围内近一个世纪的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争论画了句号。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作出的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不仅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辟了新航向,也为世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范畴,从形成到确立经过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和果断决策的历史过程。先由少数学者提出,学术界不断争鸣,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实践的不断发展,认识不断深化,新的理论逐渐普及并在多数人中达成共识;与此同时,经济理论界与最高决策层互相呼应,党中央提倡、支持并果断决策;最后由中央文件做出决议,宪法加以确认,在全党全国正式确立。卓炯就是属于这样的少数学者,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先驱。

卓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酝酿于上世纪50年底末,初创于60年代初,形成于70年代末期,成熟于80年代中期。他从经济建设实践出发,批判了产品经济论,创立了彻底的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论。这一理论开辟了一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代。

1957—1964年,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等一系列范畴;奠定了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他在1961年11月18日写道:“商品经济的集中表现形式是市场,而市场是人类经济生活一种进步的表现,从市场的大小和规模,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程度。……我觉得建设共产主义的任务并不是要消灭市场而是要把无政府状态的市场(也

就是自由市场)改变成为有计划的市场。”1962年写道:“我们要明确,我们的市场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市场,这是一个新的经济范畴,②不能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等量齐观。在1957—1964年期间,卓炯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计划市场、自由市场、国内统一市场、农贸市场、生产价格、市场价格、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资金循环等属于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范畴。由此可见,卓炯公开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起点是1961年。

1964—1978年,卓炯被当作右倾思想的“广东孙冶方”而遭批判。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了思想解放的环境,他才恢复名誉、得以继续进行理论探索、发表文章。“文革”后他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价值规律与四个现代化》。1979年他在文章中首次使用“市场经济”术语,他在4月份无锡召开的学术会议上提供了《破除产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的重要论文,其中写道:“当前一个最突出的提法就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问题,实质上还是把计划经济和市场对立起来,好像计划经济是排斥市场的,而市场经济是没有计划的。”在这篇论文中,他指出了苏联经济体制的症结所在,概括出了旧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1979年他在多篇文章中对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进行了分析和展开。他认为“我们要进行经济改革,把国家计划同商品经济结合起来。”“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要承认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以便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他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质,是用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取代计划产品经济。这是一条明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的改革战略大思路。

1981年他尖锐地批评把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他写道:“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统一,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性。但长期以来,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又把计划经济理解为自然经济,因而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经济,于是把计划和市场对立起来,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互相排斥的,似乎计划调节起作用的地方市场就不存在了,而市场存在的地方就没有计划调节了。我认为这样理解是不科学的,这一方面会削弱计划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会缩小市场的范围。其实,计划调节也好,市场调节也好,归根到底,都是由价值规律来调节的。”“计划调节离开了市场,计划就会成为空洞无物的主观臆测;市场离开了计划调节,市场就要呈现无政府状态”,“要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进行有计划的调节。计划调节也就是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他提出的经济体制目标模式是:国家计划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计划调节产品,即国家一市场一企业模式。这一模式比东欧经济学家提出的“市场社会主义”更为彻底。他反复阐明的这些观点,其见解何等深刻而精辟!

1982年卓炯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统一市场,“一种是计划性较强的市场,一种是计划性较弱的市场,这样就把计划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他反对“主辅论”、“板块论”等将市场与计划对立起来的观点,说:“不要把计划和市场对立起来。计划就是市场计划,市场就是计划市场。”1984年10月,卓炯在学习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时说:“理论上要彻底一些,其实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可以叫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85年以后,卓炯继续沿着自己的思路前进,将“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推进和深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方式的新的理论体系。他1986年指出:“其实,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是一个东西的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只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其实并无褒贬的含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是把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纳入计划,克服它的无政府状态。”

如上所述,卓炯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公开发表论文的最早时间是1961年。但他的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酝酿时期是1957—1960年期间。举例来说,卓炯在其1957年3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十大经济政策解说》(署名孟光)一书中,早就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点,指出计划经济要以商品经济为基础。卓炯于1959年6月21日写成的一篇论文,题目为《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尚未公开发表),文中也提出了明确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观点。

三、卓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资本论》,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创立了“社本论”,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卓炯从1962年起到1987年6月逝世,一直没有停止过对社会主义资本理论的探索。

“社本”即“社会主义资本”范畴的理论发现,是我国经济理论研究的一项重大创新成果。在这个问题上,卓炯先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资本”范畴被认同和由政府采用,再次证明了这位我国经济改革理论先驱者的远见卓识。卓炯一如既往地坚持他的见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理论体系,不仅是一个反映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社会经济形式范畴的体系,而且更是一个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共同经济规律的一般劳动过程范畴的体系。这种体系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而且适用于社会主义。《资本论》作为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的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体系,它适用于资本主义经济;作为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共同经济规律的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体系,它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但必须加以改造。这种改造的功夫,是卓炯所精心下的,即在这个属于“资本一般”的体系上加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使之形成一种新的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体系,即“社会主义资本论”,卓炯把它简称为“社本论”。这就成了一种新的理论体系。这种经过创新的《资本论》理论体系,完全可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的改革,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而不能以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某个学说为理论基础,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要将马克思《资本论》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指导理论,并不能照抄照搬100多年前马克思写的《资本论》。因为其中的狭义“资本”范畴对社会主义已不适用。这就需要对《资本论》加以创新。毫无疑问,这是一项伟大的理论建设工程。人们并没有注意到,正是卓炯先生,从60年代初起,就数十年如一日地孜孜以求地在从事《资本论》体系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理论创新。终于在他逝世前完成了这项重大理论成果,即《(资本论)体系与社会主义经济》这一理论巨著,实现了他的夙愿。卓炯先生作为一位以时代、社会与祖国振兴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超前地预见到了《资本论》的生命力。在别人不理解的情况下,他主动承担了如此重大的。“马工程”理论创新课题,获

得了成功,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时间和社会实践,是最公正的判官。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需要“社本”范畴,需要创新的《资本论》体系即“社本论”体系,越来越证明了卓炯的理论观点和预见的正确性、科学性。改革在呼唤理论创新,呼唤“社本”范畴,呼唤《资本论》新体系。请回《资本论》,回到马克思!这就是我国经济改革指导理论演变轨迹的大趋势。

1961年提出资本和资本循环原理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卓炯在1961年写作、1981年才得以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从肯定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完全适用于社会主义这一角度切入,提出了“资本”范畴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客观存在。他将“资本一般”改称为“资金”范畴,以利于人们接受。卓炯这样写道:“我觉得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的原理,对于我们探讨社会主义生产是不是商品生产的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中,对马克思的这一原理一直没有被重视。”

1962年提出:《资本论》范畴体系经过改造完全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在1962年写作的论文《从劳动范畴来试探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当时未能公开发表)一文中,提出了要对《资本论》进行再认识。他写道:对于资本这一范畴来说,“列宁在这里分明指出了有两种不同的范畴:一种是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一种是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当然是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但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往往以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为基础,例如资本就是这样。

1964年提出用马克思生产价格理论和再生产理论解决社会主义价格形成问题和固定资产再生产的理论问题。1978—1979年卓炯提出了“社会主义资金(本)”“可变资金(本)”等概念。1980年他同意“社会资本”概念,提出经过改造的《资本论》体系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思想武器。1981年卓炯重申,《资本论》体系经改造后完全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

应着重指出,1983年卓炯将社会主义资本这一新范畴正式命名为“社本”,为将《资本论》改写成《社本论》最后确定了框架。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的时候,为了总结前一段时期对《资本论》体系探索的心得,卓炯写作了一篇重要论文。它就是发表于《学术研究》1983年第2期的论文《关于“(资本论>的生命力”的探讨》。在这篇重要论文中,“社本”作为一个崭新的经济范畴:是首先由卓炯命名并使用的。卓炯指出:“资本(Capital)是资本主义的特殊经济范畴,与资本相对立的作为社会主义的特殊经济范畴,我把它叫做社本(soeialEapital)。社本是资本的否定,也就是由公有性代替私有性,用我们的语言来说,资本是资本主义之本,而社本便是社会主义之本。至于资金我把它作为资本和社本的一般范畴。”卓炯把资金作为一个中性范畴即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看待,而把资本或社本都作为资金的不同社会形式。

卓炯还说:“马克思在讲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时,有时也把社会总资本简称为社会资本。为了区别起见,在这个场合还是称为社会总资本(TheAggregateSocialCapital)为好。总之,我把社会资本(简称社本)作为社会主义(资本)的专用语。”卓炯把资金作为商品经济的一般范畴,资金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结合转化为资本;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相结合,叫做“社本”。

1984年卓炯继续阐发,认为脱去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本范畴适用于社会主义,“资本一般”可以叫做“资金”。1985年卓炯进一步阐发了“社本本”范畴,并详细分析了社本的价值增殖功能,提出社会主义企业家应是社会主义资本的运营家。

在1985年6月新出版的卓炯的专著《政治经济学新探》一书中,他进一步阐发社本概念说:“从简单商品生产过渡到扩大商品生产,就应该有一个共同的一般劳动过程的经济范畴,这个范畴可以命名为资金。货币是一般劳动过程的经济范畴,不可能直接过渡到资本,因为资本是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社会主义公有制,私人资本已转化为社会资本,可以简称为‘社本,它才可以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范畴。”

四、卓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创立了“公共必要价值论”(社会主义剩余价值论)。

20世纪80年代初,卓炯从他的科学的方法论出发,以大无畏的理论勇气,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剩余价值观点,连续发表了《对剩余价值的再认识》、《再论剩余价值》、《三论剩余价值》等战斗檄文,引起理论界一场广泛讨论。目前,大部分同志已同意卓炯的观点。

卓炯认为,剩余价值是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而与剥削不剥削没有必然联系。由于他依据马克思的有关观点,指出一般剩余价值是一般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社会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归工人自己占有,从而为自己的论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认为,传统说法只承认社会主义利润而不承认剩余价值,在理论上是不彻底的。因为在马克思那里,剩余劳动、剩余产品、剩余价值是一致的。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产品,随着产品转化为商品,剩余劳动就表现为剩余价值了。

他认为剩余价值只是扩大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一般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还必须转化为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是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所以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应该叫“无偿占有价值”。社会主义剩余价值应该叫“公共必要价值”。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之间的对抗性已经消失,全部劳动都获得了必要劳动的性质,即都是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因而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转化为“公共必要价值”。卓炯在1961年发表的《试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一文中,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公共必要价值”和“个人必要价值”两个新范畴。以后,他不断丰富这些理论,并把“公共必要价值规律”作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公共必要价值”范畴的确立,不仅解决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难题,而且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又一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企业利润、商业利润、银行利息、地租等范畴,都是社会主义平均利润的转化形式,而平均利润是个别利润通过竞争而形成的。社会主义利润的本质是“公共必要价值”。社会主义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组成的。没有平均利润,就没有生产价格。而没有“公共必要价值”,也就没有生产价格与市场价格。可见,经济体制改革中无论是价格体系的改革、企业体制改革、商业体制改革、银行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地租制度,运用利润、价格、利息、地租等经济杠杆来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都必须以“公共必要价值”为理论基础。因此,卓炯的这一创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发展,将对科学社会主

义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五、卓炯提出了市场经济论的“社会分工说”,为建立“卓炯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如何概括卓炯的经济理论?我认为完全可以称之为“市场经济社会分工说”。其含义是:以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和出发点来解释关于市场经济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种理论问题的经济学说。

这是因为:第一,卓炯的经济理论,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思想或经济理论,而且已经形成理论体系,已称得上是一种学说。作为一种经济学说,不仅要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而且要有独树一帜的观点,还要有自己特殊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而与其他种种经济学说相区别。卓炯的经济理论已具备这种品格。

第二,卓炯自称“社会分工派”,即当代中国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社会分工论学派。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沿袭苏联教科书的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出发的思路,而卓炯则是另辟了一条从社会分工出发的思路。沿着这条思路,卓炯不断地进行拨乱反正,处处与产品经济论划清界限,树立了彻底的市场经济论。他无疑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和最早的旗手。在社会分工论的旗帜下,赞同和运用卓炯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论的已远不止他自己一人,而是一批研究者。研究队伍正在木断扩大,研究成果随着愈来愈多的观点被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实践所验证,日益被更多的经济学者认同,被党和政府的决策所采纳。这一学派在卓炯逝世后,未曾因为他的离开人世而停止发展,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影响日益扩大,显示出勃勃生机。卓炯逝世20多年来,中国经济理论界最大的变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由处于禁区的“异端邪说”一跃而转变为当代中国经济学的主流学派。其根本原因,是党和国家作出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决策,必然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作为改革的理论依据。卓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自然有资格成为现今“正统”的经济理论。“社会分工学派”已经登上历史舞台,正在发展壮大。

第三,卓炯一开始研究,就以马克思《资本论》为参照,从中抽象出一个属于一般劳动过程范畴的而撇开了资本主义社会形式的“扩大商品经济”理论体系。这个“扩大商品经济”范畴,是卓炯的独特范畴,其主要特征是有价值增殖,有资本一般(卓炯称为“资金”)和剩余价值一般,已存在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这说明商品生产已处于发达阶段。所以,这个“扩大商品经济”范畴就等于市场经济范畴。从历史上看,《资本论》研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是处于市场经济阶段,因为发达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第四,卓炯是“宽派”,历来主张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一码事,不是两码事。因此,卓炯在60年代初提出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与他在1979年所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两者是一码事,而不是两码事,只不过后者是前者的完成形态而已。由于卓炯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论,先研究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再研究其社会主义的社会形式。所以,卓炯的市场经济论包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也包含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论。从理论经济学看,是属于比较经济学。这种“宽派”的市场经济论以社会分工为理论基础,所以,可以总称为“市场经济社会分工说”。

六、卓炯提,出了“生产形式”学说,从经济范畴上论证了由产品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革命。

从1983年起,卓炯将由列宁著作的启发而形成的经济范畴两重性原理(一般劳动过程的范畴和社会经济形式的范畴)引进其商品经济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使卓炯学说达到了更高的理论层次。他明确认为,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无政府状态经济都是属于“生产形式”的范畴。

什么是“生产形式”?可将其简要地理解为“生产力的组织形式”。“生产形式”由生产力加上生产关系一般两者结合而成。根据张闻天的研究,生产关系具有两重性,即生产关系一般和生产关系特殊。生产关系一般,就是排除了所有制形式后的一般的生产关系,包括一切社会共同存在的一般的直接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述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
“四个全面”视域下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探究
弗莱堡学派理论分析及其对中国改革的影响
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述评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浅谈人类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规律的探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存在的必然性和作用”的逻辑思考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